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天山

西天山

西天山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545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中国文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11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岩石学报、中国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第五次火山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五届海峡两岸真菌学术研讨会等;西天山的相关文献由109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永军、张作衡、薛春纪等。

西天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2 占比:71.6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40%

专利文献>

论文:211 占比:27.91%

总计:756篇

西天山—发文趋势图

西天山

-研究学者

  • 李永军
  • 张作衡
  • 薛春纪
  • 董连慧
  • 顾雪祥
  • 蒋宗胜
  • 白建科
  • 栾新东
  • 李凤鸣
  • 李智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古丽菲娜·吾麻尔江; 李顺达; 陈川; 高玲玲; 夏芳
    • 摘要: 哈尔达坂铅锌矿位于西天山赛里木湖铅锌成矿带。哈尔达坂铅锌矿床经历了3期成矿作用:同生沉积期、成岩变质期、热液成矿期。同生沉积期石英中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3.8°C~208.4°C,盐度w(NaCl eq)为5.7%~8.0%.,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成岩变质期变质石英脉中主要发育富液相(LV)型、富气相(VL)型和CO_(2)三相包裹体(C)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0.4°C~310.5°C,盐度w(NaCl eq)为-5.26%~-15.76%,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幔包体。热液成矿期热液石英中主要发育富液相(LV)、富气相(VL)型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76.9°C~347.5°C,盐度w(NaCl eq)为-5.1%~-11.1%,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岩。哈尔达坂铅锌矿属典型的多成因矿床,早期形成于古元古代海底同生沉积环境,后期经历了变质与热液成矿作用的叠加。
    • 张国震; 薛春纪; 刘家瑛; 赵晓波; 冯昌荣; 孟宝东
    • 摘要: 【研究目的】为确定硫化物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元素含量特征。【研究方法】本文选取西天山萨瓦亚尔顿造山型金矿床(探明金储量127 t,远景资源量350 t),针对矿石矿物黄铁矿、毒砂开展系统显微岩/矿相学观测、电子探针、LAICP-MS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萨瓦亚尔顿矿石中除可见金外,还有“不可见金”主要以固溶体(Au+)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毒砂中。矿石中载金黄铁矿发育3期:球丛状黄铁矿(Py0)呈浸染状分布于围岩中,局部富含金,同时富集Ag、As、Bi、Ni、Cu、Pb、Sb等微量元素;他形黄铁矿(Py1),分布于硅化围岩及强烈变形石英脉中,与他形毒砂(Apy1)伴生,电子探针得到的平均金含量为0.050%,富集Co、Mn、Zn等微量元素;自形—半自形黄铁矿(Py2),在矿体中分布最为广泛,与未变形石英脉密切共生,伴生自形毒砂(Apy2),电子探针分析得到的平均金含量为0.052%,微量元素相对Py1、Py2较为亏损。【结论】推测Py0形成于沉积成岩期;Py1形成于同碰撞期,与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地块在晚石炭世碰撞事件有关;Py2形成于晚/后碰撞阶段。赋矿地层可能是金的初始矿源层,同时提供了部分微量元素,地层变质脱水作用形成的变质流体是主要的成矿流体。研究表明萨瓦亚尔顿金矿发育多期成矿作用,相似成矿过程在西天山同类型矿床中可能也有发生。
    • 张建收; 阿丽娜; 穆媛芮; 杨有生
    • 摘要: 以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含矿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系统的地质学、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铁矿岩浆源性质及成岩、成矿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含矿地层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三段火山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及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构成一次完整的火山喷发旋回,最早喷发的为一套爆发相的凝灰岩韵律,其次为溢流相的玄武岩韵律,再次为一套溢流相的英安岩韵律,最终为一套沉积砾岩、砂岩韵律组合。该组合中的每一组岩层在化学成分上具较好的相关性,反映其属于同源岩浆演化的结果,且此类成岩先后顺序与该区测定的U-Pb同位素测年结果相符合。
    • 孟令华
    • 摘要: 西天山温泉地区是以温泉岩群为基底的古老地块,岩浆活动强烈,发育大量不同期次花岗岩类,奥陶纪侵入岩为一套准铝质—过铝质钙碱性岩石,(La/Yb)_(N)值为6.22~13.02,轻稀土元素富集,δEu为0.77~0.96,具轻微负Eu异常,微量元素中富集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h、Nb、P、Ti等高场强元素,属于中等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岩浆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奥陶纪侵入岩形成于洋壳俯冲作用下的火山弧环境,是古亚洲洋俯冲作用在本区的体现,对认识天山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 孟令华; 马明永; 崔庆岗
    • 摘要: 新疆西天山温泉县城南部温泉岩体群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对温泉岩体群进行重新定位和解体。温泉岩体群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884±6 Ma,定位为青白口纪;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65±3 Ma、464±3 Ma、452±3 Ma,定位为奥陶纪。这些年代学数据填补了本区岩体年龄资料的不足,限定了温泉岩体群的形成时限,表明该地区存在新元古代早期及早古生代两期重要的岩浆活动。通过对天山不同地区新元古代和奥陶纪岩浆岩年龄和岩石类型的对比研究,认为包括研究区在内的天山地区在新元古代早期参与了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并在早古生代奥陶纪进入消减机制的古亚洲洋演化阶段,这对认识天山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 库尔班江·艾肯江; 李顺达; 陈川
    • 摘要: 北达巴特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西天山造山带北部。矿区钼矿化分布于流纹斑岩体内部,铜矿化受断裂构造控制,分布于流纹斑岩与地层的接触带附近。据矿物组合特征与交代关系,将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石英—辉钼矿阶段,中期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晚期萤石—黄铜矿阶段。对早阶段辉钼矿与晚阶段黄铜矿分别进行了Pb同位素分析。辉钼矿的^(208)Pb/^(204)Pb值为38.125~38.179,^(207)Pb/^(204)Pb值为15.570~15.575,^(206)Pb/^(204)Pb值为18.293~18.311,Pb同位素构造判别投点落在地壳和地幔范围内,有向造山带线靠近的趋势,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流纹斑岩提供了主要的钼来源。黄铜矿^(208)Pb/^(204)Pb值为38.202~38.257,^(207)Pb/^(204)Pb值为15.581~15.621,^(206)Pb/^(204)Pb值为18.239~18.246,Pb同位素判别投点落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表明成矿物质为地幔与地壳混合来源,流纹斑岩与上泥盆统托斯库尔他乌组凝灰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铜来源。
    • 乔丽盼•别肯; 祝小梅; 美丽侃•克尔买买提
    • 摘要: 本文基于2001~2020年MODIS积雪产品,通过对积雪覆盖面积、积雪日数分析了西天山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年内积雪覆盖面积分布呈单峰型,1月份面积最大,7月份最少。西天山积雪覆盖面积呈略微减少趋势,主要体现在海拔1500~3000 m区域内。2) 春季和冬季的积雪覆盖面积明显减少,秋季略微增加,夏季变化不大。3) 西天山积雪日分布差异较大,最大年平均积雪日数为214 d,总积雪日主要集中在31~60 d,其比例约为西天山总面积的37.4%。4) 积雪日数为0d和91~120 d的所占面积比例无变化;积雪日数为31~60 d、≥121 d的呈减少趋势;积雪日数为1~30 d、31~60 d呈增加趋势。5) 20 a内西天山积雪日减少的面积占西天山总面积的52.9%,稳定区占46.9%,增加的区域只有0.18%。西天山积雪日数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是不明显的(P > 0.1)。
    • 杜小亮
    • 摘要: 西天山温泉地区广泛发育泥盆纪沉积地层,新疆温泉县阿德根布拉格一带汗吉尕组以砾岩、岩屑砂岩及少量大理岩化结晶白云岩灰岩为特征,沉积岩石的碎屑物主要为酸性火山岩、碎屑砂岩,主要来源于岛弧过渡带,部分可能来源于未切割的大洋活动岛弧区。通过野外详细的剖面测制、沉积环境分析,结合室内岩矿鉴定对汗吉尕组的沉积环境及其物源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泥盆世汗吉尕组为动荡的滨海沉积环境,其形成的主体大地构造环境为接近活动陆缘环境。
    • 张新; 董志国; 彭自栋; 张连昌; 张帮禄; 王长乐
    • 摘要: 式可布台铁矿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西端,是该成矿带内典型的沉积型铁矿床,目前该矿床在成因方面存在喷流沉积和化学沉积(类似条带状铁建造)两种认识。前人多聚焦于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的探讨,对矿石和矿物组成及沉积-成岩(成矿)过程的分析较为薄弱。为此,本文选取式可布台铁矿中不同类型矿石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研究,力图为揭示铁矿形成过程提供关键信息。岩相学分析表明,式可布台铁矿主要由赤铁矿、铁碧玉(石英)、黄铁矿、重晶石以及少量菱铁矿组成。赤铁矿根据形态特征可划分为板柱状、鳞片状(叶片状)、粒状和微粒状四种结构,其中微粒状极细粒赤铁矿为原生矿物,推测可能由Fe(Ⅲ)氢氧化物在成岩早期脱水形成;粗粒状赤铁矿是在成岩晚期或浅变质过程中由早期微粒状赤铁矿重结晶形成。菱铁矿结晶程度一般较差,其内部常见细粒石英和赤铁矿包裹体,与有机质共存,指示其可能是由Fe(Ⅲ)氢氧化物在成岩阶段通过异化铁还原作用(DIR)形成。黄铁矿主要为粗粒结构,其Co/Ni比值位于热液成因区(平均为3.44),表明黄铁矿属于热液成因型黄铁矿。重晶石多为他形-半自形结构,粒径较细,表明重晶石也应为海底热液沉淀物。依据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矿物类型以及矿物颗粒间相互关系及矿物成因,可将成矿过程划分为两期:沉积期和成岩期。在沉积期以原始沉积物为主,包括Fe(Ⅲ)氢氧化物、无定形二氧化硅、无定形Si-Fe(Ⅲ)氢氧化物凝胶等松散沉积物以及重晶石和黄铁矿等结晶矿物。在成岩期,早期沉积物脱水形成赤铁矿、石英和铁碧玉,部分Fe(Ⅲ)氢氧化物与有机质反应形成菱铁矿。式可布台铁矿矿物组合以赤铁矿为主,含典型矿物铁碧玉、黄铁矿和重晶石,而缺少硅酸盐矿物,与现代海底含金属沉积物和古生代铁碧玉矿床相似,而与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中以大量磁铁矿、石英和硅酸盐矿物的矿物组合特征不同,指示矿床的形成过程与现代海底热液成因含金属沉积物相似,说明式可布台铁矿应为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 胡希有; 姜超; 李伟良; 谢晋
    • 摘要: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是新疆西天山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铜矿床之一,前人关于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系统研究较少。笔者对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作用期次等进行了研究,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结合岩矿分析结果,认为矿体主要产于二长花岗岩中,受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及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的控制。节理系统中矿体为脉带状,矿石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团斑状构造,蚀变以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巢状、串珠状,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脉状构造,蚀变以钙铝榴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阳起石化、绿帘石化为主。研究区具有3期成矿作用,分别与二长花岗岩、构造热液活动和闪长岩脉有关,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的多重控制,为斑岩-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研究成果为区域找矿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