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藏彝走廊

藏彝走廊

藏彝走廊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民族学、中国史、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921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思想战线、中国西部、西藏研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年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7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二届西部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2006年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等;藏彝走廊的相关文献由220位作者贡献,包括石硕、权新宇、曾现江等。

藏彝走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4.3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4921 占比:95.61%

总计:5147篇

藏彝走廊—发文趋势图

藏彝走廊

-研究学者

  • 石硕
  • 权新宇
  • 曾现江
  • 李锦
  • 陈东
  • 马尚林
  • 周智生
  • 胡不飞
  • 袁晓文
  • 高志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郭建勋
    • 摘要: 鱼通是康藏地区东部一个古地名,也是生活于其间的族群自称。梳理历史文献发现,鱼通的地望可能从折多山以东缩小到今之四川康定市所辖的大渡河两岸。从元代后,鱼通一词频繁出现在正史中。鱼通的地望和历史在文献中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体现了鱼通在制度、经济、文化和认同等方面逐渐与祖国内地紧密整合在一起的历史必然性。考察鱼通的历史进程,对于理解走廊地带的民族交往过程,乃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微观过程,对于深化走廊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 摘要: 藏彝走廊在横断山脉深邃的褶皱里,贡嘎群峰间掩藏着-条人间仙境,这就是藏彝走廊。位于川、滇西部及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区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薯江、大渡河和岷江六条大江自北向南奔腾而过,形成了诸多以江水为路径的天然河谷通道。
    • 王磊磊
    • 摘要: 由民族音乐学者杨曦帆教授写作的《音乐的文化身份——以“藏彝走廊”为例的民族音乐学探索》^([1])以民族音乐学为切入点,运用文化人类学等跨学科的多重视角,对“藏彝走廊”地区的音乐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探究相关族群的民族文化以及族群内部文化身份的认同,使具体的音乐研究有了多维化的研究视角,呈现出巨大的人文价值。
    • 李菲
    • 摘要: 不同于传统民间文学研究多关注野人故事“神异、精怪”的想象特质或民间故事的角色、母题、原型、程式功能,本文从符号人类学的跨学科视域出发,结合田野和文献/文本分析方法,从文化符号的编码赋义、象征隐喻与文化机制等多维度,关注野人故事如何在藏彝走廊多民族的讲与听之间、在中原志怪博物传统与边地口头传统之间持续生成与变迁,由此讨论走廊人群如何在西南边地迁徙流动的历史过程中理解当地的复杂生境,并在生境开拓与资源转化过程中形塑身份认同,探索人境交染、族群互动、多物种共生的多元路径。
    • 张帆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民族研究领域有诸多突破“中心-边缘”二元叙事的尝试:借助“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强调“混杂性”和“流动性”来消解“中心”和“边缘”,或者拓展费孝通“走廊”范式对“互动”和“迁移”的强调,将对立转化为“中心”对“边缘”的区分和涵盖。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引入“世界主义”,以一元的“世界性”来突破二元的对立。世界主义在两个层面上展开,既指包含了流动性和开放性的身份认同,也指含括了时空万物的一种“宇宙-政治”观。世界主义既是一种道德立场,强调每个地方都是中心,都有对于世界的想象、解释和参与的愿望和能力,也是一种分析框架,强调每个地方的世界性都是历史性形成的、容纳了不同层次的特定结构。本文以此重新思考民族、族群、国家、文化等概念的边界,强调每个地方存在的超越这些概念边界的“联系”——区域性的和历史性的、符号性的和物质性的、以及存在意义上的。
    • 李旻
    • 摘要: 基于对四川省丹巴县丹东镇磨子沟村的田野调查,深入讨论春节期间猪膘的共餐行为对社会关系的作用。并得出结论:传统社会中猪膘是嘉绒藏族食物结构中最重要的脂肪来源,是非常珍贵的食材,因而拥有猪膘的数量,成为人们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标志,同时在所有重要的仪式性活动中,猪膘都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象征意义非常强。
    • 李旻
    • 摘要: 基于对四川省丹巴县丹东镇磨子沟村的田野调查,深入讨论春节期间猪膘的共餐行为对社会关系的作用.并得出结论:传统社会中猪膘是嘉绒藏族食物结构中最重要的脂肪来源,是非常珍贵的食材,因而拥有猪膘的数量,成为人们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标志,同时在所有重要的仪式性活动中,猪膘都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象征意义非常强.
    • 冯莉
    • 摘要: 身体记忆是历史积淀的身体意识,它连接着部族的生活方式及精神意念,意味着集体性的心理共构和身体图式。“藏彝走廊”纳西族丧葬仪式舞蹈“热美磋”的动作形态、身体语言,保留了游牧社会日常动作而促成的人体运动动力定型。随着社会的演进,游牧狩猎时的身体元语汇,在仪式场景里经过不断地重复操演,成为舞蹈身体语言。以“”为形态的身体图式,在仪式场域中被反复呈现,声音、身体和舞动的场景共构了祖先生活的图景,隐喻着亡灵生命的再生。人们在献祭的过程中运用舞蹈身体语汇,表达了历时性的身体记忆,并以动作的隐喻构建着社会元叙事的动力系统。
    • 陈蔚; 梁蕤
    • 摘要: 民族聚居区"圣–俗"文化景观是历史上长时段层叠累积、相互融合的宗教形态和宗教文化心理以及神圣空间生产方式的外化,是民族集体身份认同感最完整的视觉表达.以藏彝走廊氐羌族群"纳–槃木系"及其分支的聚居地为研究对象,从因人口迁徙、生存空间差异、历史政治和宗教文化植入等因素干扰所导致的聚落与建筑文化景观形态差异现象入手,指出不同族群通过对"神山—聚落"关系、"神圣景观—聚落"关系的建构以及对神圣路径的演绎行为建立自身的族群身份与边界,并在建筑空间中以"中柱通天,火塘驻祖"的观念再现聚落中的"圣–俗"观念.归纳出"神圣中心""人—署分界"和"多元融合"等"圣–俗"文化景观模式,深化对藏彝走廊多民族聚居区文化景观"同源—异形"发展历史与演化规律的认识以及民族之间"和而不同"文化景观多样性和生态文明的理解.
    • 冯莉
    • 摘要: 身体记忆是历史积淀的身体意识,它连接着部族的生活方式及精神意念,意味着集体性的心理共构和身体图式."藏彝走廊"纳西族丧葬仪式舞蹈"热美磋"的动作形态、身体语言,保留了游牧社会日常动作而促成的人体运动动力定型.随着社会的演进,游牧狩猎时的身体元语汇,在仪式场景里经过不断地重复操演,成为舞蹈身体语言.以"无"为形态的身体图式,在仪式场域中被反复呈现,声音、身体和舞动的场景共构了祖先生活的图景,隐喻着亡灵生命的再生.人们在献祭的过程中运用舞蹈身体语汇,表达了历时性的身体记忆,并以动作的隐喻构建着社会元叙事的动力系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