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栓调节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7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573612篇;相关期刊323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中国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三次全国动脉硬化疾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等;血栓调节蛋白的相关文献由1927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兴国、周泉生、杨文东等。

血栓调节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3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73612 占比:99.89%

总计:574271篇

血栓调节蛋白—发文趋势图

血栓调节蛋白

-研究学者

  • 卢兴国
  • 周泉生
  • 杨文东
  • 曹书华
  • 潘景业
  • 张冬磊
  • 杨宁
  • 陈洁
  • 张近波
  • 郝建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丹; 符壮; 丁辉
    • 摘要: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调控血栓调节蛋白(TM)表达抑制大鼠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机制。方法45只10周龄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VT组及ICA组,每组15只。分离DVT组及ICA组大鼠下腔静脉,采用完全结扎法建立深静脉血栓模型,对照组不做结扎处理,建模后ICA组大鼠给予舌下静脉40 mg/kg ICA注射治疗7 d,其他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抽取颈动脉血分离血浆检测各组大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TM、MCP-1、ICAM-1蛋白表达量。分离造模段下腔静脉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情况,qRT-PCR检测血栓组织内TM、MCP-1、ICAM-1 mRNA表达差异。结果ICA组大鼠血栓干重及湿重均显著小于DVT组大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ICA组大鼠下腔静脉内病变较DVT组减轻。ICA组大鼠APTT、PT、TT时间较DVT组延长,血浆内FIB、TM、MCP-1、ICAM-1含量减少,血栓组织水平TM、MCP-1、ICAM-1 mRNA表达较DVT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通过干扰深静脉血栓大鼠血栓调节蛋白表达抑制深静脉血栓形成。
    • 李云松; 王雅琦; 曹彭凯; 李亮; 刘向东; 张彦荣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联合D-二聚体(DD)检测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73例创伤后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栓发生情况分为非血栓组35例和血栓组38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20例健康成年人为健康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TM、DD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M、DD检测在创伤后DVT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组患者TM、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联合DD检测创伤后DVT的AUC为0.823,均高于TM、DD的0.820、0.611;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80.0%,高于TM、DD单独检测的71.4%、54.3%。结论TM在创伤后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且在创伤后DVT患者中表达水平更高,TM与DD联合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创伤后DVT患者诊断的特异度。
    • 马杰; 马千里; 廖红娟; 张焱; 安景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GB)围手术期改变及与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外科收治的150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后动脉硬化指数(AI)分为正常组118例(AI值<4)和增高组32例(AI值≥4)。比较两组TM水平变化,比较不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M水平变化,分析TM与AI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TM水平在术前、麻醉后即刻、术后6、12、24 h AI增高组TM水平显著高于A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水平均上升但OPCABG组TM水平显著低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围术期患者TM与AI呈正相关(r=0.55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水平升高、HDL水平过低、有高血压、TM水平升高、LVEF<35%等为AI值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M水平在行CAGB围手术期的CHD患者中有增高趋势,为AI值增高的危险因素。
    • 杨丽霞; 董丽; 郭海霞
    •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2(recombinant annexin A2,AnnexinⅡ)、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变化对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设为病例组,并选择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AnnexinⅡ、FIB、TM水平变化情况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AnnexinⅡ、FIB、TM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AnnexinⅡ、FIB、TM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AnnexinⅡ、FIB、TM水平为自变量,以预后情况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nexinⅡ、FIB、TM水平是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清AnnexinⅡ、FIB、TM在冠心病患者中均呈高表达,与病情程度之间关系密切,是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 钟延法; 雷朝英; 李元民; 袁峰; 张学苗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RNA221(miR-221)、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NVAF患者184例,根据是否合并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63例和NVAF组121例。对比2组血清miR-221、MIF、sTM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21、MIF、sTM水平和CHA_(2)DS_(2)-VASc评分对NVAF合并脑卒中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卒中组血清MIF、sTM水平明显高于NVAF组,miR-221水平明显低于NV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VAF合并脑卒中患者CHA_(2)DS_(2)-VASc评分与MIF、sTM水平呈正相关(r=0.186,P=0.012;r=0.347,P=0.000),与miR-221水平呈负相关(r=-0.26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miR-221为NVAF合并脑卒中的保护因素,CHA_(2)DS_(2)-VASc评分、MIF、sTM为NVAF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21+MIF+sTM联合预测NVAF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单独miR-221、MIF、sTM、CHA_(2)DS_(2)-VASc评分(P<0.05,P<0.01)。结论NVAF合并脑卒中患者血清miR-221水平明显降低,MIF、sTM水平明显提升,为合并脑卒中危险因素。
    • 杨燕贻; 胡芸; 武明阳; 项忠元
    • 摘要: 目的:妊娠妇女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凝血和纤溶系统的障碍。本研究旨在探讨目前最新的凝血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的复合物(plasmin-α2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剂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ound,tPAI-C)和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在不同妊娠时期的水平变化,并建立其参考区间,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进行孕期检查和生产的492例健康妊娠妇女,将其分为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和产褥组,并选取123例健康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TAT、PIC、tPAI-C和TM的水平。分析非妊娠妇女、妊娠妇女、产褥期妇女各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并建立相应的参考区间。结果:TM、TAT在早孕、中孕及晚孕组逐渐升高,在产褥组逐渐降低(P0.05)。健康非妊娠妇女tPAI-C水平低于妊娠妇女(P<0.05或P<0.01),产褥期妇女t PAIC水平显著降低(P<0.01)。TM的参考区间:健康非妊娠妇女为3.20~4.60 TU/mL,早孕期和中孕期为3.12~7.90 TU/mL,晚孕期为3.42~8.29 TU/mL,产褥期为2.70~6.40 TU/mL。TAT的参考区间:健康非妊娠妇女为0.50~1.64 ng/mL,早孕期和中孕期为0.52~6.91 ng/mL,晚孕期为0.96~12.92 ng/mL,产褥期为0.82~3.75 ng/mL。PIC的参考区间:健康非妊娠妇女为0.160~0.519 ng/mL,妊娠妇女为0.162~0.770μg/mL。tPAI-C的参考区间:健康非妊娠妇女为1.90~4.80 ng/mL,早孕期和中孕期为2.03~9.33 ng/mL,晚孕期为2.80~14.20 ng/mL,产褥期为1.10~8.40 ng/mL。结论:妊娠妇女的4项新凝血标志物TM、TAT、PIC及tPAI-C的水平随孕期的发展显著升高,生产后逐步恢复正常;本研究建立了妊娠妇女TM、TAT、PIC、tPAI-C的参考区间,可以为临床医生判断妊娠妇女血栓风险提供参考。
    • 王丽珍; 周雪颖; 韩沙如拉; 袁瑞; 杨志甫
    • 摘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明确叶酸(folic acid,FA)与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Hcy所引起的上述变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株,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50、100、200、500、1000μmol/L)Hcy组、100μmol/L Hcy+FA组以及100μmol/L Hcy+EGCG组。干预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各组HUVECs凋亡率;巢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TM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M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Hcy组HUVECs凋亡率(10.04%、14.67%、16.02%、17.08%、20.78%vs.6.32%)、DNMT1蛋白表达水平(0.96±0.07、1.43±0.09、1.43±0.09、1.04±0.10、1.08±0.15 vs.0.56±0.05)与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0.68±0.09、2.90±0.25、1.43±0.03、1.30±0.05、0.91±0.11 vs.0.31±0.08)均升高(P<0.01),TM mRNA表达水平(0.24±0.04、0.09±0.02、0.05±0.01、0.04±0.02、0.04±0.02 vs.2.25±0.11)下降(P<0.01)。与100μmol/L Hcy组相比,100μmol/L Hcy+FA组、100μmol/L Hcy+EGCG组HUVECs凋亡率(11.84%、8.84%vs.14.67%)、DNMT1蛋白表达水平(0.78±0.14、0.59±0.08 vs.1.43±0.09)与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0.94±0.05、0.74±0.04 vs.1.43±0.06)均明显下降(P<0.01)、TM mRNA表达水平(0.57±0.08、1.94±0.41 vs.0.09±0.02)明显升高(P<0.01)。结论Hcy可通过上调HUVECs DNMT1蛋白表达水平,引起TM启动子区高甲基化,进而下调TM mRNA表达,诱导HUVECs凋亡增加。而FA和EGCG可以逆转Hcy所引起的上述改变。
    • 陈文欣; 薛赢俊; 李贞; 杨洁; 邵华卿; 胡晓波
    • 摘要: 胃肠道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患者出现症状就医时,疾病已进入中、晚期。肿瘤生长可激活凝血过程并产生促凝物质,促凝物质又会诱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刺激肿瘤细胞产生促凝物质。有研究发现,肺、胰腺、胃肠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更易出现高凝状态,其凝血及纤溶标志物水平升高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本研究拟分析胃癌、结直肠癌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纤溶系统变化,为减少此类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提供参考。
    • 郭晓艳; 卫延辉; 郭学军
    • 摘要: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VTE早期发病隐匿,临床中漏诊率与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干预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等。既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如凝血常规、D-二聚体等均为血栓形成后的筛查指标,无法反映血栓形成早期隐匿的止、凝血异常,缺乏特异性的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新型早期血栓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早期预警血栓前状态,对评估围手术期VTE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TAT、t-PAIC、PIC、TM等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围手术期VTE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李雯雯; 殷雨梅; 白洁; 柴华; 李芳; 白利萍; 朴文花
    • 摘要: 目的探讨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对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42例,分为DVT组(68例),非DVT组(74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入选者血浆TAT、TM、PIC、t-PAIC、FDP和DD水平差异;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最佳截断值。结果血浆各分子标记物水平DVT组均高于非DVT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非DVT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显示,TAT、PIC、TM、t-PAIC、DD、FD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842、0.675、0.702、0.811和0.796,TAT+PIC、TAT+PIC+TM+t-PAIC、DD+FDP+PIC+TAT、TAT+PIC+TM+t-PAIC+DD+FDP诊断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AUC高于DD+FDP(0.922、0.927、0.963和0.966 vs.0.872)。结论TAT、PIC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比较高,可作为DVT诊断的良好指标,当联合其他出凝血分子标记物DD、FDP、TM、t-PAIC检测时,可提高骨科患者术后DVT形成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最佳时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