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586篇;相关期刊226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学园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2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武汉市第五届科学年会、第三届国际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等;认知失调的相关文献由344位作者贡献,包括阳海英、张力为、张连成等。

认知失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9 占比:3.3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7586 占比:96.62%

总计:7851篇

认知失调—发文趋势图

认知失调

-研究学者

  • 阳海英
  • 张力为
  • 张连成
  • 徐贲
  • 王志良
  • 罗海涛
  • 黄志刚
  • 冯帆
  • 刘帆
  • 刘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宇琦
    • 摘要: 《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未成年人犯罪最低刑责年龄背景下,未成年犯罪人刑罚应遵从“未成年人最佳利益原则”还是“社会最佳利益原则”的法理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挽救未成年犯罪人”还是“惩罚未成年犯罪人”的认知失调。该认知失调根据加害者或受害者的身份角色划分,差异性解读未成年人心智状态与法律保护力度,是制度性逻辑(心智不成熟—法律保护不足—选择挽救)与道德性逻辑(心智成熟—法律保护过度—选择惩罚)的博弈,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社会认知的核心差异。道德话语可消解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认知失调:关注手段与性质恶劣的程度,更多地从权力伦理地位角度去理解罪行之恶(即惩罚的问题);关注教育缺失,更多地从性教育、法治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约束(即挽救的问题)。以道德准则评判司法实践可能成为培养青年法治精神的阻碍,应加强法哲法理教育,以强化青年对法治精神和法治社会的正确认知。
    • 苏晶蕾; 银成钺; 陈明
    • 摘要: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线索一致性理论,运用实验法研究在线评论中的视觉信息对消费者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图片类别、外貌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表明在线评论中好评配吸引力低的图片比配吸引力高的图片对消费者的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更消极。实验2表明图片类别具有调节作用,即在线评论中吸引力低(高)的消费图片比产品图片对消费者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更消极(积极)。实验3表明外貌自尊具有调节作用,即相比低(高)外貌自尊消费者,高(低)外貌自尊消费者的产品态度与购买意愿受到吸引力低的消费(产品)图片的负面影响更小。
    • 范红霞; 孙金波
    • 摘要: 在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交往中,情感传播是一个突出特征。当下,语言暴力、网络谣言、诬陷中伤、社会污名、情感控制与精神虐待等行为,会给受害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层面造成巨大伤害,其创伤程度甚至有时会超过身体暴力。在社交媒体使用场景中,基于亲密关系的情感暴力,在个体层面易造成受害者的人格贬损、精神焦虑和心理抑郁等严重问题,在社会层面易造成戾气横行和群体极化等现象,而媒体往往成为施暴的工具。这一问题值得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
    • 陈婷; 李霞; 段尧清
    • 摘要: [研究目的]厘清短视频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及因素内在作用逻辑,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用户理性使用短视频社交媒体进行引导,推进运营商优化创新服务战略。[研究方法]在“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基于认知失调和自我效能的短视频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340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与实证分析。[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信息过载、服务过载和用户沉溺正向影响认知失调,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产生负向调节作用;认知失调正向作用于短视频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向,自我效能负向调节认知失调对平台用户的不持续使用意向影响。
    • 翁奇
    • 摘要: 以认知失调的任务展开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完整性、批判性和发散性。教师可先剖析科学任务空间,确定科学任务的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与最终状态,将科学任务的各个成分根据完成的步骤加以排列,并用流程图准确地表征科学任务的问题空间。然后,教师可针对任务条件加以“否定、删减、增设”,创设出“对立、缺失、多样”三个维度的认知失调任务,促进学生对科学事实、概念、规律的深层次理解,使其达成高阶科学思维水平。
    • 陶媛媛
    • 摘要: 大学生被看作朝阳,朝气蓬勃,充满无限可能,然而,很少有学者研究大学生面临的压力问题.如今,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热点话题,面对与日俱增的学业发展压力,不少大学生出现认知失调的状态.本文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对大学生学业发展压力进行研究,分析产生的原因,探究学业发展平衡过程及其途径.
    • 魏娟
    • 摘要: [目的/意义]在线评论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而且可以降低退货率。探索在线评论和消费者退货意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在线评论的价值。[方法/过程]本研究运用SOR(刺激-机体-反应)和认知失调理论,构建消费者退货意向的概念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和Bootstrap中介检验以及调节检验,探讨在线评论对消费者退货意向的作用机制,并检验认知失调的多重中介作用及产品涉入度的调节效应。[结果/结论]研究表明:较少的、低质量或低可信的在线评论通过产品失调和情绪失调正向影响退货意向,且情绪失调的中介效应大于产品失调的中介效应,产品失调和情绪失调的总中介效应大于在线评论对退货意向的直接效应,而产品涉入度对中介路径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崔登峰; 李梓萌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日益转变,放纵消费已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采用被试间设计,以餐厅和服装为实验刺激物,分析了目标框架效应对放纵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负性目标框架更能促进消费者放纵消费的意愿,个体的认知失调感起到中介作用,且上述关系受到说服知识的调节。具体而言,说服知识水平低的消费者在负性目标框架信息下认知失调的程度更低,从而产生放纵性消费行为;而对于说服知识水平高的消费者,认知失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同时,本研究为营销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 崔登峰; 李梓萌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日益转变,放纵消费已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采用被试间设计,以餐厅和服装为实验刺激物,分析了目标框架效应对放纵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负性目标框架更能促进消费者放纵消费的意愿,个体的认知失调感起到中介作用,且上述关系受到说服知识的调节.具体而言,说服知识水平低的消费者在负性目标框架信息下认知失调的程度更低,从而产生放纵性消费行为;而对于说服知识水平高的消费者,认知失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同时,本研究为营销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 杨乔焜; 郑宏
    • 摘要: [目的/意义]从任务情景视角下探究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的表现差异,试图完善偏差信息搜寻在用户认知和行为特征方面的研究,以期帮助信息系统的优化和提高用户搜寻质量与效率.[方法/过程]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设计解释型、决策型两种任务情景探讨用户的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特征与表现差异.[结果/结论]任务情景与认知状态对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的产生有明显影响;不同任务情景下偏差信息搜寻过程的行为模式有差异,任务情景也对信息选定模式存在影响;不同任务情景对偏差信息搜寻中的认知变化影响较小,但不同搜寻方式对认知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