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角质层

角质层

角质层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77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4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59739篇;相关期刊370种,包括健康必读(上旬刊)、健康生活、人人健康(医学导刊)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皮肤科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中医美容与体质养颜学术研讨会等;角质层的相关文献由126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长峰、蔄茂强、Peter M Elias等。

角质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4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9739 占比:99.59%

总计:160393篇

角质层—发文趋势图

角质层

-研究学者

  • 张长峰
  • 蔄茂强
  • Peter M Elias
  • 仇明
  • 刘之力
  • 孙柏年
  • 魏雪琴
  • A.于贝尔
  • B.阿芒农
  • C.索科尔斯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东杰; 于怀智; 邓秀丽; 张长峰; 孙崇德
    • 摘要: 为了探寻湿度对番茄果实角质层的结构组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汉蒙7号’番茄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相对湿度为50%±5%和100%±5%的气候培养箱中进行贮藏,测定果实的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构、色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角质层形态结构以及SlSHINE3调控因子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00%±5%贮藏湿度下的番茄能够更好地保持体内各种理化反应的正常运行,番茄角质层形态结构更加完整,角质层结构之间的细胞相较于50%±5%湿度的贮藏环境更加紧凑,果实的失水率降低,表皮更加鲜亮,PPO活性更低,MDA含量增长的更加缓慢。因此,在100%±5%的贮藏湿度下,‘汉蒙7号’番茄果实的品质、果皮显微结构更佳,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藏保鲜和品质调控。
    • 陈慧; 孙晓靖; 郭瑶晴; 连玉杰; 张雪海; 汤继华; 陈晓阳
    • 摘要: 【目的】鉴定玉米花药角质层和花粉壁发育的关键基因与代谢途径,为玉米雄性育性分子机制解析和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创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自交系B73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S6)、四分体时期(S8b)、成熟花粉粒形成期(S13)花药和苗期叶片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挖掘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生化代谢途径。采用已知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验证转录组数据。【结果】不同发育时期花药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显示,S8b时期是玉米花药角质层发育的关键时期,16个可能与角质和蜡质合成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编码产物涉及脂肪酰还原酶、乙酰转移酶、过加氧酶、脂肪酸羟化酶、醛脱羧酶和羟基脂肪酸脱氢酶。S8b时期花药与其他3组样品之间存在3555个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348个基因在S8b时期花药中均上调表达。GO分析表明,共同上调表达差异基因在花粉壁发育相关生物学过程显著富集,包含脂肪酰还原酶基因、脂肪酸羟化酶基因、α-吡喃酮还原酶基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异胡豆苷合酶基因、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基因等11个基因。191个共同上调表达基因被注释为转录因子和转录调节因子。【结论】鉴定到16个基因(Zm00001d049950,Zm00001d048337,Zm00001d012274,Zm00001d042723,Zm00001d025833,Zm00001d017953,Zm00001d042814,Zm00001d012326,Zm00001d014055,Zm00001d051932,Zm00001d017251,Zm00001d032284,Zm00001d020238,Zm00001d051800,Zm00001d017528,Zm00001d002687)和11个基因(Zm00001d048337,Zm00001d046537,Zm00001d027837,Zm00001d024712,Zm00001d020680,Zm00001d031488,Zm00001d020970,Zm00001d002342,Zm00001d047858,Zm00001d019478,Zm00001d003702)分别参与玉米花药角质层和花粉壁发育过程,发现了一些新的代谢途径影响玉米花药角质层和花粉壁发育。
    • 郑希; 戎念杭
    • 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鹌鹑蛋蛋壳的横截面、内外表面进行观察,蛋壳由内向外分别是壳膜、乳突层、海绵层、垂直晶体层和角质层.外表面分布有深褐色、浅黄色的不规则颜色斑点,深褐色区域比浅黄色区域的角质层厚,其差异来自于角质层.对深褐色区域与浅黄色区域进行外表面能谱分析,深褐色区域的C、O和N元素含量相对高于浅黄色区域,浅黄色区域的Mg、P、S和Ca元素含量相对高于深褐色区域.
    • 陈晟; 葛帅; 罗耀华; 杨绿竹; 何双; 王蓉蓉; 丁胜华
    • 摘要: 角质层是采后果实的质量调控器,不同采后贮藏条件可以改变其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热激(heat shock,HT)和壳聚糖(chitosan,CS)处理已被证实能有效延缓果实衰老。本文以‘南丰蜜桔’为实验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研究不同采后保鲜方式(热激、壳聚糖、热激联合壳聚糖处理)对冷藏75 d期间‘南丰蜜桔’角质层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丰蜜桔’外蜡晶体呈不规则血小板状,热激导致外蜡重分布形成更光滑的表皮外观;外蜡和内蜡分别检出38种和50种组分,其主要成分均为烷烃、酸类、酯类、萜类,角质单体共检出7种成分,主要为酸类;十六烷酸是蜡质和角质最主要的组分。外蜡含量整体上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而内蜡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冷藏45 d时3种保鲜方式均能有效延缓外蜡和内蜡含量的降低,其中热激效果最为显著。冷藏期间角质单体含量持续下降,3种保鲜方式均能明显抑制其含量的降低,其中,以热激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热激处理可通过改变外蜡晶体的结构,以及调节角质层的成分代谢来保持‘南丰蜜桔’的贮藏品质,这为其开发采后贮藏保鲜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钟鑫鑫
    • 摘要: 我们在家中宰鸡时,取出鸡的砂囊,就是人们常说的鸡胗,剖开后把里面的一层黄色的膜撕下来扔掉,殊不知,那层被扔掉的金黄色的膜叫鸡胗皮,在中药里面可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药物,学名叫“鸡内金”,它是家鸡的砂囊内壁硬化角质层,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药用治疗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 摘要: 真相:小鱼足疗是不少洗浴娱乐场所的保留项目,受到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欢迎。有些人甚至抱着治疗脚气的想法,希望小鱼能够在啃食脚上死皮的同时把脚气也“吃光”。但知道了真相,可能会让人失望了。首先足疗小鱼没有牙齿,它们吃掉的只是极少数脱落下来的角质,仅此而已。其次引起脚气的真菌,并不生长在角质层,而是在真皮。因此,无论如何,鱼都没有办法把真菌吃掉,“治愈脚气”是不可能的。目前为止,也没有明确的研究可以证实鱼疗对治疗真菌感染有效。
    • 摘要: 编辑同志:每到冬季,我儿子的嘴唇就会干裂,涂上润唇膏裂口会愈合,但过不了两天又裂了。请问,冬季如何预防宝宝嘴唇干裂?林巧云读者:嘴唇属于黏膜组织,和皮肤相比,它角质层相对较薄,皮脂腺也不如皮肤那么丰富,分泌的皮脂相对较少,所以,嘴唇比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尤其是冬季,由于多风、天气干燥等原因,宝宝的嘴唇更容易因为失水而变得干燥。如果护理不当,干燥就会加重,使嘴唇脱皮、裂□,严重的则会导致舌舔皮炎。
    • True or False
    • 摘要: 搓澡还有教程?那长期搓澡真的对皮肤好吗?李瑾(皮肤科医生):我们搓澡的时候,在搓掉那层"泥"的同时很有可能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带走的更多是还没有被皮肤抛弃的有用角质。表皮从外向内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在角质层之上,还有一层薄薄的油脂层起保护作用。角质细胞由基底细胞不断分化,经历棘层、颗粒层逐渐移行到角质层形成,不断崩解脱落,形成所谓的"皮屑"。角质层以及表面脂质和水分乳化形成的皮表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最表面的屏障保护层.
    • 武雄雄; 冷迎慧; 刘星杉; 王振辉; 邓国书; 徐明行; 段瑞君
    • 摘要: 为研究丁香叶片角质层蜡质与海拔因子的相关性,本研究以不同海拔地区分布的2种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和紫丁香为试验材料,对丁香叶片角质层蜡质组分、含量及其形态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丁香叶片角质层蜡质组分中,烷烃的相对含量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2.59%,其中>20 C烷烃为主要组成成分,酚、酯、醇和其他相对含量所占比例较小,为0.37% ~23.44%;(2)高海拔地区(西宁)相对于低海拔地区(济南),暴马丁香叶片角质层蜡质中C25 H52含量显著减少,C44 H90含量显著增加,而紫丁香叶片角质层蜡质中醇类总含量、酚类总含量显著增加;(3)高海拔地区(西宁)丁香叶片角质层蜡质晶体较大且分布均匀,而低海拔地区(济南)丁香叶片角质层蜡质晶体较小且细碎.本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丁香叶片角质层蜡质信息及其与海拔因子的相关性积累基础资料.
    • 莫妮克·布鲁耶特; 杜永航(译)
    • 摘要: 为了抵御那些因为饥饿啃食叶片的昆虫,植物已经演化出了大量让人印象深刻的策略。比较著名的防御策略包括释放难闻的有毒物质、分泌黏糊糊的树脂以及长出锐利的小刺,如今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新策略:叶片上会生长出微小的褶皱,让昆虫难以在上面爬行。在很多叶片的角质层上都生长着微小的褶皱,而角质层本身可以防止植物水分快速蒸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