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洛他唑

西洛他唑

西洛他唑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68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9518篇;相关期刊310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糖尿病防治康复高峰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国际中医内分泌学术会议、2014中国心电学论坛等;西洛他唑的相关文献由175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守力、韩雅玲、荆全民等。

西洛他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4 占比:1.94%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9518 占比:98.01%

总计:30116篇

西洛他唑—发文趋势图

西洛他唑

-研究学者

  • 王守力
  • 韩雅玲
  • 荆全民
  • 高聆
  • 吴同果
  • 李毅
  • 王冬梅
  • 马颖艳
  • 高署
  • 全焘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美霞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联合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经医院伦理学会批准,选择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诊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86例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匹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s-CRP(4.18±0.69)ng/m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黏度(0.87±0.19)mPa·s及红细胞聚集指数(3.03±0.19)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
    • 蒋健; 诸锡奇; 王鉴
    • 摘要: 目的探讨注射用烟酸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效果及对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下肢ASO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和口服西洛他唑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烟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右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内径(d)、收缩期峰值速度(Vs)、间歇性跛行距离、ABI、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注射用烟酸联合西洛他唑治疗ASO效果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提升ABI,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因子,降低血脂,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李雪; 王荣; 霍妍; 赵安鹏; 李文斌; 封士兰
    • 摘要: 目的:高原环境具有低氧分压的特点,氧分压降低导致肺泡携氧量降低,组织可利用氧气减少,从而引发机体组织损伤。西洛他唑是一种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能够增加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组织中的释氧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西洛他唑的抗缺氧活性及在急进高原缺氧模型中的抗缺氧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西洛他唑低(6.5 mg/kg)、中(13 mg/kg)、高剂量(26 mg/kg)组和对照组,采用常压密闭缺氧实验,考察西洛他唑的抗缺氧活性,筛选最佳给药剂量。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模型组、乙酰唑胺(22.33 mg/kg)组和西洛他唑(9 mg/kg)组,急进4010 m高原缺氧3 d后,采集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气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测定主要组织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谷胱甘肽(glutataione,GSH)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西洛他唑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其中中剂量组存活时间最长,延长率最高(29.34%),中剂量为最佳给药剂量。与缺氧模型组相比,西洛他唑组大鼠Hb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P50)升高1.03%,Hb含量、红细胞比容分别降低8.46%、8.43%;血浆中IL-6、TNF-α水平分别降低50.65%、30.77%;心肌、脑、肺、肝、肾组织中MDA含量分别降低37.12%、29.55%、25.00%、39.34%、21.47%,SOD活力分别升高94.93%、9.14%、9.42%、13.29%、20.80%,GSH含量分别升高95.24%、28.62%、28.57%、20.80%、44.00%。HE染色结果提示西洛他唑组大鼠缺氧后心肌、肺、肾组织损伤较缺氧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西洛他唑对急进高原缺氧所致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缺氧所致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其具有明显的抗缺氧活性。
    • 郝涛; 陈斌; 沈晓娟
    • 摘要: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L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脑损伤、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宝鸡高新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老年L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基础治疗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西洛他唑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脑损伤血清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脑血流动力学[平均流速(V_(mea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NSE、ET水平、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RI、P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各项指标依次为(12.85±2.26)μg/L、(63.03±7.24)ng/L、3.74±0.91、(1.42±0.27)mPa·s、(0.42±0.06)%、0.61±0.14、0.63±0.15,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13.98±2.17)μg/L、(68.58±8.32)ng/L、4.35±1.03、(1.58±0.28)mPa·s、(0.46±0.07)%、0.72±0.15、0.74±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GRP水平、V_(mean)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的上述各项指标依次为(47.83±6.24)ng/L、(54.27±9.67)cm/s,高于同期对照组的(45.18±5.32)ng/L、(49.68±8.61)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LI患者疗效显著,其不仅能调节患者的血清NSE、ET、CGRP水平,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情况。
    • 李超英; 陈世文; 刘福达; 温骏; 黄焕章
    • 摘要: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CI合并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西洛他唑治疗,持续用药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消化道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栓素B_(2)(TXB_(2))、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全血高切黏度(HBV)、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LBV)、红细胞压积(HCT)以及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可增强ACI合并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减轻神经功能损害,且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低。
    • 陈奇; 刘洋; 姬劲锐; 刘恒亮
    • 摘要: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出血事件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AMI病人,将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9例。两组病人均行PCI术治疗,对照组病人术后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AR)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炎性因子、心肌酶水平,记录随访1年期间出现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PA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降低AMI病人PCI术后MACE发生率,改善病人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未增加出血事件。
    • 刘彬; 车媛; 尹超云
    • 摘要: 目的探究西洛他唑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硬化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前列地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趾臂指数(TBI)、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ABI、T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显著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应用于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明显改善患者动脉硬化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且安全性良好。
    • 刘星; 魏小刚; 吴琳; 朱磊; 张元莉; 宋博超; 陈浩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指导的三种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筛选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心内科住院的高龄(≥75岁),且行PCI的ACS患者372例,PCI术后72 h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氯吡格雷抑制率≥30%者行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常规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将氯吡格雷抑制率0.05);替格瑞洛组MACEs事件发生率为2.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9.7%(P<0.05),但替格瑞洛组轻微出血风险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对ACS患者PCI术后的药物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高龄ACS患者应权衡缺血和出血风险,高缺血风险的高龄ACS患者可谨慎使用替格瑞洛。
    • 周承升; 冯锴发
    • 摘要: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老年脑血管病变患者血脂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血管病变患者分为参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与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西洛他唑治疗),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血管内介入治疗前3~5 d服用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0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显著延长,且研究组显著长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脑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脂水平,且不增加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 薛叶; 丁栗; 裴丽峰; 韩英
    • 摘要: 目的分析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及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脂蛋白(a)水平和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脂蛋白(a)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总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心功能、血脂水平等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