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航向角

航向角

航向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1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78794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4第五届高校GIS论坛、第十五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第二十七届全国直升机年会等;航向角的相关文献由84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熙源、黄浩乾、张海强等。

航向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794 占比:99.84%

总计:78921篇

航向角—发文趋势图

航向角

-研究学者

  • 陈熙源
  • 黄浩乾
  • 张海强
  • 何晓峰
  • 吕才平
  • 吕文君
  • 方琳
  • 李成军
  • 练军想
  • 胡小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旭涛; 李鸣谦; 王富军; 杨富程; 王诚成
    • 摘要: 针对当前航空兵部队飞机执行作战、训练任务出动快速,急需提升机载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时间和精度的需求,提出一套适合机载惯导系统快速对准的新体系结构方法,包括基于光学辅助标定的载机航向角测量基本原理、工作流程、测量算法及算法误差分析。基于上述技术与方法,从算法实现精度角度,对算法涉及的关键指标进行仿真验证,为光学辅助系统设计与系统部队使用精度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 彭滔; 张亚; 李世中
    • 摘要: 针对传统雷达传感器在非线性机动目标跟踪中,采样信息误差大和目标机动性强等原因造成的跟踪性能低等问题,提出基于航向角辅助的IMM-CKF雷达/红外跟踪算法。该算法构建了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组合的复合探测系统,利用红外探测器的测量信息作为首层辅助信息传递给雷达,实现二者的信息互补;利用复合探测器的量测数据来计算航向角,将航向角信息作为第二层辅助信息与测量信息组成全新复合测量信息,使得跟踪精度明显提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对目标的跟踪精度,也有效地提高了对航向角的估计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
    • 康健; 马伟; 李皓; 李沅
    • 摘要: 针对传统点源式偏振模式检测系统采样速率低、体积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YNQ7020的高速天空偏振模式检测方案。该方案采用XILINX ZYNQ7020作为控制处理核心,通过RS485总线控制外部高精度编码电机并将高速AD转换芯片3PA1030采集到的高速模拟信号同步写入存储卡中,搭建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室外填空偏振模式的采集,验证了该系统采集精度高、速率快、便携性强的特点。同时,设备还具有较好的三防特性,可应用于多种天气条件下的天空偏振模式的采集。
    • 康健; 马伟; 李沅
    • 摘要: 为了提高点源式偏振光探测器的可靠性和精度,在斯托克斯(Stokes)矢量的偏振光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单个偏振光传感器通道设计并且搭建了一种快速旋转式天空偏振光信息探测系统,通过GPS授时确定太阳子午线的位置,进而实时解算出航向角数据,在室内和天气晴朗、空旷的室外条件下完成了数据采集,最大误差为1.047°,平均误差为0.378°,稳定工作状态下平均采样率为300 Hz。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偏振光探测系统具有较良好的精度,可以实现稳定输出。
    • 李天松; 张浩强; 杨溢凡; 连涛
    • 摘要: 针对无人机(UAV)的航向角解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的航向角解算算法。首先,对传统光流算法的块匹配方式进行改进,提出了圆形块匹配方式;然后,基于圆形块匹配方式与反三角函数设计了一种航向角解算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旋转超过1.5°时,93.3%的相邻帧圆形块匹配结果优于方形块匹配,圆形块匹配方式有效提升了匹配效果;基于圆形块匹配的航向角解算算法静态解算结果实现了零漂移、几乎无噪声,有效解决了航向角的静态漂移与易受干扰问题。
    • 王童瑶; 肖纯贤; 林作俊; 程涵
    • 摘要: 可见光室内定位系统是当前室内定位技术研究的热点。针对单灯定位系统中航向角获取不准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记发光二极管(LED)的单灯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利用内部装有不闪烁灯珠的单个LED灯作为发送端,在实现照明功能的同时进行信息的传输;智能手机作为接收端,捕获具有明暗条纹的图像,结合投影的几何特征并经过算法处理后得到航向角,然后进一步计算得到接收端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实验高度为1.75和1.45 m时,该系统能够实现6.9和6.5 cm的平均定位误差,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李翔; 李瑞祥
    • 摘要: 移动载体及其用户的轨迹数据记录相关的行为特征和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社会研究价值,也是轨迹数据挖掘、行为特征匹配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然而,在采用G PS获取轨迹数据的过程中会因为信号丢失或者干扰等影响造成轨迹数据的缺失.在路网未知的条件下,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轨迹修补算法,大多数缺失轨迹会被舍弃或者简单预估处理,严重影响轨迹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和可用性.针对这一问题,根据轨迹丢失具体情况,确定轨迹丢失点和分类判断规则;以航向角动态变化作为标尺,提出一种丢失轨迹点插值拟合补全算法;最后,利用该算法对采集过程中几类缺失的轨迹数据分别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路网未知的条件下,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缺失轨迹点的补全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杨江涛; 王健安; 王银; 胡啸
    • 摘要: 针对惯性导航系统长时间工作误差累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偏振光辅助惯导的融合算法,利用搭建的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三通道偏振成像系统对晴朗天气下全天域的载体航向角进行了测量.通过长时间的实验测试表明,三通道偏振成像系统解算的航向角最大误差为0.3142°,最小误差为0.0987°,而惯性导航系统以每小时1°的误差持续增长.研究表明,用偏振光辅助惯性系统在导航中的应用将会大大地降低惯性系统的误差漂移.因此偏振光和惯性系统的组合导航将逐渐用于无卫星信号环境下无人机的长时间飞行中,可摆脱美国GPS的限制,扩大无人机执行任务的范围.
    • 李翔; 刘晓琴
    • 摘要: 电子罗盘通过三轴磁强计测量地磁场矢量获取航向信息,其精度易受传感器自身非理想特性及外界干扰磁场影响.传统校正方法未考虑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仅能保证罗盘在静态下的航向精度.为改善电子罗盘的动态精度,对三轴磁强计的动态响应进行建模,采用动静结合的数据采集方式完成校正,并分别对罗盘的静态和动态航向精度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动态响应模型校正后,可使航向角动态误差减小50%以上,且静态误差均方根小于0.5°,提升了电子罗盘的动态精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