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蒸汽驱

蒸汽驱

蒸汽驱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3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97570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管理学家、科学技术与工程、石油天然气学报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3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年会暨水溶性高分子技术研讨会、2012年特殊类油藏开发技术研讨会、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等;蒸汽驱的相关文献由253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永建、刘慧卿、吴光焕等。

蒸汽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3 占比:1.01%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97570 占比:98.93%

总计:98621篇

蒸汽驱—发文趋势图

蒸汽驱

-研究学者

  • 刘永建
  • 刘慧卿
  • 吴光焕
  • 马春宝
  • 沈德煌
  • 李秀峦
  • 刘冬青
  • 李伟
  • 王善堂
  • 唐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单景玲; 裴海华; 郑伟; 谢昊君; 郑家桢; 张贵才
    • 摘要: 针对稠油蒸汽驱汽窜严重问题,研究了高温封窜剂+驱油剂组合调驱技术,以高温栲胶体系为蒸汽封窜剂,以磺酸盐表面活性剂SLB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Y复配体系为高温驱油剂,采用非均质双管物理模拟实验评价了封窜剂+驱油剂组合调驱提高蒸汽驱采收率效果。结果表明,高温栲胶封窜剂在250°C蒸汽驱冲刷15 PV后封堵率仍可达90%以上,封堵效果显著;SLB/CY(复配比2∶1)高温驱油剂经过300°C老化后仍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到10^(-3)mN/m以下。采用封窜剂+驱油剂组合调驱体系可有效封堵高渗管汽窜通道,保证后续注入驱油剂进入低渗管,最终综合采收率可以提高23.58%,有效地改善非均质地层蒸汽驱的开发效果。
    • 郑家桢; 张贵才; 裴海华; 单景玲; 蒋平; 吴晗
    • 摘要: 为解决蒸汽驱过程中发生的蒸汽超覆和汽窜问题,以磺酸盐表面活性剂ZAS、聚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ZCP-1和改性纳米硅颗粒NS复配研制了配方为0.5%ZAS/ZCP-1(复配比3∶1)+1.0%NS的三相泡沫调驱体系,并通过实验评价该体系的泡沫性能、耐温性能、封堵性能和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三相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优异,常温下泡沫体积为680 mL、析液半衰期为26.67 min、泡沫半衰期为12 h,300°C热老化处理后性能稳定;该三相泡沫体系在300°C高温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且具有较好的封堵性能,能选择性封堵高渗透层,对不同渗透率(1000×10^(-3)~4000×10^(-3)μm^(2))填砂管的阻力因子均大于30,阻力因子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大。在渗透率级差为1∶2的非均质条件下可有效改善吸汽剖面,大幅提高低渗模型采收率,综合采收率可提高17.93%,具有良好的提高蒸汽驱采收率潜力。
    • 赵洪岩; 葛明曦; 张鸿
    • 摘要: 超稠油的黏度超过了蒸汽驱黏度界限,通常被认为不适合蒸汽驱开发,实际上超稠油蒸汽驱存在启动温度,当油藏温度超过启动温度后,蒸汽驱可以实施。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驱技术界限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了蒸汽驱启动温度模型,并利用经济效益法建立了不同油价下经济极限产油量预测公式。研究表明:曙一区超稠油蒸汽驱的启动温度为80~100°C;在2248元/t油价下,最低产油量界限为2.5×10^(4)t,油层厚度下限为14~18 m。以先导试验为基础,确定了单井最大产液量和最低注汽量的界限,优化设计蒸汽驱采用井距为70 m的反九点井网。目前已在曙一区兴Ⅱ—Ⅴ油层组优化部署了436个蒸汽驱井组,预测转驱后采收率为62.1%。该研究对同类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林辉; 孙君; 周文超; 付云川; 任树亮
    • 摘要: 海上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深、原油黏度高、油藏压力高、油藏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稠油注蒸汽开采常添加化学剂以提高开采效果。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分别对稠油注蒸汽开采常用化学剂—降黏剂、起泡剂、产气剂的驱油效果进行对比。其中,产气剂单独使用的驱油效果较好,同时可以起到提高驱替能量的作用;如果降黏剂、产气剂和发泡剂3种化学增效药剂按照一定比例复合,产生的复合作用更能提高采收率。
    • 沈群
    • 摘要: 针对辽河油田杜229块兴隆台油藏实施的20个蒸汽驱井组,部分井组进入蒸汽驱开发后期,出现蒸汽突破现象严重、油层纵向动用不均、平面上受效程度不同导致井组生产效果变差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井组开发效果,利用数值模拟及动态监测手段精细描述蒸汽腔发育形态,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创新提出四项技术对策改善井组开发效果,一是引入SUBCOOL指导动态调控防止蒸汽突破;二是实施分层汽驱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三是实施热水驱提高层内动用程度;四是降低操作压力,提高蒸汽腔平面上的波及体积。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井组综合递减率由18.4%降至2.4%,井组实现持续稳产,油汽比由0.15提高到0.20,提高开发效果,保证了杜229块油藏汽驱开发的经济性。该研究对改善同类油藏蒸汽驱开发效果及经济性提供了技术参考。
    • 乔奇琳; 岳明; 常振; 王浩颐
    • 摘要: 蒸汽驱与化学辅助蒸汽驱在实施过程中,储层矿物受到强热作用、流体的冲刷以及化学剂对岩石的腐蚀和原油的剥离等作用,发生了储层岩石矿物组分的转化以及运移,使得储层的孔渗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储层的物性变化会使得岩心形成大孔道。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法微观分析手段对蒸汽驱、蒸汽化学驱前后的岩心进行表征,得出其对储层的渗流能力的影响。所使用的岩心为金家油田提取的真实岩心。蒸汽化学驱后渗流能力的影响程度要强于相同温度条件下蒸汽驱岩心样品,这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驱油剂S-5有防膨的效果,抑制了粘土的水化膨胀,二是驱油剂S-5加入剥离了岩石表面的胶质沥青质油膜,使得蒸汽更加充分的作用在岩心表面,促进了岩石的溶蚀,形成了大空洞,利于原油的剥离和运移。
    • 方吉超; 李晓琦; 计秉玉; 王海波; 路熙
    • 摘要: 针对中国稠油资源特征和蒸汽吞吐开发现状,探索了稠油蒸汽吞吐后接替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中国稠油普遍埋藏深、黏度大,主要以蒸汽吞吐方式开发。蒸汽吞吐波及半径仅为30~40 m,效益开采为8~12个周期,平均采收率约为20%。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是国际主流选择,解决了热波及受限问题,但需要克服稠油埋藏深带来的热损失难题。火烧油层作为稠油开发后期的极限接替开发技术,能够解决波及受限、无效热耗等问题,有望成为目前有技术、无经济效益的废弃/半废弃稠油油田的最终提高采收率方法。长远看,由快速热采开发转向低成本持续冷采是稠油开发后期的必然选择。化学复合驱冷采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扩大波及体积,下一步需要提高低水动力条件下稠油乳化能力。
    • 唐晓东; 陈廷兵; 郭二鹏; 关文龙; 蒋有伟; 李晶晶
    • 摘要: 针对蒸汽吞吐、蒸汽驱的低渗透区超稠油流动阻力大、开采困难等问题,提出低渗透区超稠油原位催化改质降黏技术。采用反应釜法和物模实验法,筛选高效原位改质催化剂,研究催化剂的注入方式,并筛选5种催化剂及其改质条件。研究表明:以有机锌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0.1%、稠油含水率为50%时,超稠油具有较好的改质降黏效果;物模实验法原位催化改质降黏效果优于反应釜法,稠油含水率为50%、催化剂用量为0.1%、反应温度为240°C、填砂管回压为8~10 MPa和反应时间为24 h条件下,稠油黏度由145000 mPa·s降至54260 mPa·s,降黏率达62.58%;物模实验法改质油的密度和酸值下降,重组分(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减少10.85%,300、500°C前馏分分别提高了6.75%、17.29%。在240°C、10 MPa条件下,采用自制生物质基调剖剂封堵优势渗流通道,将催化剂注入低渗填砂管后水驱,改质稠油黏度降至68450 mPa·s,降黏率达52.79%,流动阻力减少19.74%,采出率达到95.22%,稠油综合采出率由46.94%增至85.13%。该方法为超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低渗透区域的稠油进行原位催化改质降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借鉴。
    • 胡厚猛; 孙永涛; 孙玉豹; 马增华; 顾启林; 汪成
    • 摘要: 针对海上稠油井蒸汽驱工艺的注热时间长、井下高低温交变工况的特点,进行注热管柱设计及配套井下工具的技术攻关,达到蒸汽驱井筒长效安全控制的目的。蒸汽驱井下安全控制管柱采用了以高温环空安全封隔器、高温井下安全阀为核心,辅以高温排气阀、热敏封隔器的设计,能够实现高效隔热、环空充氮及洗压井、地面控制应急关断等功能。配套井下工具方面,通过全金属密封结构设计,实现了高温环空安全封隔器、高温井下安全阀通用密封设计,提高了工具的可靠性。现场应用表明,蒸汽驱井下安全控制管柱设计合理,地面和井下工具工作正常。为海上蒸汽驱的安全高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刘全刚; 万芬; 辛野; 袁伟杰; 柳沣洵; 李一波
    • 摘要: 针对浅层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采收率低、地层能量亏空严重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探究了尿素作为蒸汽驱添加剂在地层条件下的增压作用以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提采效果。结果表明:氨水与原油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导致岩石润湿性反转、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流体黏度降低,且降黏率可以达到93%以上,有效地改变了流体及油藏性质。PVT实验中,低压条件下尿素增压至原来的3倍,高压条件下增压至原来的1.5倍,同时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溶解也减弱了二次增能效果。岩心驱替实验中,当蒸汽驱含水率达到98%以后,注入尿素溶液,驱替系统压力增加,低压条件下的压力增幅是高压条件下的2倍;含水率降低,低压条件下降幅是高压条件下的2倍;最终驱油效率提高10%~20%,其中低压较高压条件高4.7%。综合来看,低压条件下,尿素辅助蒸汽驱增压效果、驱油效果更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