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理论与当代、贵州社会科学、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等;西江苗寨的相关文献由14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志永、殷红梅、李宁阳等。

西江苗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91.7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75%

专利文献>

论文:10 占比:7.52%

总计:133篇

西江苗寨—发文趋势图

西江苗寨

-研究学者

  • 陈志永
  • 殷红梅
  • 李宁阳
  • 孙小龙
  • 张晓
  • 杨昌国
  • 毛进
  • 蔡茜
  • 万玉冰
  • 但文红

西江苗寨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胜杰
    • 摘要: “客人夫妻同寝禁忌”,是黔东南苗族社会中禁止夫妻在他人家访客时同室就寝的一种传统行为禁忌,是苗族人借祖先神灵之名行规范客人夫妻在别人家的伦理道德之实,其主要目的是对家庭成员之间或亲属成员之间伦理行为的一种约束和限制。但在当前大力发展“民宿”旅游的语境下,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西江苗寨村民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以“另起新房,堂屋不再安设香火”和“每年做一至两次禳解仪式”的方式,巧妙化解了“农家乐接待”与“客人夫妻同寝禁忌”的矛盾冲突。这种方式显示出旅游目的地居民对传统主动调适的策略,既能让他们轻松地避开森严禁忌的束缚安心地开农家乐赚钱,又表现出他们对传统的“恪守”,使传统得以延续。同时,反思旅游场域的文化变迁共性和存在问题,可以辨识旅游开发带来的隐患和障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助力加温。
    • 吴泽珠; 吴刚
    • 摘要: 苗族建筑、农耕、节日、银饰、饮食、歌舞及其遗风古俗在西江苗寨(苗:dlib jiangl)世代相传,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誉为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自80年代后开放旅游,随之涌入大量外来木匠进行现代化旅游建设,如今苗寨的村落风貌虽存,然当地传统营造发展受限,建筑形制除了当地原始模型,还融入了多种变型。笔者通过对西江苗寨传统营造的调查,结合当地木匠大师傅蒋正光所领营造团队口述内容,介绍了苗族营造匠语及其与汉族营造匠语的差异、探讨扇架类型及其原型变异、屋面水分的计算方式、花竿和签的使用,从而对苗族的半边楼(吊脚楼)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 洪建国
    • 摘要: 穿云掠雾,心驰神往,只为那个梦境之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的西江千户苗寨。一条通往西江的公路,如同一条飘舞的丝带,镶嵌在天边。心随驰骋的汽车,在连绵起伏的山谷中穿梭,一会儿山穷水尽,一会儿峰回路转。
    • 吴雨函
    • 摘要: 自 2008 年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召开以来,西江的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游客量也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旅游业的发 展壮大给西江苗寨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的外来文化。苗族服饰文化是山地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体现,其文化内涵丰富 多彩。本文意在从西江传统服饰挖掘出发,对西江苗服出租的产业现状进行田野调查,分析苗服出租对西江地区旅游发展及经济增长 等方面的作用。
    • 韦瑾
    • 摘要: 以西江苗寨的网络点评文本为分析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本文构建了基于游客的民族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机理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基于游客的民族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维度共有六个:品牌意识、感知质量、品牌情感、品牌偏好、品牌评价、品牌忠诚.其中,感知质量是核心维度,分别影响了品牌情感、品牌偏好和品牌评价,进而对品牌忠诚产生影响.本文将为民族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 梁子茵; 殷红梅; 李瑞; 蔡茜; 陆婷婷
    • 摘要: 地方性是一个地方的根本属性,也是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力.在旅游驱动下民族村寨逐渐成为消费的场域,地方传统饮食文化面临着被消解的危险.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高山流水"敬酒仪式为例,运用仪式理论和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对其地方性的识别与建构进行解读.研究表明:(1)从景观、文本、符号和情感等要素识别传统敬酒仪式主要作用于祭祀和日常生活;(2)旅游介入下,传统敬酒仪式经历"前阈限阶段(结构)-阈限阶段(反结构)-后阈限阶段(结构)"逐步过渡到多文化融合的"高山流水"敬酒仪式状态;(3)在阈限阶段,"高山流水"敬酒仪式的建构经过了"去神圣化-仪式化-再地方化"的演变过程,并赋予西江苗寨新的地方性.
    • 杨文静
    • 摘要: 新媒体时代下,移动短视频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也依托移动短视频平台得到了新的发展。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依托短视频传播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主要特征,并归纳总结了短视频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内容的具体呈现,同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在通过短视频传播中所面临的困境,试图寻找依托短视频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发展路径。
    • 陈志永; 潘盛之
    • 摘要: 理性人假定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充分体现.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理性人的表现则是复杂多样的,西江苗寨村民在村寨旅游市场上的表现或许是多样理性人之中的一种.从贵州西江苗寨传统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网络出发,以市场中存在的"差价策略"为考察对象,研究旅游发展进程中当地村民的主体性及地方性智慧对旅游影响的回应.西江人应对内外市场经营方式差异并非仅仅是经济学体系基于个人理性而建构的一个分析概念,而且还是个人或共同体理性基于社会文化距离的一种表达.村寨旅游研究中,基于社会经验事实凝练的问题并展开的研究,有助于对旅游影响形成新的把握和认识,从而推动以村寨为载体的旅游研究范式转化与方法创新.
    • 陈志永; 潘盛之
    • 摘要: 理性人假定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充分体现。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理性人的表现则是复杂多样的,西江苗寨村民在村寨旅游市场上的表现或许是多样理性人之中的一种。从贵州西江苗寨传统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网络出发,以市场中存在的“差价策略”为考察对象,研究旅游发展进程中当地村民的主体性及地方性智慧对旅游影响的回应。西江人应对内外市场经营方式差异并非仅仅是经济学体系基于个人理性而建构的一个分析概念,而且还是个人或共同体理性基于社会文化距离的一种表达。村寨旅游研究中,基于社会经验事实凝练的问题并展开的研究,有助于对旅游影响形成新的把握和认识,从而推动以村寨为载体的旅游研究范式转化与方法创新。
    • 麻勇恒; 田隆斌; 杨沁
    •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特色小寨"发展模式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转型,是盘活乡村资产的有效路径.雷山西江苗寨的成功案例表明,"特色小寨"发展模式既有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乡村文化与生态保护,进而实现乡村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价值联动,契合乡村振兴战略亟需的产业发展配置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