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讯问

讯问

讯问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763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0篇、专利文献33篇;相关期刊292种,包括辽宁警专学报、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等; 讯问的相关文献由824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国强、庆海涛、徐加庆等。

讯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0 占比:95.67%

专利文献>

论文:33 占比:4.33%

总计:763篇

讯问—发文趋势图

讯问

-研究学者

  • 林国强
  • 庆海涛
  • 徐加庆
  • 许昆
  • 谭文默
  • 凡夫
  • 刘方权
  • 张建忠
  • 张彦
  • 朱荣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栋
    • 摘要: 讯问录音录像具有保障讯问过程合法性、防止恶意翻供的程序价值,以及证明案件事实的实体价值。然而,其程序价值受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自身与运行环境的双重束缚,其实体价值因自身证据属性的立法阙如而长期被忽视。实践中,有的讯问录音录像存在恶意剪裁、不当公开等潜在的风险。堵不如疏,与其否认信息量更大、真实性更强的讯问录音录像的证据资格,不如通过律师保密义务、限制旁听、屏蔽关键信息等措施来消除讯问录音录像的负面效应。
    • 黄莎; 汪珮琳; 伊晓彤
    • 摘要: 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网络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在办好案子的同时,积极参与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讯问室内,坐在提讯椅上的20多岁男子态度良好地接过民警拿过来的手机,民警想让他将手机解锁,没想到男子拿到手机就突然变了脸,他把手机往提讯椅上猛地一砸,引燃了手机电池。尽管民警迅速抢过手机灭火,双手还被烧伤,手机依旧变成黑炭一般。
    • 李玉华
    • 摘要: 诉讼中面临着数字化的变革,主要包括数字化对诉讼工作模式以及诉讼技术等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例如,远程取证、跨境电子数据取证、远程讯问、远程会见、线上审理、大数据侦查、智慧检察和智能审判等。其实,数字领域给诉讼制度带来的挑战,除了这些技术层面之外,可能还有一个角度,即刑事诉讼中如何对待数据合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数据领域犯罪提出新挑战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已经被提升至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国家已经把数据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与数据有关的数字经济也开始迅速发展。数据领域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当然,数据领域的犯罪也同样发展迅速。
    • 王浩; 唐磊; 卢玥文
    • 摘要: 一、案件基本情况2021年6月19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发生一起命案,死者张某某被发现死于租赁的房屋内。接到报案后,民警迅速到达现场,现场勘验发现出租屋大约14m2,屋内南侧有一窗户,靠窗横向放有一张1.2m木床,死者躺于床上,面朝房门,面部被锐器所伤,现场发现带血道具1把,有打扫痕迹。经侦查,死者朋友张某有重大嫌疑。经讯问,张某否认作案。民警对张某家搜查并无所获,案件进入僵持阶段。
    • 冉洁
    • 摘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侦查模式引来转型时机,从对经验、人力和讯问活动的依赖转向依靠数据驱动。不但减少了对以口供为代表的言词证据的需求,还能纠正以口供为轴心的证据结构体系、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构造和侵犯人权的非法讯问活动等司法体制运行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不过大数据证据也给包括侦查活动在内的刑事诉讼程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实体和程序更加公正、诉讼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应理性认识到这项侦查技术的不足,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推动其更加完善、更加先进。
    • 傅高佳
    • 摘要: 2007年大学毕业后,怀揣检察梦,我如愿考入检察院。一晃15年过去了,过往的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其中,有这么两件特殊案件的办理,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一件是某村两个村民因拆迁问题引发的妨害公务案,这是我独立承办的第一起案件。接下这个案子后,我迅速理清思路,3天内完成对两名犯罪嫌疑人的告知、讯问以及审查报告的撰写、出庭文书的制作等,并将案件快速移送法院提起公诉。
    • 摘要: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紧密结合“昆仑2022”专项行动,深入辖区各乡镇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当街查获2起销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经查,洱源籍杨某某、蒲某某2人分别多次在剑川周边多县市的乡镇集市上销售“痛风、风湿”特效药。经讯问,犯罪嫌疑人杨某某、蒲某某对销售自行购买的三无产品药粉冒充“特效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 美艾森·拉塞尔; 张薇薇(译)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电视剧中,有一位彼得·福克扮演的穿着风衣的哥伦波探长。在结束了对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当晚行踪的讯问后,他拿起帽子和那件皱巴巴的风衣向门外走去。当走到门口就要离开的时候,他会转过头来,敲着自己的太阳穴说:"不好意思,女士,我有个问题忘了问。"这个问题往往可以告诉哥伦波到底谁是杀人犯。
    • 尹泠然
    • 摘要: 合适成年人讯问时在场的形式化倾向趋于严重,这一制度背后的少年司法价值取向与我国囿于刑事司法的未成年人诉讼程序之间的张力已逐渐凸显.在合适成年人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办案人员、合适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应当基于帮教的价值目标共同参与讯问,多方主体立足于参与讯问所展开的互动合作是保障制度效果的应然关系状态.家庭模式理论可以为此提供正当性解释,经验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判断.办案人员的主导讯问与排斥参与、合适成年人的主动配合与消极旁观、未成年人的被动表达与有限参与,使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讯问的联动效应难以形成.改革的整体思路应当从权力主导转向权利保障,通过规范办案人员的具体职责,明确合适成年人的独立地位与权利义务,使其共同引导未成年人参与讯问.就此探索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的家庭模式,亦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王霑
    • 摘要: 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下发《关于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开展讯问合法性核查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核查案件的范围、主体、方式.载体、效力等进行了规范,解决了各地检察机关核查依据标准不一的问题,为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制度(以下简称“讯问合法性核查制度”)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