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表土

表土

表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2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地质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37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地理教学、第四纪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国际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研讨会、中国煤炭学会井筒破坏治理技术学术研讨会等;表土的相关文献由1244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振琪、姚直书、王晓健等。

表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3 占比:43.3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237 占比:56.16%

总计:422篇

表土—发文趋势图

表土

-研究学者

  • 胡振琪
  • 姚直书
  • 王晓健
  • 程桦
  • 彭世龙
  • 荣传新
  • 蔡海兵
  • 刘娜
  • 夏敦胜
  • 那日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靳新红; 王利军; 晋凤明; 刘增
    • 摘要: 基于GeoStation地质三维系统的生产建设项目表土建模技术可实现生产建设项目表土数量指标及平面布置的数据化管理,保护表土资源,并助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中表土利用率指标的落实。具体做法是先通过项目区用地类型调查、现场踏勘、测绘及地质勘测,获取项目区现状地形高程数据及表土勘测数据,再利用GeoStation软件制作项目区表土模型,获得项目区表土平面分布及总量的数据,最后根据项目不同的设计阶段,制作相应的设计图件。本技术可提高界定项目区的表土分布范围和表土总量的准确性,提高生产建设项目区表土利用率,减少表土资源流失,实现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 邵永昌; 刘四中
    • 摘要: 输水管道工程具有施工战线长、交叉建筑物多、扰动地表范围广、穿越工程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以巢湖市长江供水工程为例,对输水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写中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表土保护与利用设计、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水土保持监测及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同类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有所借鉴。
    • 王树源; 范义姣; 杨军怀; 陈梓炫; 田伟东; 高福元; 夏敦胜
    • 摘要: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 δ^(13)C)记录的环境信息对研究气候与环境变化至关重要,然而高海拔地区土壤 δ^(13)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对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地区(海拔3500~5100 m)的36个表土样品进行了 δ^(13)C系统分析,并讨论了其对气候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表土 δ^(13)C值分布在-24.6‰~-15.2‰范围之间,平均值为-20.8‰,指示了地上植被为C_(3)/C_(4)混合植被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C_(4)植物比例减少,C_(3)植物比例增加,这种比例变化主导了该区域表土 δ^(13)C的组成差异。海拔每升高100 m, δ^(13)C值偏负0.5‰。进一步分析说明,生长季温度可能是影响该区域表土 δ^(13)C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降水、大气压等对 δ^(13)C值的贡献较低。
    • 平原; 马美景; 郭忠录
    • 摘要: 土壤资源是弥足珍贵的,形成2~3 cm厚的土壤大概要1000年之久.土壤在维持生态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关键的作用,生产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进表土保护与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分析了土壤的重要性及作用,阐明了表土保护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在表土剥离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该领域提出了展望.
    • 王朋; 薛艳霞; 梁秋实
    • 摘要: 孢粉作为自然界植被的一部分,记录着自然界中植被与气候和环境的相关信息,本文通过对现代水体表层沉积样品采集、现代表土样品采集、地层钻孔样品采集、地层剖面样品的采集、现代植物孢粉采集等几种孢粉采集方法做出简单的介绍以希望能给做相似研究的研究者提供帮助。实际采集过程中需要根据采样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 张雪杨; 马力; 郭镒维; 叶欢; 张新; 田红卫
    • 摘要: 近年来,水土保持专业对表土保护问题愈发重视.在《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 575—2012)补充技术要点(试行)的通知》(水总环〔2019〕635号)文中,新增了表土保护与利用设计的章节,对水土保持专业提出了保护表土的要求.不过,现行规范中仍然存在有待商榷的问题:一是如何界定表土的可剥离性;二是如何分析表土的供求关系;三是如何确定实际的表土剥离量;四是对是否存在改良土壤的必要性没有任何考虑,也没有设置相关的判断标准.根据工程设计经验,基于灰箱模型,就上述问题做出详细的说明,并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 郭海春; 曹建涛; 魏士凯; 石福习; 贾国东; 卞昊昆; 顾兆炎; 饶志国
    • 摘要: 相对于我国季风区,西北内陆地区表土和泥炭沉积物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GDGTs)现代过程研究结果报道较少.对中亚干旱区阿尔泰山南坡海拔梯度表土、高山泥炭地哈拉沙子和那仁夏周边坡地表土以及哈拉沙子表层泥炭沉积物进行了 GDGTs分析,结果表明:1)其海拔梯度表土当中细菌来源支链结构GDGTs(brGDGTs)的分子分布特征主要响应于湿度的变化;2)同样主要由于湿度变化的影响,奇古菌的影响和贡献在相对低海拔地区更为明显,产甲烷古菌的影响和贡献在相对高海拔地区上升,导致古菌来源的类异戊二烯结构GDGTs(isoGDGTs)的TEX86参数随海拔上升具有显著的降低趋势;3)哈拉沙子和那仁夏泥炭地泥炭沉积物当中的brGDGTs和isoGDGTs都并非主要来自周边坡地土壤的异源输入,而主要都是泥炭地原地自生来源.这些研究结果,一方面为在该区域利用GDGTs开展古环境、古气候重建提供基础性参考;另一方面,也对其他区域相应研究结果形成有益补充.
    • 高宝林; 李杰; 高武林; 郑珉姣
    • 摘要: 文章从表土的概念出发,通过对西藏高原各区域表层土的土壤性质、有机质含量、土层厚度、剥离量与可利用量等进行分析,对西藏高原生产建设项目中表土剥离及再利用的科学性进行探讨,提出了较为切合实际的剥离利用方案,为指导自治区生产建设项目的 表土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 王天依; 潘颖; 于淼
    • 摘要: 煤炭城市表土的磁学特征与重金属累积存在密切联系,但其确切的数量关系仍然模糊.以阜新市主城区表土(0~20 c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磁化率及重金属(Cu、Zn、Cd、Hg)含量的测试以及空间插值分析,系统分析了表土的磁化率特征、重金属富集特征,并运用通径分析明确了二者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①阜新市主城区表土质量磁化率(χlf)、频率磁化率(χfd)平均值分别为196.88×10-8 m3∕kg、2.41%,二者变异程度均较高;χlf高值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的中心(围绕海州露天煤矿)及西北部,而χfd高值区则大体与χlf低值区对应,且呈斑状分布的格局特点.②Cu、Zn、Cd、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13、107.96、0.13、0.11 mg∕kg,且点源污染特征明显;其中,Cu、Zn、Cd的富集多集中于经济活动频繁的主城区中心区域及海州露天矿的周边地带,Hg含量的高值区主要沿着细河呈东北—西南方向的带状分布特征.③主城区表土χlf与Cu、Zn、Cd的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且χlf与Zn、Cu含量存在χlf=-161.122+1.437[Zn]+4.729[Cu]的数量关系;χfd与Zn、Cd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χfd与Cd含量存在χfd=3.720-10.154[Cd]的线性关系.研究显示,阜新市主城区表土重金属存在明显富集,其中,Cu、Zn、Cd的累积程度与磁化率呈显著相关,在城市表土环境的监测治理工作中,宜采用简便快捷的磁化率测试以指示相应重金属的富集状况.
    • 侯堂春; 喻阳华; 钟欣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揭示土壤营养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改善贵州省土壤养分含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收集的方法,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贵州省表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研究区域土壤SOC、TN、TP的平均值分别为27.34、2.11、0.74 g·kg-1,C∶N、C∶P、N∶P分别为14.27、50.92、3.75,SOC、TN、TP、C∶N、C∶P、N∶P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1.22%、61.61%、79.73%、75.54%、90.67%、78.93%,以TP与C∶P的空间变异性最大;土壤SOC、TN、T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间多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贵州省土壤SOC、TP、C∶N分别高于中国陆地土壤SOC(17.12 g·kg-1)、TP(0.56 g·kg-1)、C∶N高于中国陆地土壤C∶N(12.30);土壤SOC、TN、TP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异系数均介于0.1~1;SOC是影响TN、C∶N、C∶P的主要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