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6235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健康大视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2第七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会议暨江西省第十七次放射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相关文献由439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以敉、林礼务、保美妍等。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6235 占比:99.77%

总计:76411篇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文趋势图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研究学者

  • 何以敉
  • 林礼务
  • 保美妍
  • 刘艳萍
  • 吴佳玲
  • 周文斌
  • 唐丽娜
  • 孙悦
  • 巩海燕
  • 张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华
    • 摘要: 目的 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9月经临床手术确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76例患者,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分析比较76例患者两种方法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以临床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并分析两者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影像特点。结果 以临床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准确率为8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7,P0.05)。彩超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有内部低中回声的实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的囊实性肿块,导管内有低或中等回声的实性结节,囊性肿块,明显的导管扩张等;钼靶影像学可见导管扩张、导管肿瘤、微小结节钙化等。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准确率高于钼靶X线检查,但彩超与钼靶X线对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各有优势,两者互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孔繁奇; 曹军英; 高越; 金壮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病变局限于乳腺导管内的50例患者共53个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及超声造影特征。结果50例患者的53个病灶中,非肿瘤病灶8个,肿瘤病灶45个(其中良性组28个;恶性组17个)。超声造影后导管内非肿瘤病变多表现为无增强或低增强;恶性组多表现为增强后纵径增大及增强后病灶边界不清晰,相较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1)。结论局限于导管内的乳腺病灶在常规超声中表现复杂多样,超声造影在诊断乳腺导管内是否有实质性肿物有重要意义,对导管内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 李童; 李良
    • 摘要: 随着超声检查和乳腺穿刺组织学检查在乳腺诊疗中日渐普及,对于BI-RADS-3类乳腺肿物中具有潜在恶性风险的病变,早期的识别,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s, IPs)是这组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随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但IPs具有潜在恶性,并且实际诊疗中易低估其进展为乳腺恶性肿瘤的风险。本文总结、分析了当前文献中对于IPs早期诊断及管理的共识与争议。事实表明,并不一定要向所有IPs患者推荐开放性手术。因此,乳腺外科医生,对于患者的早期识别诊断,对患者的分类管理至关重要。
    • 卢佳; 胡兵
    • 摘要: 患者女,64岁,发现左乳头凹陷伴少量水样溢液半年余;既往体健。查体:左乳头凹陷,未见明显渗出,局部无明显红、肿、热、痛表现。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乳腺钼靶:左乳见团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内见斑点状钙化密度影,可见毛刺,周围腺体组织纠集,邻近乳头处向内凹陷(图1A),左腋窝似见肿大淋巴结影;诊断:左乳中央区占位性病变,考虑乳腺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5级],左腋窝淋巴结增多。
    • 苏亚静; 吴焕良; 陈运景; 何贵省; 吴煌福
    • 摘要: 目的:评价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无异形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医学、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电子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使用Cochrane手册及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效应量的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1016例患者。真空辅助旋切手术对比开放手术出血量少[MD=-6.38,95%CI(-9.90,-2.86),P<0.05];术后并发症少[RR=0.43,95%CI(0.29,0.64),P<0.05];术后引流量[MD=-2.56,95%CI(-4.97,-0.15),P<0.05]及引流时间[MD=-0.25,95%CI(-0.40,-0.09),P<0.05]均低于开放组;术后复发率低[RR=0.26,95%CI(0.14,0.49),P<0.05],但在手术时间上与开放手术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12.82,95%CI(-25.70,0.06),P=0.05]。结论:真空辅助旋切术比开放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及引流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在手术时间上与开放手术相比则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本研究在复发率的对比上真空微创旋切术显示了复发率低的优势,但仍需长期动态观察。
    • 宋倩; 刘景萍; 冯华梅; 聂维奇; 王泱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CEUS、乳腺钼靶X线检查.评估2种方法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结果 CEUS诊断准确率为77.50%;乳腺钼靶X线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0.00%;CEUS联合乳腺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96.25%.ROC曲线分析显示,CEUS、乳腺钼靶X线、CEUS联合乳腺钼靶X线诊断ID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1、0.607、0.663;CEUS联合乳腺钼靶X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分别高于CEUS、乳腺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联合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IDP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李敏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对照.方法:选取某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1例乳腺乳头状瘤患者,所有乳腺乳头状瘤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和诊断(作为观察组),再将61例乳腺乳头状瘤患者病理组织检查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对照分析乳腺乳头状瘤患者的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超声诊断乳腺乳头状瘤患者中有4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占77.0%)、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恶变患者(占6.6%)、5例乳癌可能(占8.2%)、5例囊性增生(占8.2%),病理诊断显示61例乳腺乳头状瘤患者中有4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占73.8%)、1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局部上皮异型增生患者(占16.4%)、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恶变患者(占4.9%)、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陈旧性出血患者(占4.9%).两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准确率比较高.
    • 杨璟; 王森茂; 李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肿块切除、区段切除和腺叶切除3种手术方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太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计量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乳头区感觉异常等)的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外观满意度)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种手术方式比较,手术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块切除术组(n=108):(840.9±361.7)元,区段切除术组(n=96):(1840.8±473.6)元,腺叶切除术组(n=75):(1761.2±370.5)元,F=969.65,P<0.001],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88、2.40、2.54,P=0.058、0.092、0.081),乳头区感觉异常及外观满意度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x2=1.77、1.83,P=0.430、0.4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手术方式和肿瘤类型对术后复发均有影响(x2=3.98、6.68、8.56、21.34、20.24,P=0.046、0.010、0.003、<0.001、<0.001);将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5岁、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1 cm、周围型乳头状瘤(OR=2.27,95%CI:1.00~5.12,P=0.048;OR=4.73,95%CI:2.07~10.78,P<0.001;OR=2.17,95%CI:1.03~4.56,P=0.040;OR=3.13,95%CI:1.25~7.82,P=0.015)和手术方式(以腺叶切除术为参照,肿块切除术是腺叶切除术复发风险的2.65倍,区段切除术是腺叶切除术的2.17倍).按肿瘤类型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对于中央型乳头状瘤患者,年龄≥45岁、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1 cm是复发危险因素(OR=2.83,95%CI:1.44~5.58,P=0.003;OR=2.09,95%CI:1.03~4.26,P=0.040;OR=3.29,95%CI:1.02~10.61,P=0.047);对于周围型乳头状瘤患者,年龄≥45岁、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1 cm以及肿物切除和区段切除的手术方式是复发危险因素(OR=4.78,95%CI:1.26~18.16,P=0.022;OR=3.84,95%CI:1.19~12.39,P=0.025;OR=1.82,95%CI:1.03~3.19,P=0.038;OR=2.36,95%CI:1.17~4.76,P=0.016;OR=2.64,95%CI:1.38~2.05,P=0.003).结论 年龄、合并非典型增生、手术方式、肿瘤直径、肿瘤类型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复发的影响因素.乳腺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周围型乳头状瘤术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纪寒翔; 孙立红; 齐力英; 刘艳宏
    • 摘要: 目的:对MRI(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68例均为我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收治,依次为68例患者行超声检查、MRI检查,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MRI检测准确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为68例患者行MRI检测后共发现病灶70个,行超声检测后共发现病灶52个,行MRI检测的准确率为98.59%,行超声检测的准确率为76.47%%,MRI检测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测(P<0.05).结论: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应用MRI诊断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马多; 刘佳慧; 单立刚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本院7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质量,统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术后6个月期间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内积液量、瘢痕长度、积液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伤口内积液量,缩短积液时间,降低瘢痕长度,且术后复发率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