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论语》英译

《论语》英译

《论语》英译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6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管子学刊、青春岁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等;《论语》英译的相关文献由10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秀娟、梁海波、许雷等。

《论语》英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84.1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93%

专利文献>

论文:16 占比:14.95%

总计:107篇

《论语》英译—发文趋势图

《论语》英译

-研究学者

  • 张秀娟
  • 梁海波
  • 许雷
  • 丁巧玲
  • 刘璐
  • 吕程
  • 屠国元
  • 张天飞
  • 张媛媛
  • 张小曼

《论语》英译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张秀娟
    • 摘要: 本文以《论语》的刘殿爵译本与安乐哲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描写并对比两译者作为“语言人”的译内行为和作为“社会人”的译外行为,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下进行译者行为合理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受到译者文化身份、学术背景、读者等因素的影响,刘殿爵译本呈现出较高的求真度与务实性,安乐哲译本在“求真”的基础上偏向社会性务实。
    • 张小曼; 卞珍香
    • 摘要: 译者声音是译者在文本内外的显隐性存在,是译者构建自身话语权威的主要途径。隐含读者、交际媒介和语境都会传递译者的声音。在翻译《论语》时,理雅各的声音倾向于沉默,多客观陈述,对原文的叙事特征遵从明显;辜鸿铭多采取对话、类比、设问的方式,说理性更强,很多时候代替孔子发声,拉近读者和孔子之间的距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文化身份的作用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理雅各力主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义的有机融合,辜鸿铭强调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精神滋养。理雅各和辜鸿铭二人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体现了他们所属时代的译者声音。
    • 胡作友; 刘倩倩
    • 摘要: 翻译的重要使命是传播文化,而注释是翻译的重要一环.理雅各在翻译《论语》时,用注释把源文、译者、译文和读者连接起来,使译文成为一个具有可译性、意图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的完整统一的文化网络系统.这一探索对中华典籍英译颇有启示:利用注释,把零碎的、分散的、断裂的文化知识织成一张巨大的文化之网,有助于在译入语中构建源语文化,让读者充分领略文化的魅力,也有利于在文化互建、文化互助、文化互照、多元共存的国际交流中建构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
    • 邹素
    • 摘要: 中国经典著作的翻译已经成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途径,《论语》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儒家经典,其翻译和推广对于海外读者的中国文化观有较大的影响.《论语》英译现存版本较多,本文从翻译背景、风格和译本评价方面对比刘殿爵和辜鸿铭的英译本,以期对中国经典的对外译介有所启示.
    • 李华冉
    • 摘要: 典籍翻译是近年来国内译界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各家典籍的英译研究中,尤以儒家经典《论语》的英译研究成果斐然.文章以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翻译的《论语》为例,从经典化和经典性两个层面着手考察翻译经典的生成路径,分析历史语境及译者的翻译原则和翻译实践模式对译本命运产生的影响,以探寻经典译本的生命奥秘,辩证思考中国典籍经典译本对我国经典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和启迪.
    • 邓媛
    • 摘要: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论则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根据模因论文本运用图式,包括概念词和典故在内的源语模因库准备是理译本模因传播的首要环节,而译本一经完成并发行,姓名模因和"仁"模因便经历了第二阶段——目的语中的模因传播.在该理论指导下分析《论语》的理译本,为今后模因文化的研究和拓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
    • 丁谷芽; 于金红
    • 摘要: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著作,其翻译版本众多,其中辜鸿铭的英译本独树一帜,在当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辜氏的英译本之所以特别,源于其译本中丰富且灵活多样的变译实践。本文将从黄忠廉提出的变译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的变译主体、变译目的以及变译手段,窥探该英译本大获成功的原因。中国文化当前正处于大力“走出去”的阶段,本文借鉴辜氏《论语》变译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在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对当代译者有所启发。
    • 刘宏伟; 王湘玲
    • 摘要: 融合传播学、哲学与比较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参照以往经典传播模式,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对外译介新模式,并以《论语》英译为例,提出实施该模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遵循的原则.该模式体现了饱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和而不同"之哲学理念、"推己及人"之他人意识及"文化平等"之比较视野.它克服了以往"5W模式"线性结构之局限,将起点与终点连接,形成了环形译介循环模式,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受众与译介效果;同时,它突破了以往文化外译二元对立之藩篱,主张文化外译既要尊重文化之差异,更应探求文化之共通,这样才能跨越文化屏障,实现"人己通",从而真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 吴国向
    • 摘要: 译文词汇密度(译文LD)是指翻译单位汉语文言句读平均使用的英语单词数量.首先,译文LD以汉语原文为其外部参照,不受英语词汇体系和语法结构的影响,因而无需区分实义词和功能词.其次,译文LD可用以分析译文及其语句和篇章并呈现其在译解、语式和措辞上的风格.再次,Pound和Ku(辜鸿铭)的《论语》英语译本明确了现有的《论语》英译在译文LD区间[5.91,9.13]内波动.该区间在译文LD的数值上界定了多重《论语》英译甚至文言英译的范围.
    • 吕程; 王晓丽
    • 摘要: 《论语》为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语录体和对话式的作品,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举止,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权威的文献典籍.同时,《论语》也是海外翻译最多的中国典籍之一,共有二十多个英译本.在进行《论语》英译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能够使翻译人员不再局限于原文形式,深刻领会原文的更深层次意义,最大化地呈现原文的情景语境.为此,论文首先叙述了《论语》的翻译现状,以及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于语言翻译的意义.其次,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语》英译的语境方法.最后,提出了关于语境思想与《论语》英译以及英译问题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