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艾丽斯·沃克

艾丽斯·沃克

艾丽斯·沃克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专利文献24090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文学教育、语文学刊、外国语言文学等; 艾丽斯·沃克的相关文献由197位作者贡献,包括水彩琴、万丽丽、侯晓华等。

艾丽斯·沃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 占比:0.87%

专利文献>

论文:24090 占比:99.13%

总计:24301篇

艾丽斯·沃克—发文趋势图

艾丽斯·沃克

-研究学者

  • 水彩琴
  • 万丽丽
  • 侯晓华
  • 刘定远
  • 杨波
  • 陈恋
  • 马广勤
  • 于爱琴
  • 余秋兰
  • 冯丽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亚茹
    • 摘要: 《父亲的微笑之光》是艾丽斯·沃克一部备受争议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因父亲的一次暴力行为身心受到伤害的姐妹麦格德琳娜和苏珊娜,以及有着悲惨童年经历的波琳,各自寻找不同的自我疗愈道路的故事。通过亚文化视角来探讨小说中女性自我救赎的不同选择,根据亚文化理论,说明为什么苏珊娜、波琳和麦格德琳娜被定义为越轨的局外人;进一步从规则是由谁制定的,来探讨这三位女性的"不正常"只是被男权社会建构出来的;通过对苏珊娜、波琳和麦格德琳娜具体行为的审视,看到女性在自我救赎的道路上做出的努力,提出具有"亚文化风格"的小众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女性走出困境,在不戕害自我和他人的前提下应该被社会理解和尊重。
    • 隋红升; 彭雪瑾
    • 摘要: 艾丽斯·沃克在其代表作《紫色》中真实再现了父权制背景下黑人妇女的种种生活境遇。在男性的压迫下,以西莉为代表的女性逐渐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意识,最终沦为家庭的奴隶及父权制的帮凶。在西莉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探索的过程中,身边女性的榜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开始了反抗男权压迫、寻求自我的征程。女性不仅依靠自己的才能获得了经济独立,还赢得了男性的尊重,在与男性的和谐相处中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这不仅展示了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也表达了她对男女两性从对峙走向理解、从而实现和谐生存的美好期盼。
    • 张智; 冯茜
    • 摘要: 艾丽斯·沃克在其1982年发表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中表现了黑人女性西丽的成长过程。西丽被剥夺话语权后通过写信的方式向上帝讲述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在叙述人生故事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心理的治疗和自我的建构。后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叙事具有治疗功能,本文拟以叙事治疗作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外化心理创伤、解构主流文化叙事、重写人生故事等方面探讨叙说人生故事在西丽的自我建构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论证西丽的思想变化和黑人女性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
    • 马慈君
    • 摘要: 本文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从记忆重构、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三个维度解读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通过"寻根",非裔美国人进行记忆重构,摆脱文化的迷茫与挣扎,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围绕"日用家当"的日常习用和作为"摆件"的博弈,沃克表达了既要铸根,又要汲取主流社会营养的文化观。文化记忆使非裔美国人建构了非洲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双重文化身份,为其融入主流社会扫清了障碍。
    • 陈群
    • 摘要: "错位",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我们看来也许是一个很平常的故事,但经过作者艺术化的错位处理后,则往往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艾丽斯·沃克的这篇《日用家当》虽然没有延续传统意义上的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为特征的连续性叙述模式,但依然不丧失其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者使用了一种"错位的艺术",从而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 彭美佳
    • 摘要: 艾丽斯·沃克的长篇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讲述了黑人传教士鲁宾逊由于一场"鞭打"与两个女儿日渐疏离的故事.小说中,鲁宾逊因逡巡于二元对立阐释体系下的族裔身份、父权制度以及性别秩序而备受折磨,一步步跌入了不幸的深渊.故事结尾处,他消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完成了与女儿之间的和解并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 王柏琪
    • 摘要: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紫颜色》于1982年一经出版便成为畅销书,是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小说家艾丽斯·沃克关注黑人妇女的生存地位与苦难抗争,提出了“妇女主义”理论。小说《紫颜色》探讨了黑人女性的身份建构问题,突出体现了沃克的理论思想。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在《紫颜色》中表现在反对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的双重压迫、凝聚女性同盟力量和推动男女和谐共生等方面,呈现出沃克关注两性和谐与全人类完整生存的理念,以独特的意蕴和思想丰富了现代女性主义理论。
    • 纪翠萍
    • 摘要: 潘多拉女性美和欲望原型标榜女性的美主要体现在外形美和诱惑力,且男人是欲望的主体,女人只能是客体.在《父亲的微笑之光》中,艾丽斯·沃克通过塑造四位性格鲜明且勇敢的新女性,强力冲击了潘多拉女性原型,暗示长期受潘多拉女性原型桎梏的女性若要发现并实现自我,不能依靠男性和整个社会的成全,必须通过自身的奋斗和挣扎找回自己失去的心和灵魂.
    • 刘娈
    • 摘要: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结合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强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男女平等,种族、 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托尼·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作为美国黑人女作家的杰出代表,作品中所探讨的人与自然、 男性与女性以及社会种族多元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都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以自然、 两性和文化为切入点,向读者呈现并解析托尼·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 李荔
    • 摘要: 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视角分析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概念隐喻,具体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进行解读.通过小说中概念隐喻的分析,探讨作者塑造的人物性格和所传达的思想,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内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