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计量观

计量观

计量观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19年内共计6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专利文献51379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计量观的相关文献由89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勇、于信玲、张军平等。

计量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51379 占比:99.87%

总计:51448篇

计量观—发文趋势图

计量观

-研究学者

  • 邓勇
  • 于信玲
  • 张军平
  • 张静
  • 朱青
  • 杨成文
  • 王悦
  • 董宝杰
  • 陆亚勤
  • 陈国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泽洪
    • 摘要: 信息观和计量观是我国财务报告的两种基本形式,因为证券市场的无效性信息观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使得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观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计量观的概念以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 陈杰
    • 摘要: 财务报告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财务报告目标导致了相应会计准则的产生,为会计准则逻辑框架的提出提供了逻辑基础.如果财务报告是反映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受托责任则称为“受托责任观”,如果是向当前或潜在投资者提供对其经济决策有帮助的信息则称为“决策有用观”.通过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主要观点分析,从而认为两种观点是相辅相成、互有交集、互为补充的.
    • 黄泽洪
    • 摘要: 信息观和计量观是我国财务报告的两种基本形式,因为证券市场的无效性信息观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使得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观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计量观的概念以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 吕联盟
    • 摘要: 不断地自我否定是会计发展的基本形式.复式记账原理和会计确认标准是体现会计本质的两个基本元素,正是这两点将会计和其他的财务信息源区别开来.从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性角度来看,由于信息过载和缺乏可理解性,以充分披露为特征的历史成本会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责难,而以计量观为特征的预测性财务信息由于直接满足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评价而深受欢迎.因此,会计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从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向计量观过渡的特征,这从近几年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实践和导向上,如深化对公允价值基础的运用及将更多的表外业务纳入表内核算等,体现的尤为明显.
    • 王宁
    • 摘要: 证券市场是否有效对财务会计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学者们提出了财务报告的方式之“决策有用的信息观”。然而,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质疑,有效证券市场的异象也对有效证券市场假说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在证券市场并非充分有效的情况下“,决策有用的计量观”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预测性的信息,日益受到现实证券市场的重视。
    • 王鑫
    • 摘要: 文章对现行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是不协调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又是相互补充的,不能单独地就某一问题来讨论现行会计。同时从支撑投资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和计量观的视角验证了现行会计存在的诸如理论基础、企业价值评估、会计信息可靠性、会计盈余质量评价等问题,得出了在传统会计有效职能基础上制定现行会计准则的结论。
    • 任纪霞
    • 摘要: 会计目标是社会环境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决策有用观围绕提供怎样的会计信息形成了“信息观”和“计量观”。本文阐述了两观的理论基础、主要观点和对会计人员的影响,提出了未来两观相融合、“计量观”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 刘雪冬; 田德芹; 赵树宏
    • 摘要: 现阶段,管道输油计量化验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上不重视、员工素质较低、规范没有落实、仪器设备落后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高计量化验水平,今后在实际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树立正确的计量观、成立计量管理部门、提高员工素质,并落实相关规范,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 10. 会计盈余质量的度量方法综述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程仲鸣; 李健
    • 摘要: 近年来,会计盈余质量的研究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盈余质量是市场配置资源乃至国家调控经济的基础,高质量的会计盈余信息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保护起重要作用,本文对盈余质量的度量方法进行述评.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信息现和计量观两个方面对盈余质量的度量进行归纳,比较其度量方法的原理及差异,探讨盈余质量度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会计盈余质量问题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