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观念论

观念论

观念论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中国哲学史、求是学刊、社会科学辑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等;观念论的相关文献由134位作者贡献,包括夏莹、罗久、倪梁康等。

观念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86.1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54%

专利文献>

论文:16 占比:12.31%

总计:130篇

观念论—发文趋势图

观念论

-研究学者

  • 夏莹
  • 罗久
  • 倪梁康
  • 崔晨
  • 文玉林
  • 李晓琦
  • 李铭辉
  • 胡继华
  • 蔡景霞
  • 谢利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叶斌
    • 摘要: 长久以来,学界对笛卡尔的我思论证作出了诸多解释。尽管解释的路径各有不同,但却有着一般的共识,即我思论证不可能是一个三段论式的论证。但这些抛弃三段论之后的解释,不仅无法达成一致,而且其理论内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使得我们有机会回到三段论去重新审视我思论证,而对笛卡尔相关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三段论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可能的,并且该解释具有和上帝存在证明以及外物存在证明同样的架构,即观念论框架,而这也正是《沉思集》的一个隐含论证架构。
    • 程都
    • 摘要: 皮尔士声称自己的实用主义哲学以奇怪的方式复兴了黑格尔哲学。通过对皮尔士的实用主义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联系(同异)的澄清,为理解前者的内涵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二者共享了两个基本立场:世界之可理解性的基础是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观念论,以及世界的发展过程是借由某种中介而产生的连续进程。但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拒绝第三性(黑格尔意义上的精神)足以构成世界,而与黑格尔的绝对观念论拉开了距离。与黑格尔哲学相比,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哲学在承诺世界具有的可理解性基础的同时,对绝对理性的范围加以适当限制,并对理性和世界的发展持更开放的态度。
    • 谢利民
    • 摘要: 胡塞尔的超越论的观念论常常被指控对世界之存在持笛卡尔式的怀疑论立场,学界对这一指控的回应大多诉诸超越论观念论与实在论的相容性。然而这种回应策略不仅不必要,而且违反了现象学的无前提性原则。根据纯粹意识的本质规定所设想的“取消世界”的可能性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设想性,现时在思的意识通过一致性经验实际地排除了这种可能性,确证了世界的现实存在。实行着现时意识的超越论自我的事实,不是实在世界中的经验事实,也非绝对观念论的精神实体,而是一种在超越论构造中显现出来的,先于自然与精神、实在与观念之分的原事实,先于一切现象之分的原现象。
    • 夏莹
    • 摘要: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以及究竟以何种方式批判甚至颠倒了德国观念论?回顾西方观念论的发展历程可见,柏拉图的观念论源于苏格拉底之死所带来的政治现实,其并非仅是哲学形而上学,同时也是规范性的实践哲学.近代观念论以主体为轴心所实现的表象哲学的建构,凸显了观念论作为哲学形而上学的一维.这一维度在康德批判哲学对同一性原则的质疑中趋于瓦解,却在黑格尔包含着差异性的思辨逻辑体系中重新被建立起来,使得黑格尔的"现实"在其"合乎理性"的意义上最终不过就是一种"观念".在将黑格尔思辨观念论做主观主义误读的基础上,马克思对其进行了彻底批判,去除了西方观念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形而上学色彩,让哲学再次成为直面现实社会政治体制的一种思想建构,被理性所吞噬的"现实"由此获得拯救.因此,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并非对德国观念论的颠倒,而是对这一哲学形而上学之同一性原则的拆解.
    • 尚杰
    • 摘要: 就基本情形而言,目前国内的哲学教育模式、问题模式、思考模式、考试模式、评价模式、科研管理和培养模式、学科划分模式——所有这些模式思考的前提是把哲学视为意识形态,隐含着立场在先、目的论或者目标始终如一、同一性原则、直线性、观念论等。就20世纪西方尤其欧洲哲学的现实演变而言,这些都是被质疑、被批评的对象。用学术语言来讲,其是宏观意义上的哲学。
    • 刘森林
    • 摘要: 一、浪漫反讽及其有限的辩证诉求浪漫反讽与观念论辩证法都是实践辩证法曾经吸收和超越的对象,实践辩证法之于理念辩证法有批判超越,两者在批评浪漫反讽方面确有共同点;但实践辩证法之于浪漫反讽也有批判超越,两者在批评观念论辩证法方面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共同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浪漫反讽在两种意义上触及、延伸到了辩证法。一是对苏格拉底传统辩证法的继承与发扬。二是它推崇无限,并且把这种推崇落实到对固化、狭隘、世俗当下的否定和对理想世界的激进创作之中。
    • 刘思妗
    • 摘要: 重新梳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概念的提出到形成著名篇章,再到写入党章的历史过程,既能让我们感受他的为民情怀,又能让我们更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初心、使命。1939年2月,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孔子的知(理论)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则其见之仁勇(实践),也必是仁于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
    • 〔德〕弗里茨·伯罗茨海默; 侯安诺(译)
    • 摘要: 法哲学相比于其他法律学科的独特意义不在于提供经验研究,而在于对实定法的本质、原则、起源等展开批判性研究,参考各代学人所处的智识的或问题意识的趋势及其局限,产出基于理论见解的哲学洞察;这一方法论视角有助于对已有法哲学思想的批判总结。回顾直至20世纪初的法哲学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宗教改革以来的解放过程——这一过程中理念可能起到了先行于经济变动的作用——依次是世俗权力从精神权力中、公民财产权从专制暴政中、劳工阶级从资本主义枷锁下解放的过程。自然法思想虽已衰微,但正确揭示了法律结构存在之必要性而非偶然性;经验归纳研究虽不能透彻解释概念,也能充当法哲学论证的起点,法哲学应结合旧有思想的合理作用履行其哲学职能,并恢复其在20世纪初一度荒废的地位。
    • 吴晓明
    • 摘要: 随着主体性哲学的兴起,人类知识中的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的基本主题.黑格尔提出,知性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科学知识在于使有限的知识上升为无限的知识.对于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想来说,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已经不受绝对者的定向,哲学必须直接面对并且首先从有限性的立脚点出发.解释学视域中有限与无限的关系问题,就是依循这一本体论基础变革来获得定向的.有限的此在通达事物自身,而作为事物自身的无限再度揭示主观思想的局限性,解释学由此而拯救了黑格尔关于无限性的思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