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九连山

九连山

九连山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专利文献6353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资源科学、江西科学等; 九连山的相关文献由22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跃龙、简敏菲、刘琪璟等。

九连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2.29%

专利文献>

论文:6353 占比:97.71%

总计:6502篇

九连山—发文趋势图

九连山

-研究学者

  • 梁跃龙
  • 简敏菲
  • 刘琪璟
  • 唐培荣
  • 林宝珠
  • 吴小刚
  • 朱祥福
  • 胡华林
  • 周华
  • 宋育英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廖海红; 谢为民; 金佳怡; 吴小刚; 梁跃龙
    • 摘要: 报道了分布于江西九连山的2种江西省种子植物新记录,分别为光萼唇柱苣苔Chirita anachoreta Hance(苦苣苔科)和宽序鸡血藤Millettia eurybotrya Drake(豆科),进一步丰富了江西省植物多样性。凭证标本存放于赣南师范大学南岭植物标本馆(GNNU)。
    • 廖海红; 金佳怡; 谢宜飞; 吴小刚; 梁跃龙
    • 摘要: 本文报道野生分布于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种被子植物新记录,分别为:黄唇线柱兰Zeuxine sakagutii Tuyama(兰科)、粗壮润楠Machilus robusta W.W.Sm.(樟科)。凭证标本存放于赣南师范大学南岭植物标本馆(GNNU)。
    • 胡华林; 王辉; 吴勇; 宋育英
    • 摘要: 2020—2021年,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蝴蝶监测期间,对野外不易辨认的或少见的蝴蝶进行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查询江西省已有文献记录,发现纤粉蝶Leptosia nina(Fabricius,1793)、尖尾黛眼蝶Lethesinorix(Hewitson,[1863])和波纹眼蛱蝶Junonia atlites(Linnaeus,1763)为江西省蝶类新记录种。而在形态描述、外生殖器解剖观察时,确认其中2种的亚种归属地位,即纤粉蝶台湾亚种Leptosia ninaniobe(Wallace,1866)与尖尾黛眼蝶华东亚种Lethesinorix obscura Mell,1942。
    • 曾劲
    • 摘要: 从广东省九连山林场基本概况出发,分析了九连山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阐明了2021年九连山公益林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的合理化策略,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裨益.
    • 廖彩龙
    • 摘要: 民谚说:"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九十九是很多的意思,江西地形南高北低,四周高中部低,所有河流都流汇鄱阳湖再注入长江直至东海,而唯一一条通博罗的就是赣州市定南县的九曲河,这里的九曲是指弯道多,九曲河的水就叫定南水。定南县地处江西省南端,横跨赣粤边境九连山,山北的濂江流向赣江,山南的定南水流向广东博罗的东江。所以说,定南水就是东江的源头活水之一。
    • 黄日千
    • 摘要: 地处粤赣边境的连平县九连山,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后赣粤边游击战争的主战场之一。至今,在九连山下还传颂着红军女战士曾宪招的动人革命事迹。红旗指引当红军1914年,曾宪招出生在江西兴国县长冈乡一户贫困农民家庭。因家中贫困读不起书,她从小就上山砍柴卖。
    • 杨石建
    • 摘要: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粤东北地区创立了九连山革命根据地。随着斗争形势发展,根据地日益扩大,培养干部和提高党组织、武装队伍的号召力、战斗力,便成为了根据地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从1947年华南地区在恢复武装斗争开始,党组织就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培训。
    • 欧阳园丽; 吴小刚; 林小凡; 陈伏生; 熊启慧; 卜文圣
    • 摘要: 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研究有助于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功能,但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和土层的空间变异与随发育时间的互作即空间与时间变异耦合效应少有报道,因而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各土壤层次有机碳的时空变异对评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效应有重要意义.以九连山主峰黄牛石不同海拔的典型森林、 灌丛和草甸土壤剖面为对象,对比分析自然保护区设立初(1982年)至2015年间各土壤层次(0~10 cm,10~20 cm,20~40 cm)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变化,探讨封山育林33 a后九连山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33 a前后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在0~40 cm土层内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呈现线性增大的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的累积速率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增大,即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累积速率最大;杜鹃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及0~10 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变化显著地高于人工林,高山草甸和杜鹃林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高山草甸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变化显著地高于0~10 cm.混合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各土壤层次有机碳变化不受年份的显著影响,但均受到海拔的显著影响,植被类型对0~10 cm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强于10~20 cm和20~40 cm.高海拔地区的杜鹃林、 高山草甸的有机碳变化可能是导致各土壤层次有机碳33 a变异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海拔地区杜鹃林、 高山草甸在33 a后由于温度上升导致其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提高,碳固定增加,因此气候变化和植被的生长过程可能对土壤有机碳的源汇动态产生显著影响.
    • 欧阳园丽; 吴小刚; 林小凡; 陈伏生; 熊启慧; 卜文圣
    • 摘要: 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研究有助于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功能,但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和土层的空间变异与随发育时间的互作即空间与时间变异耦合效应少有报道,因而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各土壤层次有机碳的时空变异对评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效应有重要意义。以九连山主峰黄牛石不同海拔的典型森林、灌丛和草甸土壤剖面为对象,对比分析自然保护区设立初(1982年)至2015年间各土壤层次(0~10 cm,10~20 cm,20~40 cm)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变化,探讨封山育林33 a后九连山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33 a前后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在0~40 cm土层内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呈现线性增大的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的累积速率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增大,即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累积速率最大;杜鹃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及0~10 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变化显著地高于人工林,高山草甸和杜鹃林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高山草甸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变化显著地高于0~10 cm。混合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各土壤层次有机碳变化不受年份的显著影响,但均受到海拔的显著影响,植被类型对0~10 cm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强于10~20 cm和20~40 cm。高海拔地区的杜鹃林、高山草甸的有机碳变化可能是导致各土壤层次有机碳33 a变异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海拔地区杜鹃林、高山草甸在33 a后由于温度上升导致其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提高,碳固定增加,因此气候变化和植被的生长过程可能对土壤有机碳的源汇动态产生显著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