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蜡油

蜡油

蜡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98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8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689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炼油技术与工程、齐鲁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石化加氢技术交流会、第四届炼油与石化工业技术进展交流会、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等;蜡油的相关文献由198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涛、王刚、胡志海等。

蜡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8 占比:27.32%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2.45%

专利文献>

论文:689 占比:70.23%

总计:981篇

蜡油—发文趋势图

蜡油

-研究学者

  • 刘涛
  • 王刚
  • 胡志海
  • 龚剑洪
  • 张学辉
  • 蒋东红
  • 曾榕辉
  • 李宝忠
  • 田然
  • 龙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管秀鹏; 田松柏
    • 摘要: 采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建立了蜡油掺渣体系稳定性的分析方法。选取3种不同基属的减压渣油分别按不同掺入量与蜡油混合,考察减压渣油种类和掺入量对蜡油掺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蜡油和减压渣油混合体系的不稳定性参数与渣油的种类和混合比例密切相关,表现为随着减压渣油掺入量的增加,掺渣蜡油样品的不稳定性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减压渣油掺入量对混合体系不稳定性参数的影响结果与热重结焦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相同,由此确定了蜡油掺渣体系稳定性的不稳定性参数阈值,进而为催化裂化工艺中进料前掺渣蜡油的混合比例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 蔡金洋
    • 摘要: 利用Couette结蜡装置,对不同蜡碳数分布和蜡含量的纯蜡油和含沥青质蜡油开展结蜡实验,研究蜡碳数分布和蜡含量的改变对结蜡层分层的影响。通过外观形貌观察和DSC热分析发现:随着油样蜡分子碳数的升高,纯蜡油结蜡层厚度增大,蜡含量减少;含沥青质蜡油结蜡表层厚度和蜡含量减小,底层厚度增大而蜡含量减小。随着油样蜡含量的升高,纯蜡油结蜡层、含沥青质蜡油结蜡表层和底层的厚度及蜡含量均增大。且蜡碳数分布和蜡含量的改变不会导致结蜡层分层,沥青质加入是结蜡层分层的主要原因。通过蜡晶微观形貌观察发现:纯蜡油结蜡层、含沥青质蜡油结蜡表层和底层中,蜡晶形貌分别为:线状、枝状和片状。且随着油样蜡分子碳数的升高,结蜡层蜡晶尺寸变大,数量减少;随着油样蜡含量的升高,蜡晶尺寸变大,数量增多。
    • 朱赫礼; 车广鹏; 罗毅
    • 摘要: 对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1.50 Mt/a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进行改造,由中间馏分油生产方案改造为灵活型生产方案,对比分析了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和运行状况.原催化剂采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FF-46精制催化剂和FC-14裂化催化剂,改造后采用美国标准公司的灵活型加氢精制催化剂DN 3638/DN 3551/DN 3552和裂化催化剂FX 11/FX 30.结果 表明:加氢裂化装置实施轻油型改造后,目的产品为航空煤油和重石脑油,其收率分别为36.68%,44.28%,比改造前分别提高14.91,22.07个百分点,可根据市场情况不产或者少产柴油(收率为17.52%);改造后装置生产的重石脑油为重整装置提供了优质原料,航空煤油馏分可作为3#航空煤油产品,柴油含硫量达到国Ⅵ标准;装置能耗比改造前高约17.46 kg/t(以标准油计).
    • 韩龙年; 辛靖; 陈松; 朱元宝; 吕艳艳; 张海洪
    • 摘要: 对某炼油厂蜡油加氢装置中反应器上床层出现明显失活现象的催化剂进行了失活原因分析和再生性能考察.分别对甲苯抽提后的失活催化剂及再生处理后的催化剂,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N2吸附-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失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明显降低,再生催化剂的孔体积明显恢复,而比表面积未恢复;失活催化剂上积炭较少,在再生过程中易分解,因而不会导致催化剂孔结构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催化剂表面沉积含P,Fe,Si元素的无机物,堵塞催化剂孔道或沉积在催化剂孔道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相比于新鲜催化剂,失活催化剂基本无催化活性,而再生催化剂虽表现出一定的初活性,但活性急剧下降,因而催化剂的失活为永久性失活.
    • 杨飞; 陈锦秀; 姚博; 李传宪; 孙广宇
    • 摘要: 通过流变实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显微观察,探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 A)质量分数对含沥青质蜡油流变性改善效果的影响,并揭示了EVA与沥青质协同降凝降黏机理.结果表明,单独添加EVA或沥青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纯蜡油的低温流变性,且随着EV A质量分数的增大,蜡油的凝点不断降低,低温流变性逐渐变好,在EVA质量分数为1000 mg/kg时,蜡油凝点由加剂前的35°C 降为20°C,15°C 时的表观黏度由870.2 mPa·s降到229.6 mPa·s.EVA和0.75% 质量分数的沥青质能够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改善蜡油的低温流变性,且随着EVA质量分数的提高,协同效果呈现先变好后变差的规律,并在EVA质量分数为100 mg/kg时取得最佳的协同降凝降黏效果,此时析出的蜡晶可形成尺寸最大、结构最致密的蜡晶絮凝体,蜡油凝点降低至-20°C以下,黏弹性参数与表观黏度也大幅度降低;进一步增大EV A加剂量导致协同效果变差,凝点、黏弹性参数和表观黏度都略有回升.
    • 莫昌艺; 赵广乐; 赵阳; 任亮; 钱继志; 胡志海
    • 摘要: 为通过调整加氢裂化装置反应条件来控制喷气燃料馏分收率和质量,以中间基蜡油为原料,在双剂串联一次通过流程下考察了裂化反应温度、氢分压、体积空速和氢油比对喷气燃料馏分收率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条件下蜡油原料中大于350°C馏分转化率影响喷气燃料馏分收率,蜡油原料中大于350°C馏分转化率越高,喷气燃料馏分收率越高;不同氢分压下,喷气燃料馏分的芳烃加氢饱和程度影响其烟点,其他反应条件参数对烟点的影响均和蜡油原料的转化深度相关.
    • 徐秋鹏
    • 摘要: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二期项目2.6 Mt/a蜡油全液相加氢装置于2017年建成投产.该装置采用杜邦公司的IsoTherming全液相加氢技术设计,是国内首套采用全液相加氢技术的蜡油加氢装置.经过两年多的运转,该装置虽然经历多次开停工,但仍表现出较好的操作便利性和经济性.装置运行2年多后的标定结果表明:对于硫质量分数大于2.7%、氮质量分数大于500μg/g的沙特中质原油减压蜡油原料,加氢蜡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小于1000μg/g、氮质量分数小于100μg/g,均满足催化裂化装置对进料的要求;装置标定期间的综合能耗为274.63 MJ/t,不但低于传统滴流床蜡油加氢装置,而且优于装置设计指标;装置整体运行情况达到设计要求.
    • 豆波武; 王冠博
    • 摘要: 嘉峪关宏汇公司用加氢精制催化剂对新疆信汇峡轻质煤焦油进行加氢改质工艺研究。本文在两级固定床加氢装置上,通过在一定加氢条件下,着重研究第二级固定床加氢装置上反应温度对加氢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2级固定床加氢装置上,反应压力15.5MPa,反应温度360°C,氢油体积比600:1和液体体积空速0.6h-1。轻质煤油经加氢改质后,产品切割得到汽油、柴油和蜡油,分别占产物质量的15.7%、61.1%和23.2%。汽油、柴油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得到合格的产品,蜡油可以作为优质的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原料。
    • 张静瑜; 雷晴宇; 张帅; 吴乐; 丁鑫; 王玉琪; 郑岚
    • 摘要: 以10%生物质油和90%蜡油在生产能力为1.2×106 t/a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FCC)中的共炼过程为例,分析比较了快速热解、催化热解和纯蜡油三种情景下共炼过程及生产单位质量汽油时的CO2排放量.对于共炼过程,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碳排放量,也要关注生产过程的CO2排放.研究表明:快速热解共炼过程CO2总排放量最少,为3.01×106 t/a;快速热解共炼和催化热解共炼过程生产单位质量汽油排放的CO2量分别比纯蜡油裂解过程降低了6.47%和6.59%.因此,与纯蜡油裂化相比,共炼技术是一项环保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碳排放.
    • 宋明龙; 高禄; 于海洋; 高艺珊; 何伶俐; 龙小柱
    • 摘要: 以反丁烯二酸、十六醇、十八醇与二十六醇的混合物(混合醇)、苯乙烯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合成蜡油的降凝剂——反丁烯二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以降凝效果为评价目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合成反丁烯二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的最佳条件.通过凝点效果实验,考察影响降凝剂对蜡油降凝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共聚物质量分数为0.4%(基于蜡油的质量)、热处理温度70°C、热处理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降凝剂反丁烯二酸混合酯-苯乙烯可使蜡油凝点降低17°C.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