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褒贬

褒贬

褒贬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常用外国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2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274种,包括民主与法制、当代工人、人民论坛等; 褒贬的相关文献由303位作者贡献,包括郝昌明、万小军、伊人等。

褒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2 占比:98.77%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1.23%

总计:326篇

褒贬—发文趋势图

褒贬

-研究学者

  • 郝昌明
  • 万小军
  • 伊人
  • 吴於茜
  • 张清
  • 张立恩
  • 晋耀红
  • 曲琨
  • 李洲良
  • 李颖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崔健健; 施惠芳
    • 摘要: 《红楼梦》提及博戏十数种,包括骨牌、双陆、猜枚、射覆等,集中描写人们嬉耍博戏的生活场景近百次,参与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是解读康雍乾时期博戏发展状况的重要线索。同时,书中对骨牌、围棋、猜枚、拇战、抢新快等主流博戏的组织形式、适用时间与场合、参与人群的整体特征等,都有图绘式再现,对博戏在社会生活中展现的两面性,即发挥的“玩物”“怡情”“修身”“养性”的积极作用和直接或间接呈现的玩物丧志、破坏家庭和谐与社会安定的危害性,亦有全方位披露,是评介博戏这一文化现象的特殊视角。
    • 白宇龙
    • 摘要: 在《史记》的史学批评史上,"实录"是一种影响深远的评价。通过整理各家对"实录"的观点,结合与"春秋笔法"和"直书"两种概念的比较,分析了三种概念背后的矛盾关系的错位和转移,并且对"实录"在不同话语环境下的含义进行了梳理。
    • 王苑
    • 摘要: 虽然在经历种种曲折后早己于2013年经三联书店再版,但时至今日再次捧读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这部极富真性情的书,我的心中依旧会枨触万端。从书名与内容看,这无疑是一部人物传记,但很多人在阅读该书之后都觉得将其归入人物传记颇为勉强,我认为不妨说它开创了人物传记的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即带着充沛的感情和明确的褒贬意图去写,甚至不避“偏执”或“片面”。在人们意识里,偏执和片面往往是不好的,但若只是一味地追求所谓“全面”的评价,刻意掩饰作者的主观倾向,和稀泥似的进行着褒贬调和,便会抽走了传记的灵魂,使之读来味同嚼蜡。
    • 李颖; 张立恩
    • 摘要: 对孟子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诠释可溯源于董仲舒,其虽未曾提出针对这一命题的诠释,但其《春秋》学中却内蕴着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其说可概括为:借褒贬以立法,由立法以惧贼.这一理解在司马迁那里得到进一步展现.为了解决孔子以匹夫身份进行褒贬予夺的合理性,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提出孔子为素王,作《春秋》代汉立法的解决方案.东汉时期,受到古文学影响的赵岐不再强调褒贬的立法功能,从而将董仲舒以来的褒贬立法以惧贼说转换为褒贬惧贼说.晋唐《春秋》学亦承继古文学理念,反对孔子为素王,主张从历史批判的角度理解褒贬,进一步将上述命题从经学论述转换为史学命题,并对晋唐史学产生深远影响.
    • 吕晨璐; 胡福良
    • 摘要: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养蜂历史的古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蜜蜂的文学形象见诸于古籍.尽管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一度出现过蜜蜂的原始崇拜,早期文学作品中蜜蜂的形象并不正面.随着蜜蜂养殖的发展及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发现和人们对蜜蜂认识的不断深入,蜜蜂勤劳团结的正面形象逐渐进入到文学作品中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形象标签.
    • 李颖; 张立恩
    • 摘要: 对孟子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诠释可溯源于董仲舒,其虽未曾提出针对这一命题的诠释,但其《春秋》学中却内蕴着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其说可概括为:借褒贬以立法,由立法以惧贼。这一理解在司马迁那里得到进一步展现。为了解决孔子以匹夫身份进行褒贬予夺的合理性,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提出孔子为素王,作《春秋》代汉立法的解决方案。东汉时期,受到古文学影响的赵岐不再强调褒贬的立法功能,从而将董仲舒以来的褒贬立法以惧贼说转换为褒贬惧贼说。晋唐《春秋》学亦承继古文学理念,反对孔子为素王,主张从历史批判的角度理解褒贬,进一步将上述命题从经学论述转换为史学命题,并对晋唐史学产生深远影响。
    • 陈恒舒
    • 摘要: 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是乾隆四十六年二月至四十七年七月期间四库馆臣修订《四库全书总目》时抽换下来的零页汇集.它反映了这一阶段《四库全书总目》的面貌及其变化,仅从清代别集部分就可以看出,一些原拟抄录的著作被移入存目(原因很可能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抄录),而相应提要的褒贬倾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于我们认识《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张文宽1
    • 摘要: 古人对称谓极为讲究,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往往会有不同的称呼,可谓“入幽探微,丝毫必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本文从称谓中的他称、对称、自称三个方面分析了《烛之武退秦师》中或褒或贬或敬的情感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