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667篇,主要集中在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21篇;相关期刊367种,包括江汉论坛、求是学刊、文史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西比较视野中的西方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学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等;西方美学的相关文献由570位作者贡献,包括潘知常、朱立元、张玉能等。

西方美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5 占比:55.9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521 占比:43.86%

总计:1188篇

西方美学—发文趋势图

西方美学

-研究学者

  • 潘知常
  • 朱立元
  • 张玉能
  • 王德胜
  • 周宪
  • 张法
  • 刘成纪
  • 刘纲纪
  • 叶朗
  • 封孝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泓锐; 朱炜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审美人生的美学思想带给现代设计的启示与帮助。文章通过对尼采美学思想发展时期社会背景的叙述,分析了其思想产生的原因;结合相关设计案例阐述了尼采美学观点在现代设计中的表达与影响,梳理并总结出其美学思想对于现代设计的启示主要在于强调生命力、以人为中心、打破传统、与时俱进,保持设计活力。给予相关美学与设计研究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 摘要: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尹德辉教授的专著《西方美学艺术思想研究-从柏拉图、康德到马克思的传承与超越》(上、下卷)于2022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柏拉图、康德和马克思为核心,以“自然、美、艺术”为关键词,阐明了西方美学艺术思想从古代的“神、理式、技艺”到近代的“人、劳动、艺术(美的技艺)”的逻辑转换,较为简明地揭示了西方美学艺术思想的发展历程。
    • 祝力新
    • 摘要: 日本科幻动画的发展是处于战后日本社会发展、国际化程度加深的时代背景之中的,日本科幻动画的美学创作意图、受众审美取向受到了来自西方美学强烈的影响和冲击。日本科幻动画有一些具象化的审美特征,如本土审美的基底与西方美学的渗入、暴力美学与消费主义美学、“亚文化”的流行与“多元审美”的趋向。日本科幻动画审美是在日本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对撞和交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研究日本科幻动画审美的意义在于为构建中国科幻动画的“东方科幻美学风格”提供参鉴。
    • 金惠敏
    • 摘要: 20世纪西方美学如今已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单元。对于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发生于这一时段内的西方美学,学界流行的做法是将其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潮流,也有不少人将其分为现代性美学和后现代性美学。这类概括原则上并无什么错误,但严格说来,却有与对象本身的疏离之嫌。这需要进行更贴合西方哲学、美学发展实际的梳理和划分。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创始人,康德以其对物自体和现象界的二元划分开辟了其后哲学发展的两条主要流向,即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其间经由叔本华之以其意志与表象的再阐释,加之尼采接续的强化,西方哲学以及在康德影响下的美学探索便呈现出分别侧重生命和形式的两种平行而不同的理论取向。如果以此为视角来鸟瞰西方美学于20世纪的风云际会,那些初看起来仿佛“各自为政”的理论探索将会显示出某种以康德论题为源头的互文关联。
    • 史展
    • 摘要: 舞蹈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不仅通过形体动作表现出舞蹈者的内在情感,而且还能够表现出外在事物美,舞蹈构成一种艺术语言。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舞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浓厚的文化积淀。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美学对古典舞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风格、韵律、技巧方面的渗透,使得古典舞得以融入多样的艺术文化,更能凸显神韵。本文以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传承路径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下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思想、西方传统美学渗入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思想的可行性以及完善当代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传承路径进行探究,期望对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发展有所助益。
    • 史展
    • 摘要: 舞蹈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不仅通过形体动作表现出舞蹈者的内在情感,而且还能够表现出外在事物美,舞蹈构成一种艺术语言。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舞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浓厚的文化积淀。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美学对于古典舞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风格、韵律、技巧方面的渗透,使古典舞得以融入多样的艺术文化,更能凸显神韵。本文以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传承路径为主要研究内容,对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下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思想、西方传统美学渗入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思想的可行性以及完善当代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传承路径进行探究,期望有利于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发展。
    • 马赜博儿
    • 摘要: 2001—2010年汉语学界的西方美学译介呈现多元均衡的态势。从数量上来说,该阶段译著较多产且稳定,为我国美学的跨文化交流与创造性转化奠定了重要文献基础。从文献历史分期上看,基本实现了当代关注与传统追溯之间的平衡,20世纪西方美学独领风骚,19世纪美学及古典美学有其不可小觑的地位,国际学术界的新动向亦在译介与研究视野之内。该阶段的重要学者将学术兴趣、学科认识与本土问题意识三者相结合,深化了对西方美学文献的体系化译介与研究。相比同时期英语世界对美学作品的择选、译介,我国学界呈现出对学科传统的重视与对本土问题的理论关切,因此,形成了德语美学仍占据中心、法语和英语美学为两翼的基本格局。西方美学文献的译介对本土美学话语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本土学者的创造性转换,汉语学界更加彰显出创建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的文化自信。
    • 刘毅; 宋雨
    • 摘要: 近十年汉语学界的西方美学译介和研究实现了“向后看”和“向前看”的双重融合,在系统性和新锐性上均有所突破,以我为主的意识更加突出。一方面译著数量跨越式增长,理论视野更为开阔,全面、系统的译介工程频现。德、法、美、英、意各国美学构成主要译介版图。另一方面,在德国美学主导的理论传统影响下,近十年高度关注新现实、新观念、新问题,由此带来美国美学译介的增长,法国理论、意大利思想也隐有后起之势,更多的“西学新人”首次进入汉语学界。与之相应国内学人积极融入国际美学讨论,促进了国际合作与平等对话,所关注的美学家身份也更为多样化,体现出跨学科的融合特征。汉语学界在逐步扭转被动局面,将西方美学融入本土语境并实现创造性转换,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学术资源。
    • 尹德辉
    • 摘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1月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基础是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神话、前苏格拉底哲学到二十世纪的西方哲学史,是一个由若干核心概念形成不同逻辑体系的不断传承与超越的思想历程,其最终成果是马克思哲学。因此,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必然归宿是马克思的尚未完成的美学和艺术思想。本书以柏拉图、康德和马克思为核心,以“自然、美、艺术”为关键词,在对西方哲学从古代的“神、理式、技艺”到近代的“人、劳动、艺术(美的技艺)”的逻辑转换的阐明中。
    • 邢研; 朱立元
    • 摘要: “中国当代美学是否已缺席了当今世界美学发展的进程?”是一个困扰着中国当代美学继续发展而又挥之不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当代美学“缺席”的看法是不无道理的。其与西方美学之间不对等的学科地位、交流互鉴方式以及双方在理论路径发展上的“错位”确实导致后者对于前者关注与理解的不足,造成二者之间交流的困难,并由此导致中国当代美学在西方美学视域中的“缺席”。但这种基于西方美学维度得出的判断却也忽略与遮蔽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理论建构的意义与价值。而从中国当代美学自身发展来看,其不仅没有“缺席”于世界美学的发展,反而构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对世界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