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管理
药剂学管理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药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专利文献320076篇;相关期刊25种,包括中国防痨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河北中医等;
药剂学管理的相关文献由242位作者贡献,包括万利亚、刘颖、周林等。
药剂学管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0076篇
占比:99.97%
总计:320168篇
药剂学管理
-研究学者
- 万利亚
- 刘颖
- 周林
- 成诗明
- 李亮
- 杜建
- 王倪
- 王琴
- 王谦
- 赵福兰
- 陈宜鸿
- 马艳
- 黄国芳
- 丁劲
- 丁志梅
- 丁琪
- 严家菊
- 乐文清
- 乔忠
- 云涛
- 代浩然
- 任忠
- 任汝仙
- 伍少雄
- 何小舟
- 何文富
- 余丛梅
- 余雷
- 侯宝峰
- 倪红艳
- 倪萍
- 傅小英
- 兰春慧
- 冯玉珍
- 冯超慧
- 刘寒
- 刘少明
- 刘建荣
- 刘德月
- 刘新才
- 刘春燕
- 刘晶晶
- 刘永
- 刘淑聪
- 刘猛
- 刘玉君
- 刘玉爱
- 刘皈阳
- 刘艳宏
- 刘飞
-
-
王立平;
王敏;
许静
-
-
摘要:
目的通过运用ABC-VEN分类法进行药品库存管理,提高药品管理水平,确保药品的合理储备与周转。方法依据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药房在用的372种药品进销存信息,分析比较ABC-VEN分类法管理药品(2019年度)和传统请领法管理药品(2018年度)的月库存周转率、月短缺率及月滞销率的差异。结果比较于传统请领法,ABC-VEN分类法的月库存周转率由(187.74±9.30)%显著提高至(281.55±27.6)%、月短缺率由(6.57±1.04)%显著降低至(5.37±0.72)%、月滞销率由(0.090±0.011)%显著降低至(0.051±0.012)%。结论ABC-VEN分类法能优化药品管理。
-
-
许日祥;
李姝婷;
江伟;
代浩然;
程淑琪;
许施云;
沈爱宗;
吕雄文
-
-
摘要:
目的分析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对药品供应的影响,为政策的进一步推行以及促进相关政策发挥协同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据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安徽XX附属医院作为研究对象,从该院医院信息系统导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药品采购数据,分析政策实施对药品价格及医疗机构药品配送的影响;再通过关键人物访谈法,选取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企业相关负责人共计8人为受访者,了解“两票制”实施后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及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结果在该医院近年来服务量不断提升引起药品需求增加的情形下,药品的配送率在此期间上升1.04倍;该医院的药品配送企业和药品使用数量也在两票制实施之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两票制的实施导致14种药品的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日均药品费用(DDDc)涨幅中位数为1.08倍。访谈结果表明,在“两票制”实施后,出现了因不满足政策要求而导致的药品短缺现象;“两票制”的实施增加了药品经营和医院服务的成本。结论安徽省“两票制”实施后,净化了药品流通环节,一些实力不够、信誉不高的经营企业只能被淘汰或者转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药品的销售格局。建议加快信息化电子平台建设,对于临床急需短缺药品的采购可放松两票制要求。
-
-
吕艳艳;
吴晓龙;
王昭;
吉建
-
-
摘要:
目的探索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法在提升医院中药饮片代煎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医院中药饮片代煎服务质量问题登记表,统计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20年1—6月(整改前)的中药代煎服务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类型,利用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法,确定中药代煎服务质量问题的主要类型,找出根本原因,制定相关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整改前与2020年7—12月(整改后)服务质量差异。结果整改前中药代煎服务处方7106张,出现服务质量问题479例,整改后中药代煎服务处方9879张,出现服务质量问题184例,帕累托图分析显示,中药代煎服务问题的主要类型为:煎药量误差(24.22%)、药味/颜色差异(18.16%)、未核对处方药物(15.87%)、特殊煎煮方法未标识(11.06%)、未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10.23%);经整改后,中药代煎服务人次增加,服务质量问题发生率由管理前的6.74%下降为1.86%,各类型服务质量问题发生率均有下降,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为煎药量误差;煎药人员中药代煎综合服务能力评分由管理前的(7.58±2.43)分提升为管理后的(11.17±1.34)分(P<0.01)。结论利用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煎药人员工作技能及效率,保障中药饮片代煎服务质量。
-
-
韦剑梅;
任汝仙;
李雅琴;
李军
-
-
摘要:
目的:优化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救药品的管理及使用,减少药品资源浪费,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利用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数据库,对临床科室急救药品的名称、批号、规格、数量及效期进行统计,并记录其采集日期、管理人员等信息,采用Excel软件对上述信息进行汇总,制成药品有效期的动态监测表,对监测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在急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各临床科室急救药品的更新频率明显增加,药品的过期报损情况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结论:制作动态监测表,可促进急救药品的循环利用,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
-
-
-
张妍;
李莉;
王斌;
陶科叶;
杨玲;
王梦洁;
徐茵;
何小舟;
华飞;
周军;
王玉月;
钱春艳;
杨立飞
-
-
摘要:
介绍了我院通过多科协作管理的方式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合理使用进行管控的做法,即医务处对医师进行培训与考核并开展每月病历检查,药事科进行事前审方和事后点评,临床微生物室及感染管理科监测全院感染及细菌耐药信息并实时发布.结果显示,2017年6—12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用量增加而比阿培南用量降低;耐药结果分析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数增加28%,但患者总例数降低10%,多重耐药患者总数未增加.拟通过进一步推进院内 AMS(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建设来实现合理用药,遏制细菌耐药.%The hospital introduced a multi-department synergy in management of the rational use of carbapenems. Specifically,the medical affairs department conducts training and appraisal of doctors along with a monthly checkup of medical records. The pharmaceutical affairs division conducts prior prescriptions checkup and follow-up comment. The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and the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monitors and releases such infection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 information of the whole hospital in real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increased prescriptions of 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 and decreased prescriptions of biapenem for injection.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carbapenem resistant strains increased by 28%,but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reduced by 10% and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ce remained unchanged. It is proposed to further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in the hospital to achieve rational drug use and curb bacterial resistance.
-
-
蔡薇薇
-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医院药事管理三级质控资料,针对性治理医院药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实现药事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药事管理三级质控资料,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形成三级质控问题台账.结果 三级质控药事管理问题共计540条,其中超说明书不合理用药216条,占问题总数的40.00%,其次为选药品种不适宜122条(22.59%),病区备用药问题93条(17.22%).结论 三级质控对药事管理质量改进效果显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医嘱书写不规范、超说明书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的出现频次呈下降趋势,而重复用药、病区备用药管理等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
-
-
严家菊;
叶晓磊;
刘猛;
乐文清;
卞涛
-
-
摘要:
目的 探讨"梯次循环"管理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梯次循环"管理模式,分阶段对六安市某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并干预,对比干预前后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通过2次干预,医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从44.44%降至32.24%,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从68.85%降至15.21%,各类型不合理处方数量较干预前明显减少.结论 "梯次循环"管理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中是有效可行的,从而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不断持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