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触发点

触发点

触发点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9059篇;相关期刊259种,包括股市动态分析、新闻知识、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测控、计量与仪器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 等;触发点的相关文献由589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强民、侯大为、潘正颐等。

触发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5 占比:1.5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9059 占比:98.46%

总计:19357篇

触发点—发文趋势图

触发点

-研究学者

  • 黄强民
  • 侯大为
  • 潘正颐
  • 王闯
  • 邱渡裕
  • 顾徐波
  • 马元巍
  • 王俊
  • E·默森
  • G·魏德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国娟
    • 摘要: 经历三次课程开发,逐渐提高教师找到触发点的能力,为学生开发数学拓展性课程并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也丰富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习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身的思考力,从而得到良好的发展。
    • 沈威; 刘初容; 陈小芳; 张瑞先; 孙冰; 郭永亮; 关梓辉; 袁青
    • 摘要: 目的:探讨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改善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5例,脱落3例)。两组均予康复治疗、传统针灸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下肢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四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三维步态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MAS评分下降,平均速度、步频提高,跨步长、步长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提高,GMFM-D区、E区评分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平均速度、步频、膝关节活动度、GMFM-D区、E区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有助于缓解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改善患儿步态及站立、步行功能。
    • 陈勇; 赵倩; 张亚磊
    • 摘要: 目的:观察触发点针刺配合弹拨手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触发点针刺配合弹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类固醇药物鞘内注射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指间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指间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疗法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扩大关节活动度,治疗痛苦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陈杰
    • 摘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造成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常见原因,以肌筋膜中存在的触发点为主要特征。下背痛患者的腰臀部肌群如腰方肌、臀中肌处触发点分布率较高。目前,触诊是触发点的最高效的诊断方式,但其准确性难以保证,仪器诊断具有较高客观性,但存在成本昂贵、操作复杂等局限,今后的诊断策略应设法结合两种方式的优势。对于触发点的治疗,手法治疗、注射疗法、运动疗法和替代疗法等皆有一定疗效。侵入性疗法如注射与干刺,若结合超声等仪器的引导能获得更高的准确性、更低的治疗风险。中国传统疗法如推拿、拔罐,对下背痛也有一定疗效,把治疗重点集中在触发点区域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此外,部分多种疗法联合的方式有更佳疗效,如手法结合运动等。
    • 余广彬; 陈丽; 黄浩; 顾健豪; 聂斌
    • 摘要: 目的:分析20年来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时间设置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收集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机构、关键词、作者共现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探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研究合作网络、研究热点、科研趋势。结果:文献总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定增加,产出主要集中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最多产和影响力最大的作者是FERNANDEZ-DE-LAS-PENAS C;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是研究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核心机构,但学者之间的合作性较差,暂未出现具有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生理机制方面,早期的热点以治疗手段和伴随症状为主,当前热点则是其生理机制,但相关研究以临床研究为主,相关的基础研究较少。结论: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生理机制为当前研究热点,但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需注重研究的深度及加强研究团队、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 赵燕菁
    • 摘要: 我国的房地产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在稳经济大盘的趋势下,中央一再强调要防止系统性风险,其中房地产业就是一个可能的触发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急剧变化的国际局势,确实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冲击,但并没有造成“基础性疾病”而是皮外伤。在这种冲击下,房地产行业能不能挺过去,关键还是取决于其自身的抵抗力。
    • 汤成果
    • 摘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情感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植根到课堂教学理念之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一、以情感为触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触发点,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或以电子白板展示文本相关的资料等,以多样的形式、生动鲜活的展示来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张东云(译)
    • 摘要: 头痛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影响着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目前的治疗方案可能是有效的,但通常症状缓解相对较慢。本文献综述旨在评估周围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头痛的疗效。这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急性头痛的患者,采用枕大神经阻滞、蝶腭神经节阻滞或触发点注射治疗。主要结果是治疗后120min内疼痛的缓解情况。从该综述中选择11项研究,总样本量为860例患者。在周围神经阻滞治疗组中,7项试验研究蝶腭神经节阻滞,4项试验研究枕大神经阻滞。5项研究使用利多卡因(10~80mg)和6项研究使用布比卡因(3~80mg)作为阻滞的首选麻醉剂。
    • 苏少杰; 雷慧姝; 封卫征; 李维
    • 摘要: 目的观察肌筋膜触发点埋线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43例予肌筋膜触发点穴位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41/43),对照组总有效率86.0%(37/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筋膜触发点埋线治疗KOA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功能,可作为KOA诊疗方案中的一个适宜技术推广。
    • 宋思敏; 刘阳阳; 郭永明; 郭义; 王益民
    • 摘要: 干针疗法的出现,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干针疗法与针刺疗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它的出现给针刺疗法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引发了思考。本研究阐述了干针疗法的起源和兴起过程,并从理论依据、针具使用、刺激部位、适应症及操作方法等方面比较了干针疗法与针刺疗法的异同,发现并强调了针刺手法的应用与否是两者的主要差异,提出应加强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促进针刺手法的传承、应用和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