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谱
血脂谱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1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1327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中华医学与健康、中国社会医学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国第十二届心脏学会第十五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等;血脂谱的相关文献由34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宁平、叶广俊、朱文丽等。
血脂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327篇
占比:99.58%
总计:21418篇
血脂谱
-研究学者
- 冯宁平
- 叶广俊
- 朱文丽
- 危林松
- 杜丽敏
- 王莹
- 田艳丽
- 何秉贤
- 刘爱兵
- 刘芬
- 吴娜琼
- 周琦
- 孟立辉
- 孟竹
- 徐瑞霞
- 李建军
- 李新立
- 李松涛
- 李莎
- 杨强
- 杨新春
- 沙根德克
- 胡大一
- 胡珦
- 虞伟慧
- 赵克娜
- 赵新国
- 邓慧慧
- 邹阳春
- 郭远林
- 陈雄
- 顾雪疆
- 马军
- 黄定
- Aeshvarya Dhawan
- Finken M.J.J.
- Inderson A.
- Tarannum Shakeel
- Van Montfoort N.
- 丁容
- 乔虹
- 代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协作组
- 任瑞珍
- 何潇
- 何耀
- 侯建章
- 侯振江
- 侯爱洁
- 侯鑫
- 俞利红
-
-
王盛书;
朱乔;
甯超学;
刘淼;
何耀;
杨姗姗;
贾王平;
曹文哲;
韩珂;
李靖;
台朋岗;
寇福银;
赵亚力
-
-
摘要:
目的 探讨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脂谱水平流行分布特征及血脂异常影响因素,为百岁老人血脂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数据来自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2014-2016年基线数据集,共纳入1 002例百岁老人,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描述血脂谱流行分布及不同临床分类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分析血脂异常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 我国海南百岁老人TC、TG、LDL-C和HDL-C的中位数水平分别为4.60、1.05、2.77和1.41 mmol/L,女性均高于男性.TC、TG和LDL-C随BMI升高显著升高,HDL-C随着BMI升高下降.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9.1%.吸烟、BMI升高和地区是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脂谱水平较国内外相关研究人群处于较低水平,女性血脂谱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
-
林智海;
王正东;
李平;
吴梓嘉;
高露兰
-
-
摘要:
目的:探讨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谱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160例ACS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依洛尤单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谱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降低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可有效调节ACS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
-
赵爽;
张强
-
-
摘要: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谱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579例围绝经期妇女并将其分成2组,A组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组(n=546)患者未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脂水平并分析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结果:A、B两组对比,A组TG、TC、LDL-C、HDL-C水平及HDL-C/LDL-C值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谱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存在重要关联(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血脂水平异常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显著升高,因此,需要加强围绝经期血脂检查.
-
-
-
-
Aeshvarya Dhawan;
Tarannum Shakeel
-
-
摘要:
目的:分析北方汉德地区三级保健医院血脂异常与睑板腺功能(MGD)紊乱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这项前瞻性观察研究为期1a,共纳入50例MGD患者.患者接受详细病史调查(包括眼表疾病指数问卷)和检查(包括眼底质量、表达能力和数字染色).根据2011年睑板腺功能障碍与管理国际研讨会提交的指南对MGD进行分级.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血脂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参数与MGD严重程度相关.采用Chi-square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200 mg/dL)、TG(>150 mg/dL)、LDL(>130 mg/dL)和VLDL(>22 mg/dL)水平与MG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0.019,0.001,0.016).结论:监测空腹血脂水平可以帮助确定MGD的严重程度,进一步的研究可以确定血脂异常在治疗MGD中的作用.
-
-
吴娜琼;
高展;
李卫;
吴元;
王杨;
杨进刚;
杨跃进;
代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协作组
-
-
摘要:
目的:分析中国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队列人群中血脂异常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特点.方法:从中国AMI(CAMI)注册登记研究中筛选未接受降脂治疗的初发AMI患者26298例,其中男性19967例,女性633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9821例(75.4%),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6477例(24.6%).又将患者分为6个年龄段及年轻(男性<45岁,女性<55岁)和年长(男性≥45岁,女性≥55岁)两类,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根据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分为不同水平段.测量入院基线时血脂谱水平,分析血脂异常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结果:全部患者的LDL-C、HDL-C和TG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83±0.91)mmol/L、(1.13±0.35)mmol/L及(1.77±1.24)mmol/L.女性患者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男性患者则呈下降趋势(P<0.01).全部患者LDL-C≥3.4 mmol/L和<1.8 mmol/L的比例分别为25.1% 和11.8%;在LDL-C≥4.1 mmoL/L患者中,年轻男性的比例高于年长男性患者(10.7%vs.6.8%,P<0.01).年轻男性HDL-C<1.04 mmol/L患者比例(53.0%vs.46.9%,P<0.01)和TG≥2.3 mmol/L患者比例(35.9%vs.19.0%,P<0.01)均高于年长男性患者.结论:中国初发AMI患者血脂谱随年龄和性别变化明显,年轻男性血脂异常发生比例高.
-
-
贺汝燕;
饶咏梅
-
-
摘要: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 比较强直性脊柱炎与健康体检者的血脂谱、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的血脂谱,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比,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低,年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P0.05).强直性脊柱炎活动组与稳定组相比,脂蛋白a(LP(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增高(P=0.0059,P0.05).LP(a)与疾病活动有秩相关关系(rs=0.33228,P=0.0362);Logistic回归分析示LP(a)对疾病活动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系数β=0.00373,OR=1.004,95%CI:0.997~1.011,P=0.295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TC、HDL-C水平低,活动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LP(a)、ESR、CRP值增高,LP(a)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存在秩相关关系,但不能根据其数值推测疾病活动度.
-
-
-
祖亚;
李晓东;
白志瑶;
吕金娥;
吕粉荣;
高晶;
李卫波;
丁容
-
-
摘要:
目的 探讨曲靖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谱、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3—12月作者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收治的100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HbAlc水平分为HbA1c≤0.08组(18例),0.080.11组(46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HbA1c;采用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采用胆固醇氧化酶/苯酚氨基安替比林法(CHOD-PAP)检测总胆固醇(TC);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检测三酰甘油(TG);采用直接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3组各临床指标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HbA1c与血脂谱、FBG以及2 h PG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HbA1c水平升高,3组TG、TC、LDL-C、FBG及2 h PG水平逐渐升高,而HDL-C则呈下降趋势,3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HbAlc水平与TG、TC、LDL-C、FBG和2 h PG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0.40、0.46、0.36、0.34,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33,P=0.001).结论 HbA1c与血脂谱、FBG、2 h PG水平均有相关性,HbA1c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血脂水平的良好指标.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
刘培良;
陈瑶;
安向光;
袁龙;
李伟光;
李轩
-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调脂作用及对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12)的影响。方法:9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非诺贝特对照组,分别口服血脂康1.2 g/d或非诺贝特1.0 g/d,连服8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谱、TXB2、6-酮-前列腺素Flα(6-Keto-PGFlα)。结论: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其降低TC,LDL-C和升高HDL-C的作用与非诺贝特相近,其降低TG的作用弱于非诺贝特。但血脂康能降低LP(a)和调节TX-A2/PGI2平衡,其作用优于非诺贝特。
-
-
-
王宪沛;
李炜;
高传玉;
李牧蔚;
顾爱丽;
肖文涛;
晏娟娟
- 《全国第十二届心脏学会第十五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冠心病患者血脂谱特征及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Ⅰ(ApoA-Ⅰ)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关系.方法:冠脉造影确诊的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患者,进行血脂及载脂蛋白生化分析,B型超声测量cIMT,统计学分析性别分组和ApoB/apoA-Ⅰ比值分组血脂谱特征和cIMT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cIMT和血脂谱的关系.结果:①以性别分组的冠心病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Ⅰ、ApoB/apoA-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总胆固醇(TC)/HDL-C和cIMT在男女两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②以ApoB/apoA-Ⅰ比值分组(男性截断点0.8,女性截断点0.7)的冠心病患者,年龄和他汀治疗率在ApoB/apoA-Ⅰ比值低的男女两组均高于比值高的组(均P<0.05),糖尿病、吸烟、饮酒、cIMT和其他血脂谱指标在ApoB/apoA-Ⅰ比值高的男女两组均高于比值低的组(均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仅ApoA-Ⅰ、ApoB和ApoB/apoA-Ⅰ回归系数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cIMT与ApoB/apoA-Ⅰ比值显著相关.ApoB/apoA-Ⅰ比值反映cIMT的敏感性比LDL-C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