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乡土性

乡土性

乡土性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建筑科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96篇;相关期刊231种,包括浙江学刊、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11年苏州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等;乡土性的相关文献由316位作者贡献,包括莫艳婷、蒲仪军、冯贤亮等。

乡土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2 占比:45.2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1.62%

专利文献>

论文:296 占比:53.14%

总计:557篇

乡土性—发文趋势图

乡土性

-研究学者

  • 莫艳婷
  • 蒲仪军
  • 冯贤亮
  • 刘天文
  • 刘晓静
  • 刘朝晖
  • 刘洪波
  • 卢承修
  • 姚华松
  • 姚曙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旭东
    • 摘要: 费孝通晚年提出“场”对差序格局的延补,强调本土研究的心态转向,其中隐含着“乡土性”具有“心”的精神气质。“乡土性”的内核是家,所谓乡村“空心化”即乡野之家的衰落。家的基地性、物质性、情感性促成乡土性空间从地点到地方性的生成。乡野之家的文化性包括:主体性,从“我”到“我们”的发生;身体性,在家;一体性,家乡。“回家”与“返乡”共享同一种意义指向——回到本体意义的地方。重估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重塑“家”的基地性意义,乡村振兴即乡野之家的重建。通过“家”再嵌入乡土性中,有助于探索从地方到全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式样本。
    • 孙玉萍
    • 摘要: 乡土文化知识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被学界所关注。当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去乡土化知识的趋势,处于学校场域的乡村教师受到文化缺失的影响,阻碍了处于乡村场域中的学生的三观导向和身份认同感的建设。当下新生代乡村教师缺乏应有的乡土性知识,具体表现在乡村文化与中小学教育的隐性隔断、课堂教学轻乡土知识的倾向、乡村教师乡土知识的缺乏与乡村教师融入乡土社会困难。基于此,教师应从课堂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从乡土文化知识出发,审视与挖掘乡土文化;从乡村教师本身出发,积极融入乡村文化,扎根乡村,建设乡村文化绿洲。
    • 田鹏
    •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及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人口、产业、生态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互惠流动的同时,传统乡土性逐渐消解式微,如何重塑后乡土社会地域认同及整合机制是农民集中居住区重建的关键。基于后乡土社会理论视角,从地域空间、组织体系及社会结构维度考察苏北农民集中居住区秩序重建的实践过程发现,完成物理空间整合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依然不同程度延续着传统乡土社会整合机制,使得现代普遍主义价值取向的地域关联及社会认同机制难以有效建立,后乡土社会样态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性重建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如何突破制度红利型动力机制及行政主导实践逻辑重塑后乡土社会整合机制,就成为农民集中居住区重建地域公共性并顺利过渡到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关键。
    • 李红艳; 冉学平
    • 摘要: 尽管中国传统的村落始终在变迁,但费孝通先生关于熟人社会特征的论述,依然在一些村落保留了其主要特征。对一个以熟人社会为主要属性的山村而言,当外来者(第一书记)"进""出"时,山村内必然会发生外来者的信息传播系统与本地信息传播系统之间的碰撞。通过对获得的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文件等资料的分析,从两位外来者在村落中身体传播的持续性与分离性、角色传播的明晰性与模糊性特征的叙述来看,乡村信息传播中"熟人社会"的逻辑关系逐渐凸显出来了。这一逻辑关系在身体传播的连续性与断裂性、角色传播的内外区分上呈现出来,由此形成了围绕乡土性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如何更好地认知并理解这种乡土社会内外的逻辑关系,是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 武衍君
    • 摘要: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因其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这片黄土地在历史的积淀下,孕育出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了三晋文化,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省份,山西戏曲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传统山西地方戏曲的艺术特色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乡土性、大众性。
    • 王灏; 吴春花(采访); 付丽娜(采访)
    • 摘要: 以宁波慈城抱珠楼改造设计为出发点,探讨王灏及佚人营造事务所近年来对新木构的探索与研究。在项目背后,是建筑师对中国传统木构与空间遗产的当代转译,通过对历史性、乡土性建筑及结构的设计实践,建立空间哲学体系。
    • 王欢
    • 摘要: 川南民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本文基于川南民歌的地方特色,首先介绍了川南民歌的具体特点。 然后详细论述了川南民歌的内容、主题、演唱方法、和方言特点。 同时,以四川省一些典型的民歌文化代表为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地方社会特色在川南民歌中的具体表现。
    • 杨筑慧; 蒋宜洵
    • 摘要: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在中国中西部一些贫困地区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扶贫车间,它们对于承接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以及乡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情感资本为视角,通过对湘西一个服装扶贫车间Y厂的调查,发现该厂厂主基于推动家乡发展的考虑,依托原生的熟人关系,建立起一类扶贫车间——“熟人社会工厂”,并在工厂的运行中,结合乡土社会文化,运用情感资本进行管理,获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率。在给予工人在家门口工作和获取一定收入的同时,也对乡村文化的延续产生了积极影响。乡村振兴关系国家的整体性发展,在许多农村地区日益空心化和乡土文化逐渐衰微的当下,湘西Y厂的个案研究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郁琪; 王禾阳
    • 摘要: 乡土性非虚构文学是非虚构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限于写作者“故乡儿女”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它陷入了鲁迅式“返而复去”的叙述窠臼里。以《中国在梁庄》为例,梁鸿返乡时是带着故土回忆的梁庄儿女,离乡时却是用理性目光审视乡村问题的知识分子。在“归”与“离”之间,她的情感与理性在交融中出现了倾斜与失控,从而使文本在情感的浓度中缺乏了理性的力度,而理性内容的本身又跨向了社会科学的领域。《中国在梁庄》模式化的叙述困境,表现了乡土性非虚构文学本身存在的缺陷,并且折射出乡土性非虚构文学突破五四乡土文学的艰难。
    • 王昱娟
    • 摘要: 吴文莉的“西安城三部曲”《叶落长安》《叶落大地》《黄金城》以1899—2019年河南、山东移民在西安生存发展的经历为题材,意图书写“中国平民百年生存史”,因此也就与传统中国迈向现代的进程形成共振与互文。小说着力塑造的商人形象呈现出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食货志”,三位现代商人形象的异同也道出传统中国本身对于“商业”的复杂态度。在这一经济生活史背后,作者刻画出的女性群像并不依附于“商人大传”,而是在冷静陈述“男性凝视”事实的基础上,将“烈女”还原为“列女”,完成了女性身份的自我确证。“移民史”书写是对现代早期知识分子“救世”探索的历史回应和文学表征,这一路径体现出中国“自发现代化”的资源与实践的历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