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虚拟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63509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中国民族博览、丝绸之路、收藏.拍卖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第三届交互设计国际会议、2009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等;虚拟博物馆的相关文献由268位作者贡献,包括蔡紫瑄、刘碧珊、吴波等。

虚拟博物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3509 占比:99.72%

总计:63688篇

虚拟博物馆—发文趋势图

虚拟博物馆

-研究学者

  • 蔡紫瑄
  • 刘碧珊
  • 吴波
  • 林秀全
  • 潘金贵
  • 耿阳
  • 董屹
  • 陈继明
  • 刘宏哲
  • 刘欣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芸; 谭坤
    • 摘要: 文章对中国印刷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其在陈列展览中的特点及局限性。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印刷博物馆的设计方案,解决了传统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中陈列对象与参观者之间无法进行顺畅信息沟通,无法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问题。最后介绍了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印刷博物馆虚拟陈列环境构建的具体方法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交互功能开发时采用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完成虚拟印刷博物馆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 罗方超
    • 摘要: 博物馆展览中视觉语言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它能引导观众切身感受博物馆展览所带来的浓厚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魅力的冲击,能给观众带来不同层次和多元化的视觉享受。近年来,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的迅速发展,使传统意义上与计算机科学无关的文化遗产领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博物馆都尝试采用新技术来为访客们营造一个交互式的沉浸环境,于是虚拟博物馆应运而生。虚拟博物馆能将传统实体博物馆里诸多藏品,通过系统数字化进而搭建起全方位的数据信息资料库,使访客不再受时间和空间局限,随时随地可以分享阅览各种藏品以及使用资料库中的各种数据信息,从而拓宽传统博物馆的体验维度。
    • 李树鹏; 高建清; 潘宇浚; 朱嫣雪
    • 摘要: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虚拟博物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观看的博物馆的全貌。利用全景漫游技术、Pano2VR软件、小红屋全景相机等共同完成虚拟博物馆的建设,以实现浏览者与博物馆的友好互动。
    • 葛晓扬
    • 摘要: 知识内容的表达形式和解释线索是多样的,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路径也不相同,但受到真实空间条件的约束,传统博物馆通常只能以相对固定的形式呈现内容。虚拟博物馆可以突破传统展览条件的限制,实时重组空间的构成关系,为每位用户打造动态的展览空间和游览路线,将固定的展厅和展墙转换为可供自由探索与学习的动态知识网络,让知识内容以更适合学习的形式呈现。在相关的研究和设计应用中,应当尽可能排除真实空间形式或其他媒体形式的思维惯性,以知识内容的特点为基础,围绕用户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展开研究和设计创新。本文以认知学知识表征理论为基础,将知识内容的网络表征形式与展览内容在虚拟空间中的组织和浏览线索相结合,设计了多种虚拟博物馆的动态空间构成关系,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罗翔
    • 摘要: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虚拟博物馆应运而生,成为传统博物馆的补充与延伸。在虚拟博物馆展览中应用VR与AR技术可有效提升展览设计效率、优化展览效果,本文对VR、AR、虚拟博物馆的概念以及VR与AR技术在虚拟博物馆展览中的实践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实际情况来看,若想充分发挥VR与AR技术在虚拟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虚拟博物馆并创新性应用VR与AR技术。
    • 解丽萍
    • 摘要: 虚拟博物馆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发展趋势。为了探索虚拟博物馆与游客互动的新思路,提高文化遗产知识传播效率,文章提出基于文物语境的虚拟博物馆小程序设计方案,并以何家村“大唐遗宝”文物为载体,根据文物自身语境打造展厅情景、文物主线、故事主线三大模块。在设计中借鉴游戏交互性设计加入了虚拟ID、线性剧情推理、多媒体文物展示窗口以及成就收集等元素,提供具有沉浸感、互动性的文化遗产知识学习旅程。
    • 谢杨冰; 郭瑽; 张立军
    • 摘要: 将5G+OpenVR跨平台体验技术应用于深海虚拟博物馆的科普,为未来博物馆及其科普应用5G与VR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与技术基础。深海虚拟博物馆的应用使大众可沉浸式“现场”解读深海装备并“畅游”深海水下场景,5G+OpenVR跨平台体验技术可进一步探索未来运用商用5G技术,让博物馆真正接入元宇宙(Metaverse),使更为广泛的大众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高维度科普体验,面向全社会更为有效地讲解前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 马自萍; 郭贝贝; 李海东; 邹静
    • 摘要: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的不断发展,虚拟博物馆随之诞生,为当代用户足不出户地游历宁夏博物馆并达到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Pano2VR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博物馆进行设计:实现来宁夏博物馆的地图导航.通过实地拍摄宁夏博物馆图片制作全景图,随后利用Pano2RV实现宁夏虚拟博物馆全景漫游.最后将结果展示在博物馆虚拟网页上,并在网站平台上进行真实互动虚拟展览,提升对宁夏博物馆文物的研究价值,增加与用户的互动.
    • 许晓宇
    • 摘要: 虚拟技术与遗址博物馆的结合打破了时空壁垒,使遗址得以整体且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对二者结合的优势特点加以梳理,力求在促进遗址博物馆发展的同时实现与观众更好的互动.
    • 摘要: 前不久Beepie作品《前500天》在佳士得以近7000万美元成交,买家宣布将为其建造一座虚拟博物馆;达米安·赫斯特也将逬军NFT艺术品市场。因为疫情,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科技在主流艺术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疫情使得大量的美术馆、画廊和拍卖场关门,商业艺术市场必须转向数字化以保持曝光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