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药物释放

药物释放

药物释放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217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0篇、会议论文96篇、专利文献195171篇;相关期刊309种,包括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国外医学情报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18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等;药物释放的相关文献由3048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小林、侯文生、崔建国等。

药物释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0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9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95171 占比:99.63%

总计:195887篇

药物释放—发文趋势图

药物释放

-研究学者

  • 郑小林
  • 侯文生
  • 崔建国
  • 李秀
  • 皮喜田
  • 张昱昕
  • 王浩
  • 孔泳
  • 朱文坚
  • 王全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芊; 高海清; 王应席; 李玲
    • 摘要: 本研究以鸡蛋壳为原料制备羟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HAP/GO)复合材料.通过XRD、IR和SEM对其进行表征,比较了HAP和不同GO含量的HAP/GO作为布洛芬(IBU)药物载体的性质,发现GO的加入提高了IBU的负载量和稳定性.讨论了GO对HAP/GO结构和药物释放的影响规律,发现含有10%GO的HAP/GO具有最佳的药物释放.并且不同含量的GO对HAP/GO的孔径有影响,这将影响HAP对不同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吸附.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药物分子合成具有最佳性能的HAP/GO.
    • 顾加雨; 张超; 史乐乐; 夏炎
    • 摘要: 磁性微球是一种具有磁响应性的复合功能材料。以共沉淀法制备的Fe_(3)O_(4)纳米颗粒为铁磁性原料,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Fe_(3)O_(4)/PLGA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貌并测定元素组成,确定合成了粒径约为15μm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激光共聚焦观察磁性微球孔洞结构;Micro-CT及紫外可见分析碘及罗丹明B的吸附释放行为;并且研究了该磁性微球的磁化性能及交流磁热效应。研究表明,该高分子磁性微球具有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为33.9 emu/g Fe。所制备的磁性多孔PLGA微球,能够通过吸附而负载水溶性CT造影剂、荧光分子等成像或药物试剂,并且具有磁感应加热功能,为发展多功能诊疗微球提供了依据。
    • 高尚东; 陈尚良; 李双阳; 叶展鹏; 邓联东; 董岸杰
    • 摘要: 因细菌、异物和炎症等因素引起的慢性伤口会有过量的伤口渗出液流出,影响伤口周围健康皮肤,不利于伤口愈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发了双负载亲、疏水性抗生素的亲水性聚氨酯泡沫作为慢性伤口的创面敷料。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泡沫的孔径均匀地分布在200~400μm之间。聚氨酯泡沫中载入的药物对聚氨酯泡沫的力学性能略有影响,对吸液率、保水率没有影响,载入的亲水性药物能够快速释放,疏水性药物能够持续释放。载药聚氨酯泡沫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同时,载药聚氨酯泡沫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因此,这种多功能聚氨酯泡沫适合作为慢性伤口敷料的候选材料。
    • 钟海艺; 张乙梅; 郭庆; 黄星海
    • 摘要: 将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通过简单共混及循环冷冻-解冻法制备得到SA/PVA水凝胶,用其包覆盐酸四环素(TC)药物模型获得TC/SA/PVA载药水凝胶,对所得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详细研究其刺激响应行为,结果表明:SA/PVA水凝胶内部呈网络结构,具有离子响应形状记忆行为,通过Ca^(2+)的交联获得临时形状的水凝胶材料在Na^(+)(Na_(2)CO_(3))作用下解交联,形状回复率可达100%;TC/SA/PVA载药水凝胶在不同刺激条件下药物释放性能不同,离子和温度的刺激能使药物更快、更多地释放;在pH=7.4的模拟肠液中,9 h时盐酸四环素可达到近100%的释放,而pH=1.2的模拟胃液中释放率仅为55%,因此,SA/PVA水凝胶具备多种刺激响应性能,在医用和药用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孟超; 罗钒洋
    • 摘要: 针对传统骨膜来源受限、供区发病率的问题,提出用静电纺丝技术制作具有成骨和抑菌功能的仿生型骨膜,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柔性电子器件。通过对仿生型骨膜和柔性电子器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负载淫羊藿苷(ICA)和莫西沙星盐酸盐(MOX),标记为PGM-PI纤维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抑菌性,能够承受手术和组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药物释放规律与高发生率的感染和骨再生过程匹配,可以作为仿生型人工骨膜使用。柔性电子器件具有的较高的透气性,用于临床时,能提供较高的舒适度。
    • 涂港; 凌丹萍; 刘杰; 汪丰; 王海芳; 施利毅; 孙丽宁
    •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驱动的化学-光热治疗的上转换-铋纳米体系诊疗剂(UBDAs),其具有出色的光热转换能力(28.5%)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在980 nm近红外光的激发下,UBDAs能够发射紫外/可见光,用于促进光敏剂偶氮苯在介孔中的连续旋转-翻转运动,从而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且利用近红外光激发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紫外光对生物组织的副作用。光热实验表明,UBDAs杂化纳米体系在980 nm激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此外,含有Tm和Bi元素的UBDAs有望用于上转换发光成像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进而实现双模成像介导且单一近红外光激发的癌症化学疗法和光热疗法。该研究结果为诊断和协同增强抗肿瘤治疗的综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韩丽萍; 李昊; 刘向振; 王广珠
    • 摘要: 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在工程塑料、生物医用材料中,其特征是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常见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聚ε-己内酯、聚碳酸酯和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等。而聚碳酸酯凭借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在药物控制缓释载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改变内部病例环境、外部刺激等方式实现药物释放的目的,从而实现对疾病治疗。在生物医用领域中,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除了药物控制释放外,还在骨固定材料、手术缝合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本文基于此,重点概述可降解聚碳酸酯的生物医学应用,从缩合聚合、开环聚合、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共聚三个方面分析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最后从物理包埋和化学键合等方式分析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
    • 张新建; 牛莉; 孙燕; 王甫
    • 摘要: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具有温敏双亲性的A_(2)BA_(2)型嵌段聚合物(PNIPAM)_(2)-b-HTPB-b-(PNIPAM)_(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其形态和尺寸。结果表明,在高于低临界溶解温度时,胶束形貌更规则、球形形貌更明显,且胶束尺寸变小,表现出亲-疏水微相分离行为。释放实验证明,嵌段共聚物胶束用于包覆抗癌药物紫杉醇(PTX),具有高达71.2%的药物包覆率。包覆PTX的胶束药物制剂在温度高于37°C时约有80%的PTX释放出来,表现出温度调制的药物释放行为。采用MTT法评价表明,制备的共聚物胶束将来可作为疏水药物载体,具有潜在的生物医学价值。
    • 张蒙; 黄容琴
    • 摘要: 目前,对病变组织或细胞的靶向性不足是药物递送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重大挑战。大量研究表明,基于纳米颗粒的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已经给癌症治疗带来新希望,但仍存在生物相容性差、不可控降解、细胞毒性高和具有免疫原性等问题。相比之下,活细胞及其衍生物通常具有固有的靶向能力、高载药能力和生物屏障穿透能力,可作为药物载体控制药物释放,从而提高药物在病灶组织或细胞的累积和治疗效率。首先综述了免疫细胞、无核细胞、干细胞、细菌等活细胞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对不同载药系统的靶向递送机制及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活细胞及其衍生物作为递药载体的临床转化潜力进行了展望。
    • 丁彤; 杨瑟飞
    • 摘要: 钛种植体现已成为牙列缺损和缺失修复技术的主流材料,通过钛种植体的局部给药来扩大适应证并减少并发症是近些年研究热点。钛种植体表面处理和药物加载的目的是通过药物加载并控释来提高种植成功率和改善预后。本综述按照非涂层载体和涂层载体两种分类方式讨论了钛种植体表面的处理方法:非涂层是直接通过种植体表面或整体改性,在钛或钛合金中添加抗菌成分来发挥抑菌作用;将4种具有代表性的涂层载体展开论述,分别为羟基磷灰石涂层、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和脂质体涂层。将药物的加载策略分为后加载、共同加载和预加载三种进行讨论。进一步从主动释放和被动释放两个方面探讨了药物控制释放的策略,以及物理参数pH和温度对药物控制释放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牙科钛种植体表面载药及控释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后期的牙科钛种植体表面载药及控释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