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生物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90796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物理学报、生物信息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七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相关文献由38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敏、王建新、毛伊敏等。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0796 占比:99.97%

总计:490930篇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发文趋势图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研究学者

  • 李敏
  • 王建新
  • 毛伊敏
  • 冀俊忠
  • 陈璟
  • 雷秀娟
  • 李占潮
  • 胡健
  • 陈建二
  • 王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滨
    • 摘要: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在作者和编辑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专栏又和您见面了!文献大数据分析和重叠社区发现是大数据与社会计算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本期关注的两个主题。文献大数据分析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广大研究人员快速进入目标领域,敏捷追踪其中的方向、方法和工具等,从而有效降低研究成本,缩短成果周期;重叠社区发现是复杂网络挖掘领域的基础性工作,成果应用于社交网络、通讯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代谢路径网络、交通网络等各种网络的数据分析中,可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新药研制、交通规划、传染病防治、舆情控制等领域。
    • 卢鹏丽; 蔚京娟
    • 摘要: 关键蛋白质的识别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理解生命的活动过程,然而仅从拓扑特性角度来识别的关键蛋白质不够精准,因此为了提高识别准确率,结合复合物信息提出了确定蛋白质关键性的指标模型EIC,该模型是基于蛋白质复合物内的局部中心性特性以及网络的全局信息特性来考虑.使用DIP和MIPS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作为实验数据集,选用“排序-筛选”方法、精准召回、折刀等评估方法,通过与现有方法DC、BC、EC、SC、LAC、NC以及UC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EIC方法优于这些方法,能够提高预测关键蛋白质的准确率.
    • 惠鑫蓉; 孙化中; 路霄健; 张永志; 魏峰明; 韩红伟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周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出复方黄柏液涂剂5味中药(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的化合物及有效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查找“湿疹”疾病相关基因,筛选后共获得相关基因1150个,药物和疾病共有靶点82个。使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用Cytoscape软件可视化。根据PPI网络的度值,找出关键作用靶点,采用Metascape网站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肛周湿疹相关的化合物-潜在靶点网络共包含20个靶点,涉及免疫调节因子、炎症趋化因子、核受体共激活因子、转录因子等。结论:本研究结果验证和预测了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周湿疹的作用机制及分子靶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费兆杰; 刘培强; 郭俊宏; 杨壮; 刘畅
    • 摘要: 现有关键蛋白质识别算法对生物信息考虑不全面、识别准确率亦有待提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高效关键蛋白质识别算法PDWS。首先,结合由亚细胞定位信息获取到的蛋白质位置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边聚类系数构建加权网络;其次,依据蛋白质所处亚细胞位置,提出亚细胞定位区室子网参与度指标;最后,融合亚细胞定位区室子网参与度和蛋白质复合物子网参与度指标,多维度度量蛋白质关键性。在DIP和Krogan两个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PDWS算法性能优于PeC、PCSD等已有算法,可识别出更多特定结构的关键蛋白质,且识别精度分别达到0.76与0.73。
    • 田盼盼; 陈璟
    • 摘要: 生物网络比对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手段,不同物种间的比对不仅有助于理解物种的知识转移,同时也有助于进行功能预测和检测保守功能成分。然而,现有比对算法很难实现拓扑度量和生物度量同时最优。设计JAlign算法,将拓扑相似性与归一化序列相似性相结合构成目标函数,基于种子-扩展算法和模块检测进行全局比对。在种子筛选阶段,利用Jerarca聚类算法划分功能模块,借助目标函数计算模块间的相似性进行最优模块匹配,并从匹配结果中提取部分节点对作为种子节点。在扩展阶段,将比对从种子节点扩展至其邻居节点,在选择节点对进行扩展比对时综合考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度差值、节点相似性等因素。在此基础上,为避免遗漏分散节点,找到剩余未匹配的节点构建二分图,以贪心方式进行最大加权二分图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合并到比对集合中,完成最终匹配。实验结果表明,JAlign算法能够实现拓扑度量和生物度量的良好平衡,其边正确性指标、诱导保守子结构得分、对称子结构得分和生物质量使用功能一致性指标均优于L-GRAAL、SPINAL和ModuleAlign算法,在时间效率上也具有优势。
    • 王芬; 潘发莲; 杨秀; 韦永欢; 裴会敏
    • 摘要: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可以为探究茶树生长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并预测其功能提供理论参考。以贵州都匀地区福鼎大白茶为研究对象,利用三代Nanopore测序技术和同源比对方法构建福鼎大白茶根、茎、叶差异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网络进一步预测关键蛋白及其功能。结果表明,叶与根、叶与茎、茎与根和根茎叶差异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关键蛋白分别为53、39、42和53个,并且预测出了关键蛋白的功能,如TEA003744的功能可能为腺苷酸激酶活性、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和ATP结合,参与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磷酸化过程;TEA026776可能为发育蛋白,参与细胞分化过程和蛋白质磷酸化过程,还具有ATP结合活性和蛋白激酶活性;TEA019056的功能可能为ATP结合、GTP结合和GTP酶活性,参与过氧化物酶体组织的组成和蛋白质磷酸化等。随后预测出4个网络中打分最高功能模块的功能,并进行拓扑属性分析、功能模块分析、集群注释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可为鉴定蛋白质的功能、寻找关键蛋白及选育优良品种等提供理论依据。
    • 刘晓; 陈璟; 王子祥
    • 摘要: 生物网络比对是分析不同生物间进化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揭示不同物种间的保守功能并为物种间的注释转移提供重要信息。网络比对与子图同构类似,是一个NP-hard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治与整合策略的生物网络比对算法。首先进行模块划分,并根据已有的比对信息计算模块相似性;然后根据模块间结点的子比对获取候选结果集,最终通过超图匹配获得比对结果。使用已有的比对信息的集体行为预估模块间的相似性,大大提高了模块匹配的效率。基于路径和结点的得分函数保证了模块内结点的相似性。对于不同网络间结点的相似性,分别从结点自身和结点间的差异进行相似性判断。与现有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生物和拓扑指标上均表现最佳。
    • 钟坚成; 方卓; 瞿佐航; 钟颖; 彭玮; 潘毅
    • 摘要: 关键蛋白质作为蛋白质中的关键物质,不仅对研究细胞生长调控有着重要意义,也为更深层次的疾病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目前,针对关键蛋白质的识别方法大多为应用基因表达信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提出识别关键蛋白质的静态和动态网络方法,但这些方法未考虑基因表达调控的周期性规律,无法准确地刻画受基因周期调控的蛋白质网络.为此,在基因表达动态性的基础上引入了基因周期性表达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动态网络切分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基因“活性”表达矩阵,利用切分后的“活性”表达矩阵作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从而形成蛋白质周期子网络,最终综合各周期子网络来衡量蛋白质结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酵母、大肠杆菌和人类膀胱数据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关键蛋白质预测率.
    • 李彬; 孙静; 王希; 李文彬; 杨勃; 潘理
    • 摘要: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网络)分析有助于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疾病分子机制、发现新药靶点.阈值方法是构建动态PPI网络的重要方法之一.在3Sigma阈值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参数h作为标准差指数,通过标准差系数k和指数h共同调节蛋白质基因表达活性阈值.实验表明,与现有动态PPI网络相比,该阈值方法构建的动态PPI网络具有更高的关键蛋白质识别率.
    • 马华; 毕文静; 张旭
    • 摘要: 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子机制复杂,早期检测困难,因此探索其潜在生物标志物及预后相关hub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美国国家信息中心(NCBI)下载了一组口腔鳞状细胞癌(n=3)和正常组织(n=3)的转录本测序(RNA-Seq)表达数据(GEO),通过edgeR方法鉴定出1 269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包括331个上调基因和938个下调基因.通过STRING V11数据库构建了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Cyto-Hubba插件中常用的五种拓扑分析方法的交集获得了11个hub基因EGF、FGF2、IGF1、ACTN2、ACTA1、VWF、PTPRC、KDR、CXCL12、PTGS2和TLR4,CytoHubba提取了网络中与这11个hub基因相关的重要模块.GO功能分析和KEGG途径富集分析表明,这些模块中的基因均富集在各种功能和相关途径中Kaplan-Meier分析表明,这11个基因都与总体生存率相关,表明这11个候选基因可能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