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菩提心

菩提心

菩提心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1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5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心理学探新、五台山研究、法音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等;菩提心的相关文献由80位作者贡献,包括尹邦志、岳帅、李姝睿等。

菩提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34.0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90%

专利文献>

论文:145 占比:65.02%

总计:223篇

菩提心—发文趋势图

菩提心

-研究学者

  • 尹邦志
  • 岳帅
  • 李姝睿
  • 秋池
  • 仁增才郎
  • 何小平
  • 何松
  • 余欣奕
  • 关育兵
  • 刘立千

菩提心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雅彤
    • 摘要: 谭嗣同的佛学思想一直未被充分阐释,其佛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研究也留有空白,这些问题对全面理解谭嗣同思想十分重要.阅读《仁学》可发现其中蕴含丰富的佛学观念与政治思想,佛学为其政治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菩提心"与心力论贯穿政治思考始终,由此谭嗣同的思想中是存在"度社会"佛学政治观这一概念的.对"度社会"佛学政治观的解读,将为学界进一步探究谭嗣同佛学政治观抛砖引玉.
    • 明海
    • 摘要: 净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四个要点——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前面我们讲了前三点,今天讲第四点——入生活禅。老和尚有很多关于修证生活禅的开示,在学习这些开示时,首先一点,我们不能片面或狭隘地认为,禅的修行就是打坐。其实,打坐只是禅修中的一种方式。
    • 張總
    • 摘要: 中國佛教史上曇花一現的三階教,因其思想的獨特性,在佛教内部遭到了諸多非議和反對,加上政治因素的干涉,其經典被定爲疑僞經而剔除出藏,後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難覓蹤跡。通過梳理漢文佛教史籍及日本傳存佛典,我們雖然對三階教及創教信行禪師大略有所瞭解,但更具體細緻的情況則實難究明。幸賴敦煌藏經洞及日本寺藏古經中三階教經典的發現,學界的相關研究才得以展開,早期如矢吹慶輝的《三階教の研究》^([1]),即主要依賴敦煌資料。
    • 康敏
    • 摘要: 菩提心为修道之本、成佛之亲因。修大乘净土成佛,也当发菩提心。又,众生根基不一,于菩提心,或往生前发,或生于净土始发。净土宗,以信愿持名,生于净土,住不退转地,证无上佛道,圆满无上菩提,以此径路修行,彰显及成就无上菩提心。往生一关,乃净土修行之綮,“愿生心”是往生之亲因,若能发菩提心,则为往生之胜缘。就体性言,信愿即具足菩提,但二者各有相用,不可混同。就事相言,若能厌欣求往生,即真具净土菩提心行。
    • 徐东明
    • 摘要: 菩提心原意为发菩提心,即发上求无上佛道、下化无量众生的愿心,是大乘佛教最初一个基本的概念。但是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菩提心的含义不断丰富和扩展。大乘佛教空、有两宗诸大论师如龙树、无著、世亲、寂天、莲花戒、阿底峡等均对佛说的菩提心法门进行了诠释和构建,形成了一系列经典论述和教法传承。15世纪,格鲁派宗喀巴大师因应元末明初西藏佛教变革的需要,批判继承了印藏佛教各派关于菩提心法门的思想和教法,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形成了自派的菩提心思想和修习法门,由此奠定了藏传佛教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石,反映了宗喀巴大师因应时弊、整顿教法的改革精神,以及期必成佛、普度众生的慈悲精神,对藏传佛教本土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 7. 法界宝藏论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尹邦志
    • 摘要: 《法界宝藏论》是藏传佛教大圆满法的精髓.论中以不住于相的语言,以清净自在、光明无相的胜义菩提心来阐述法界要义,界定了法界作为一切法的本初根源、一切因之因、一切果之果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无修之道.论中以“任运成就”的修行之道,揭示了佛教的自由观、中道观;以“自然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佛教的智慧观;以自然圆满、轮涅一味的大圆满果位展现了佛教的生活观、解脱观、成就观.
    • 阿华1
    • 摘要: 松针青,松针黄松针也有百世轮回,松针也懂因缘生灭“菩提心,才是我唯一的护身符”这本质的善良,带着天性的宽厚有时回望百花盛开的山野善和大美像静水流深有时抬头看云,感觉其中的一朵就是静坐佛陀的化身。
    • 姚文永1
    • 摘要: 菩提心与良知都具有扩展性的特点,一个普度众生,一个万物一体;发菩提心与致良知是佛家大乘与儒家成圣的关键;菩提心与良知均有可操作性的生成途径,且人人具有成功的可能;在具体修行上,宗喀巴与王阳明均反对一蹴而就。在以上诸多相似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藏传佛教(宗喀巴)与儒家(王阳明)虽然体系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与归旨却有相同的指向,即寻找永恒的价值存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