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许衡

许衡

许衡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哲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3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学理论、河南社会科学、殷都学刊等; 许衡的相关文献由26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景旺、云南省文明办、刘建明等。

许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3 占比:100.00%

总计:313篇

许衡—发文趋势图

许衡

-研究学者

  • 李景旺
  • 云南省文明办
  • 刘建明
  • 洪德斌
  • 阎秋凤
  • 黄永武
  • 一行
  • 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综合课题组
  • 刘道玉
  • 南志涛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摘要: 过于依赖经验,就会判断错误。《元史·许衡传》中讲,时值兵乱,又是盛暑时节,许衡路过河阳,走得口干舌燥。路边有一棵梨树,结满了梨,行路之人争着摘梨解渴,只有许衡端坐梨树下歇凉,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梨吃?”许衡答道:“不是我的东西,我干吗要摘?”那人说:“现在是乱世,这梨子根本就没有主人,随便吃。”
    • 张小晴
    • 摘要: 许衡通过阴阳之气将人与理沟通起来,通过诠释“万物皆备于我”构建出道德的形上本体。许衡以“理”为最高本体,试图将道德本体和工夫统合起来,通过“持敬”和反躬自省等工夫,达到“诚”的修养目标。通过道德践履,心性本体的自觉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主宰作用,便实现了实践意义,人的价值也得以挺立。诠释展现出许衡对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的深刻体会,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
    • 一行
    • 摘要: 金末元初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位大学者,叫许衡。他小时候就跟其他小孩子不太一样。七岁那年,他父母请了一个老师来家里教他读书,他问老师:“读书是为了什么呢?”老师想都没想就回答说:“当然是为了考取功名了!”他又追问一句:“仅此而已吗?”老师被问得目瞪口呆。许衡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喜欢向老师发问,老师常常答不上来。有一天,老师对他父母说:“你们这孩子太不一般了,将来肯定有大出息,我教不了他了。”于是就辞职不干了。
    • 马奥远
    • 摘要: 金末元初北方学术普遍受到南方性理之学的浸润,但这种影响却因北方学者各自学术根基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进学路径.以许衡为例,"一以贯之""理一分殊"是其理学思想师法朱子学的切要之处,通过对这两个观念进行辨析,既能够把握许衡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能够体察其与朱子学的异同.而易学作为许衡学术的根基,能够清晰地表现出他对邵雍先天学的继承.所以本文择取这三个层面,对许衡的理学思想进行探讨,以观察许衡对朱子理学观念的接受维度,以此观照金末元初北方理学初兴之际的多元化面貌.
    • 杨晓彩
    • 摘要: 元民族的融合体现为文化的融合.这是一个双向认同的过程:一方面,蒙古贵族通过色目人、由金入元文人耶律楚材、许衡等接受中原文化.特别是许衡,明确提出施行汉法的治国方略;主持并制定了元代的朝仪典章制度;开办国学,传授经术;开创伴读制度,保证国学成果得以延续等等,蒙古贵族由崇武逐渐转变为崇文.另一方面,入元文人对蒙古政权往往在接受与犹疑中摇摆,尤其许衡,"君召辄往,进辄思退","终无枉尺直寻之意",进退维谷的矛盾心理在他的诗文作品中有所表现.
    • 一行
    • 摘要: 金末元初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位大学者,叫许衡。他小时候就跟其他小孩子不太一样。七岁那年,他父母请了一个老师来家里教他读书,他问老师:“读书是为了什么呢?”老师想都没想就回答说:“当然是为了考取功名了!”他又追问一句:“仅此而已吗?”老师被问得目瞪口呆。许衡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喜欢向老师发问,老师常常答不上来。有一天,老师对他父母说:“你们这孩子太不一般了,将来肯定有大出息,我教不了他了。”于是就辞职不干了。
    • 周春健
    • 摘要: 许衡是元代北方学者,位至国子祭酒、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开创鲁斋学派,被奉为元代理学宗师.德安之战后,许衡自姚枢处获睹程朱著述,得以研习朱子《四书章句集注》诸书,并"一以朱子之言为师",实现了其平生治学的四书学转向.许衡一生受到孟子学的很大影响,在孟子学理论上也有所创获.从态度上讲,许衡曾明确表示"愿学孟子",以为孟子仁义之学"不可须臾离也";在孟子学的核心观点如人性论、夷夏观、君臣观等方面,颇有可观之处;许衡一生之出处进退与政治思想,亦受到孟子学的重要影响.从许衡之孟子学,还可以看出元代理学和会朱陆、开启明代心学的时代特色.
    • 米丽宏
    • 摘要: 诚实之心、助人之心、孝悌之心,都可归为简单的"良心"。"良心"二字,寥寥十几笔,却是一切优美人性的基准。它更是心底坚守的原则、底线,监督、矫正、捍卫着一个人的行为与理智。学者许衡和几个朋友走在荒郊野外,大家口渴难耐,纷纷摘路旁的梨子解渴,许衡却坚决不吃。他告诉自己:"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他心里的"主"是什么?无非一种尺度、一种坚守、一条底线。
    • 王木木
    • 摘要: 说起与梨有关的历史故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孔融让梨”,但是你知道吗,在距孔融让梨的一千多年之后,也有一个与梨有关的故事被记载在史料中。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许衡
    • 叶春雷
    • 摘要: 《元史·许衡传》中讲,时值兵乱,又是盛暑时节,许衡路过河阳,走得口干舌燥。路边有一棵梨树,结满了梨,行路之人争着摘梨解渴,只有许衡端坐梨树下歇凉,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梨吃?”许衡答道:“不是我的东西,我干吗要摘?”那人说:“现在是乱世,这梨子根本就没有主人,随便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