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体系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中国政治、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篇、专利文献74782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经济研究导刊、乡村科技等; 乡村治理体系的相关文献由29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涛、何阳、刘静等。

乡村治理体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3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74782 占比:99.68%

总计:75025篇

乡村治理体系—发文趋势图

乡村治理体系

-研究学者

  • 李涛
  • 何阳
  • 刘静
  • 周雯婷
  • 夏红莉
  • 张树旺
  • 杨国红
  • 兰凯军
  • 唐艺军
  • 张天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韦平
    • 摘要: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和现实任务,也是新时代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实行“三治结合”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完善“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 衡霞
    • 摘要: 乡村治理体系一体化是传统乡村治理体系、基层党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体系、自治法治德治体系融合的结果,核心在于能力和资源的集成整合。彭州市宝山村和兴文县自由村基于市场逻辑、政府逻辑和多重竞争性逻辑,通过组织同构与职能重组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并结合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推动横向与纵向治理体系相互嵌入,促使乡村治理组织的职能属性更加清晰、权责配置更加明确、资源统筹能力更强。两个村庄治理体系一体化的路径表明,整体性治理理念同样适用于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过程,而现代化的乡村治理能力是一体化实践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备上述两个关键条件,才能在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下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人才短缺与治理结构失衡以及多个治理体系间缺乏兼容所带来的治理效能低下等问题,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
    • 李霄冰
    • 摘要: 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路径。目前主要以德治、法治、自治的方式治理乡村,在现行的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自治组织行政化、信访不信法、群众漠视法律、道德风气有不良倾向等问题,也暴露出了乡村治理体系的不足。要明确德治、法治、自治的功能与治理界限,强化“三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程方
    • 摘要: 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向纵深发展,由传统的“三治融合”迈向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是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党建引领,关键在于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范有序的法治保障制度、文明和谐的德治引领制度和精准高效的智治支撑制度,精髓在于“融合”,实现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智治为支撑的高质量“融合”。在实践中,浙江省新昌县梅渚村把“四治融合”有效运用于乡村治理,深化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树立法治理念、规范推进村级事务治理,弘扬非遗文化、以德治为引领树文明新风,丰富应用场景、数字赋能精准智治,这些为新时代构建“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供了建设性启示。
    • 沈晴
    • 摘要: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乡村能否得到有效治理,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安定和国家政权的稳定。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党和国家明确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并提出到2035年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但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和城乡发展差异化加剧,此前以村“两委”为主要治理主体的二元结构,已经无法承担起全部乡村治理的重任,乡镇政府协调互动不畅,党组织战斗堡垒减弱,村委会行政化倾向明显,村民参与动力不足,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明显。故而充分调动发挥各治理主体作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必经之路。
    • 摘要: 万宝沟村位于迁安市五重安镇北部,全村共86户、312口人,党员25人。万宝沟村坚持党建引领,试点先行以“微权力”打基础、“微调解”化纠纷、“微网格”保平安、“微评比”育乡风、“微监督”促落实为主要内容的“五微”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万宝沟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 胡宝珍; 欧渊华; 刘静
    • 摘要: 对乡村全面振兴而言,有效治理是基础,建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是关键。基于乡村治理实践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现阶段乡村治理面临着人才短缺、主体缺乏、法治不彰、道德弱化、数字鸿沟等难题。为此,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基础上应引入“政治”和“智治”,形成“五治融合”理念。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来看,“五治融合”具有可行性和解释力,“五治融合”理念下乡村治理的实践进路,应充分发挥“政治”的党建引领和“智治”的科技支撑作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治理形态,再造乡村治理逻辑。
    • 唐踔; 刘昊
    • 摘要: 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在乡村治理体系中,自治、法治、德治三者,既相互独立又各有侧重,且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新时代,健全“三治”有机结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就必须以自治为基石,逐渐深化广大乡村的乡村自治实践,有序建设自治乡村;以法治为依托,通过深入普法等活动,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稳步建设法治乡村;以德治作支撑,挖掘德治内涵,发挥德治独特作用,着力建设文明乡村。在乡村治理中实现“三治”融合、协调发展,发挥“三治”之合力作用,是实现乡村善治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李婷薇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我国"三农"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阵地,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凝聚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活力。乡村治理体系是否完善严谨将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所以,有必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问题深入探讨。本文首先论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过中所面临的问题,其次对其进行揭示分析,最后就如何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构建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出具体策略,希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将我国尽快打造为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
    • 尹利民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发生了系统性和结构性的变革,继而推动了中国乡村治理的领导与运行方式、治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的结构性转换。这种结构性的转换,一方面重构了中国乡村的治理体系,但另一方面却带来了党领导方式的统领与分工、“一肩挑”法律法规的割裂与衔接以及基层组织的“政经”分开与合一等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加快法律法规的衔接以及推动“政经分开”来推进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塑造,进而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