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要素投入

要素投入

要素投入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752篇;相关期刊293种,包括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经济、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 、2011《中国橡胶》杂志社年会、第二届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等;要素投入的相关文献由496位作者贡献,包括曲洪建、刘秀娟、周文婷等。

要素投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6 占比:9.0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3752 占比:90.74%

总计:4135篇

要素投入—发文趋势图

要素投入

-研究学者

  • 曲洪建
  • 刘秀娟
  • 周文婷
  • 李珍
  • 石风光
  • 秦富
  • 范丽霞
  • 赵慧峰
  • 郑士贵
  • 都红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雷李楠
    •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制造企业沿着从“二次创新”到“超越追赶”的路径一步步崛起,书写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下,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再仅仅体现为一个具体的产业或行业,更多的是在整个价值创造链条上某一环节或工序上组织要素投入和生产的能力。
    • 刘杜若
    • 摘要: 将西部地区主要农作物划分为以玉米为表征的粮食作物和以油菜为表征的经济作物,从西部地区农业的交通通信类基础设施、能源类基础设施和水利类基础设施3个方面,研究其对西部地区不同农作物单产和要素投入的影响.通过构建跨期利润函数模型,采用似不相关方法检验了西部地区2000—2017年惠农基础设施建设对不同种类农作物单产和要素投入关系.研究发现,(1)单产方面,西部地区交通通信类、能源类和水利类基础设施对玉米单产产生了负向冲击,交通通信类和能源类基础设施对油菜单产影响分别是正U形和倒U形.(2)要素投入方面,西部地区交通通信类、能源类和水利类基础设施降低了玉米种植的劳动力投入,能源类和水利类基础设施降低了油菜种植的劳动力投入.(3)西部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和两种农作物的盈利特性、生长特性等因素对各类惠农基础设施异质性效用的发挥有关键作用.建议对西部地区惠农基础设施投入要进一步提升“因地制宜”和“因苗制宜”程度,同时完善上下游配套产业建设,从而最大化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效率和要素优化配置的提升作用.
    • 杨海丽; 曹廷炳
    • 摘要: 运用我国2017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检验数字技术要素投入对商贸流通业利润率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的投入对商贸流通业利润率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新一代数字技术投入较于传统数字技术投入对商贸流通业利润率的影响更显著;信息技术将成为促进商贸流通业利润率增长率的核心生产要素。为此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服务共享、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式助推商贸流通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加大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和激励,提升商贸流通业的盈利能力。
    • 李锦峰; 赵莉生
    • 摘要: 国有企业的终极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促进国有企业发展便是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是特殊的、分裂的,必须由统一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领导国有企业。因为“人民”的政治理念内在包含着代表性原理,人民要实现自我抉择、组织行动,必须经由代表这一中介。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使得代表原理贯穿于经济、政治的不同领域,不仅仅是物质利益代表,也是公共意见、共同福祉等政治利益代表,表现为党领导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表现为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维护人民立场。在这里,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与现代企业在要素投入方面的变革获得了部分的一致性,而且后者在成为国有企业新的活力增长点的过程中,发挥了社会主义特有的体制优势,即不仅从企业成长的内在规律出发,更要从党和国家的经济社会要求出发推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经济改革导向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 徐建伟
    • 摘要: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调整与新情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既往发展路径,围绕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结构高端精益、要素投入高能有效、发展方式绿色低碳等探索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增强制造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支撑能力。
    • 李东红
    • 摘要: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技术转变,而是从思维、组织体系、运行流程等多方面转向数字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如何担负起“头雁”职责,继而在广泛赋能中引发群雁效应?树立数字化思维,以数字化技术与管理重构企业的组织体系,形成高质量、规模化的数据要素投入,建立数据驱动的“决策-执行-结果-反馈”运行流程,借助数字化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并藉此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共同追求。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我国的国有企业应发挥出显著的引领作用。
    • 刘艳迪; 张滨; 吕洁华
    • 摘要: 【目的】探究林业要素投入与生产效率对林业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尤其是劳动报酬在其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方法】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劳动报酬为门槛变量,分析林业资本投入、林业劳动力投入、林地投入以及林业生产效率对林业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劳动报酬在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结果】1)双重门槛效应检验的F统计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且门槛回归模型与普通面板回归模型相比,拟合效果更好,各变量的门槛系数值均存在上升趋势;2)总效应和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直接效应检验结果为林业资本投入和生产效率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林地投入系数在5%水平下显著,林业劳动力投入系数不显著;3)调节效应检验结果为林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与劳动报酬交互项的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林地投入、林业生产效率与劳动报酬交互项系数不显著。分析结果显示,林业资本投入、林业劳动力投入、林地投入以及林业生产效率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劳动报酬变迁而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劳动报酬的不断提升,各因素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不断上升。劳动报酬在林业资本投入、林地投入和林业生产效率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在林业劳动力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各因素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有69.88%是通过劳动报酬中介变量实现的。劳动报酬在林业资本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存在正向强化的调节效应,在林业劳动力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存在负向强化的调节效应,在林地投入与林业生产效率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调节效应不显著。【结论】总体来说,林业要素投入与生产效率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劳动报酬发挥显著的门槛、中介与调节效应,劳动报酬提高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内在一致性与深层次因果关系。
    • 吕汉阳
    • 摘要: 近十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转为负数,经济增长绝大部分依靠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拉动,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也反映了党中央提出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当前,推动我国创新发展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 胡晨沛; 李辉尚; 聂凤英
    • 摘要: 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农业要素投入产出数据,基于农业要素收入份额存在较大差异的基本国情,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放宽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产出弹性为固定常数的假定,通过构建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农业要素投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 表明:1978-2017年,中国农业要素投入呈现出劳动力减少、资本存量增加、资本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特点,不同地区农业要素投入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反映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开放初期较快增长,近年来增速明显下滑,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2.4%,高于中部地区的1.6%和西部地区的1.6%.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时空差异性要求未来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更注重地区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在推进农业资本深化的同时,从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出发加快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李超; 杨慧
    • 摘要: 伴随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先后被正式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党的十九大报告,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开始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运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00-2018年西藏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分解,并与同时期全国平均水平和主要民族地区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结论表明,西藏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前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转型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呈现出“√”型的缓慢回升态势,但总体上仍然处于低位区间波动徘徊,相对滞后于全国和主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因此,未来西藏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迫切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改革措施,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拉动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