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乡试

乡试

乡试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4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0篇、会议论文3篇、相关期刊277种,包括政府法制、教育与考试、戏剧之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等;乡试的相关文献由357位作者贡献,包括清风慕竹、林介宇1、徐征伟1等。

乡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0 占比:99.3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68%

总计:443篇

乡试—发文趋势图

乡试

-研究学者

  • 清风慕竹
  • 林介宇1
  • 徐征伟1
  • 曲凡杰
  • 孟凡明
  • 李启厚
  • 李柯1
  • 汪维真
  • 王玉超
  • 刘明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徐文英
    • 摘要: “南皮张、北头刘、桃园一窝猴(侯)”,指明清时期沧州地区南皮张氏、集北头刘氏、桃园侯氏三大望族,其中“南皮张”就是我们熟知的张之洞世家,为典型的耕读世家、科举世家、文化世家,他们恪守族规家风,传承祖训,重视读书,科名繁盛,才彦辈出。张志宁(后因避庙讳改名为张志咏),字幼于,号蕅舲,清代直隶天津府南皮县人,生于乾隆乙巳年(1785),卒于道光庚戌年(1850)。官历内阁中书,文渊阁检阅,方略馆校对,广西南宁府同知,桂林、平乐、南宁、泗城、镇安、庆远等府知府,湖南衡永郴桂兵备道等职。根据张权光绪辛卯科乡试硃卷记载,张之洞是张权的父亲,张志咏则是张权的族兄弟[1],可知张志宁属张之洞家族中重要一员,嘉庆十二年(1807)丁卯科举人。
    • 冯申(文/图)
    • 摘要: 位于昆明翠湖边的云南大学,是云南省唯一的“双一流”大学,自建校以来,为云南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云南大学校本部所在地,自明代起就已经担负起了为国育才的任务。我们今天就来探寻一下这段历史。为国求贤的贡院明清时期,各州县的儒生在考取生员(秀才)之后,就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每3年举行一次,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wéi)。乡试中举后就是举人,才有资格进京参加更高一级的会试。各省举行乡试的地方就是贡院。
    • 姜文浩
    • 摘要: 晚清江南地区瘟疫肆虐,乡试遭受到巨大冲击,引发人员伤亡、秩序混乱、公平削弱等一系列后果。基于南闱、浙闱的考察,发现晚清江南炽盛的乡试本身也成为瘟疫暴发的温床,主要表现在人员聚集流动、秋闱时间安排、闱内生存环境、入闱群体生活状况等方面。为应对秋闱疫情,政府防治并举,包括重视疾疫预防、改善卫生条件、动员闱内医疗力量及时救治等。尽管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收效不彰,这与古代政府忽视疫情、对瘟疫日渐常态化的麻木懈怠、医疗建设趋于停滞等因素密切相关。
    • 王篤堃
    • 摘要: 国图藏《崇祯壬午科京省题名录》载录崇祯十五年两京九省乡试的基本材料,对该年各省解额、举人本经等信息的揭示,具有重要价值。借助该题名录,可以发现诸省通志选举志著录的举人数并不能完全等同本省解额,因为明代乡试中存在跨省考试的生员。而且,易代之际的通志修纂常会受到政治敏感问题的影响,进而丧失真确性。之前学者借助诸省通志选举志或官方解额政策得出的各省乡试解额数据不够准确,应当予以更正。
    • 孟凡明
    • 摘要: 清代乡试对于考官选派、评阅试卷、杜绝舞弊等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制定的清规戒律也有很多。清代乡试禁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况是对"下九流"应试资格的限制,规定了这九种身份的人终身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第二种情况是考试用语的禁忌,不得使用"碍目字""衰飒字"和"纤佻字"。清代科举制度有许多弊端,例如不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制度,没有赋予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和考试的权利;语言禁忌更应该废除等。
    • 徐乐军
    • 摘要: 韩愈《赠张童子序》一文述及唐代乡试问题,历来论者鲜有详察。唐代乡试以明经和进士科为主,荐送名额分配至地方。乡贡明经名额自中唐后下降较大,乡贡进士下降不多。地方解送考试中,县试多半流于形式,州府试执行得较好。乡贡举子身份待遇和名位均不同于平民,这也是众多文人哪怕省试通过的希望不大也要追逐的原因。
    • 王音
    • 摘要: 王尔烈是清朝时期的辽阳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著称于世。是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辽阳县志》称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民间更有"东北第一才子"美誉。乾隆十八年(1753)王尔烈在辽阳城参加童试,考中辽阳州拔贡生(即秀才)。乾隆三十年(1765),在奉天省城参加乡试,中奉天乡试第一百八十一名举人。39岁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未能及第。44岁考中贡士和进士。清廷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侍读。乾隆三十八年(1773),委任王尔烈为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从事四库全书的纂修工作。
    • 孟凡明
    • 摘要: 近代贵州乡试研究的相关成果,主要体现在乡试资料及考试内容、书院研究、科举人物及数量、科举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整体而言,研究成果比较薄弱,缺乏专门的、系统的、整体的研究,这是今后研究需要突破的地方和重点研究之处。
    • 吴航; 刘桂娟
    • 摘要: 隆武帝在明清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非常时期,为收拾人心,聚拢人才,稳定政权,抵御清兵南侵,宣布在福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开科取士.福京乡试作为隆武帝的"龙飞首科",得到君臣的高度重视.然因郑芝龙等武臣的阻挠,原定隆武二年三月的福京乡试一拖再拖,最终于是年六月才在福京天兴府举行.文章根据大量史料,考知该科乡试主考官、同考官、提调官、监临官等部分职事官之姓名爵里;录取人数则在崇祯十五年所确定的福建乡试解额105名的基础上,"特旨广额七十名",后复试黜落4名,最终选拔录取举人171名.福京乡试开科不久,隆武政权即在清军强大的攻势下覆亡,但其选拔录取的一批科举人才,却对郑成功的抗清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丁修真
    • 摘要: 现存福建地区乡试录汇编《闽省贤书》,保存了明代福建90科乡试录取情况,为了解该地区内部以专经为表象的科举竞争实态提供了依据.梳理明代福建各府的中式人数,分析其变化趋势以及竞争关系,得到如下结论:一是明代福建地区的科举格局,经历了由明前期福州府的一家独大,至明中期福州、兴化两府争锋,再至万历后泉州府、漳州府崛起的变化过程;二是各地区的科举优势,建立在专经的基础上,如福州专《诗》、兴化好《尚书》、泉州重《易》;三是各地科举人数的消长,取决于各地专经实力的变化,福州、兴化在明代后期科举优势的丧失,源自于漳州、泉州等地在《诗》《易》《尚书》等方面科举竞争力的增强.对闽县与晋江二地《礼记》盛衰变化的考察发现,杰出的科举人才往往能够引领一时风气,带动地方科举的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