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乳腺肿瘤/诊断

乳腺肿瘤/诊断

乳腺肿瘤/诊断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专利文献122548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华肿瘤杂志、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等; 乳腺肿瘤/诊断的相关文献由57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西京、贾坤、刘小旭等。

乳腺肿瘤/诊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22548 占比:99.86%

总计:122721篇

乳腺肿瘤/诊断—发文趋势图

乳腺肿瘤/诊断

-研究学者

  • 王西京
  • 贾坤
  • 刘小旭
  • 康华峰
  • 张宏艳
  • 李惠珍
  • 王颀
  • 薛锋杰
  • 邵志敏
  • 丁波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小强; 张莺莺
    • 摘要: 针对乳腺肿瘤的诊断率及精准度较低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乳腺肿瘤诊断算法。首先,基于LVQ1算法和LVQ2算法在网络训练过程中更新神经元数目的不同,建立结合LVQ1算法和LVQ2算法的复合LVQ神经网络;然后,考虑到不同的竞争层节点数对LVQ神经网络诊断率的影响,采用K交叉验证法确定复合LVQ最佳网络结构;最后,探讨了不变的学习率在网络训练后期对收敛速度的影响,采用自适应速率算法调整学习率,减少迭代次数。以Wisconsin Breast Cancer Database为实验样本,运用改进算法构造乳腺肿瘤与症状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用混淆矩阵的概念表达算法诊断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诊断准确率达97.1%,相比LVQ1算法和LVQ2算法,误诊率分别降低了5.8%和2.9%。
    • 时乐祥; 张一楠; 张万里
    • 摘要: 本文报告1例儿童分泌性乳腺癌的诊疗案例,探讨儿童分泌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疗难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结合文献对该病进行系统复习和分析,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 沈伟娟; 张溢
    •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血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监测及评估效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女性志愿者(对照组),对比乳腺癌组和对照组外周静脉血TAP水平;依据化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有效组和无效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静脉血TAP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结果]乳腺癌组治疗前TA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为48.75%(39/80);无效组临床分期Ⅲ、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构成比及治疗后TAP水平高于有效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效组TAP下降率低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AP下降率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TAP评估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最佳截断点为15.59%,灵敏度为73.17%,特异度为82.05%,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11.[结论]乳腺癌患者中外周静脉血TAP异常偏高,且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TAP水平变化与其治疗效果有关,其可用于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监测及评估.
    • 武丽敏; 冯华; 姚建铨; 廖彬; 徐德刚; 王与烨; 葛梅兰; 张超楠; 李佳桦; 孙忠成; 陈图南
    •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癌症之一,乳腺癌区域的精准检测对乳腺癌的治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频率为2.52THz的连续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系统,对小鼠在体皮下乳腺癌模型进行了太赫兹波成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太赫兹波成像可以清晰识别出乳腺癌区域,且与肉眼可见肿瘤区域一致.在体乳腺癌区域的太赫兹波相对反射率高于正常组织,两者相对反射率差值高达15%.进一步,对距离皮肤表面不同深度的离体乳腺癌组织进行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作为金标准对照.结果发现乳腺癌区域的面积随着距离皮肤表面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将太赫兹波成像与H&E染色结果对比可知,在距离皮肤表面约460μm处,太赫兹波图像和H&E染色图中的肿瘤区域面积相等.由此可知,太赫兹波对在体皮下乳腺癌的探测深度大约在460μm左右,太赫兹波有望实现深部肿瘤的检测.
    • 蒋艳; 徐曼; 汪向明; 司有谊; 李佳嘉; 怀建国
    • 摘要: 目的 观察乳腺良性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的镜下形态学特点与免疫表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CD34、CD10、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联合应用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筛选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2018年乳腺良性叶状肿瘤62例,纤维腺瘤73例,观察HE组织学特征,并用免疫组化检测CD34、CD10、Ki-67、CyclinD-1在肿瘤间质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良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中CD34的高表达(++及以上)阳性率分别为93.5%,90.4%(P>0.05);CD10的高表达(++及以上)阳性率分别为72.6%,45.2%(P<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4%,6.8%(P<0.05);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47.9%(P<0.05);结论 良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免疫表型存在差异,CD34、CD10、Ki-67、CyclinD-1的联合应用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及病人的预后评估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 张超; 童富云; 胡滢
    • 摘要: 目的 研究微小RNA-155(microRNA-155)在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女性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从而评价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集81例乳腺癌患者和8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的血液样本,提取血清中的micro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croRNA-155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血清中表达差异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生存分析评价microRNA-155在乳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microRNA-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microRNA-155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灵敏度.microRNA-155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结论 microRNA-155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 朱静
    • 摘要: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染色方法是不同分为亚甲蓝组(n=65,对照组)和亚甲蓝十吲哚菁绿联合组(n=95,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成功率、准确性和假阴性.[结果]观察组检出成功率和灵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哨淋巴结检出枚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的方法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进行检测能显著其检出率和准确率,为乳腺癌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杨奕; 陈益定; 朱娟英; 王超仙; 杨兴霞; 夏光发
    • 摘要: 目的探讨空芯针穿刺活检术(core needle biopsy, CNB)与微创旋切活检术(vacuum-assisted biopsy, VAB)对有活检指征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两种方法在乳腺疾病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判断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验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150例行CNB的患者,同时选择150例年龄、肿块大小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分类情况相似的行VAB的病例进行配对分析,统计两种活检方式诊断的准确率及术前和术后免疫组织化学、FISH检验的符合率,同时比较两种活检方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VAB组与CNB组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分别为98.0%和96.7%(P=0.395)。VAB组65例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中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CNB组64例DCIS中22例为IDC(P=0.034)。VAB组未发现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 ADH)病例的鉴定误差,CNB组2例ADH中1例为IDC(P=0.021)。VAB比CNB需要更长的操作时间(P<0.01),疼痛评分报告VAB的疼痛程度与CNB相似(P=0.962)。结论空芯针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且并发症少的可靠诊断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微创旋切活检术针体更粗、取材更充分,可能在免疫组织化学的判断上更具优势,病理符合率也更加明显,特别是对于IDC低估率明显降低。
    • 刘洪彪; 占宏伟; 孙达; 何刚强; 王丽华; 李金范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Paget病(breast Paget′s disease,BPD)患者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technetium-99m 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Tcm-MIBI)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reast specific gamma imaging,BSGI)检查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例由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女性BPD患者,平均年龄51.3岁,初次治疗前行99Tcm-MIBI BSGI、乳腺超声(ultrasonography,US)、乳腺X线摄片(mammography,MMG,6例)和乳腺MRI(4例)检查以进行诊断评估。回顾性复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99Tcm-MIBI BSGI显像特征,计算BSGI探查BPD及同时存在的乳腺癌的敏感度,并与US、MMG和MRI的结果比较。结果在7例BPD患者中BSGI探查到6个位于乳头/皮肤的小圆形(5例)或小片状放(1例)射性摄取增高影。其中4个考虑为恶性(敏感度为57.1%),2个考虑为乳头生理性摄取,1个乳头/皮肤部位未见异常。US仅探查到1个乳头皮下低回声(敏感度为14.3%),余6个超声未见异常。6例行MMG检查的患者均未发现乳头/皮肤病灶。4例乳腺MRI检查者中发现2个乳头恶性病灶(敏感度为50.0%)。对于6个同时并存的乳腺癌病灶,BSGI、 US和MMG的敏感度均为66.7%,MRI的敏感度为50.0%(2/4)。结论 99Tcm-MIBI BSGI可以探查到BPD患者乳头/皮肤具有增殖活性的恶性病灶,为BPD的诊治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