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乐安油田

乐安油田

乐安油田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1年内共计6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6072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胜利油田党校学报、石油天然气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四省区第九次稠油开采技术研讨会等;乐安油田的相关文献由112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凯、刘东亮、刘艳波等。

乐安油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072 占比:99.60%

总计:16137篇

乐安油田—发文趋势图

乐安油田

-研究学者

  • 姚凯
  • 刘东亮
  • 刘艳波
  • 孙明磊
  • 孟向明
  • 党龙梅
  • 宁方兴
  • 王史文
  • 邱国清
  • 吴云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兆敏; 赵心茹; 班晓春; 鹿腾; 张丁涌; 张江; 石明明; 孙超
    • 摘要: 针对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吸汽不均导致热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非均质储层水平井段吸汽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注汽筛管位置对水平井段吸汽规律的影响,引入温度变异系数对比多个周期水平段吸汽不均的程度,并提出了注汽筛管位置调整时机优化方法,根据温度变异系数先降后升的"V"字形变化规律,对比不同阶段调整注汽筛管位置对蒸汽吞吐采油的影响.结果 表明:蒸汽吞吐初期温度变异系数不断下降,依据热力学加和性原理,该阶段吸汽较好的储层比热容升高,证明含水量不断增大,剩余油被大量采出,此时调整筛管位置无法充分动用高渗储层的剩余油;若在蒸汽吞吐后期调整筛管位置,则高渗区的油大量采出后至筛管调整前这一阶段,蒸汽注入后富集于高渗低含油区,热利用效率低;在温度变异系数达到最小值时,说明高渗段油藏体系比热容升至较高值,含水饱和度大,剩余油较少,此时调整筛管位置可改善非均质储层动用不均的问题,因此,温度变异系数达到最小值后越早调整筛管位置效果越好.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乐安油田,通过温度变异系数方法选择时机调整筛管位置后,吸汽剖面更为均衡,平均日产油由上一周期的0.5 t/d提高至3.4 t/d.研究成果对改善蒸汽吞吐吸汽不均有指导意义.
    • 刘营
    • 摘要: 金家-乐安地区圈闭条件和保存条件都较为优越。馆陶组底部发育的泥岩和玄武岩覆盖在古近系的不同地层之上,形成良好的圈闭。博兴断层和石村断层为主要的油源断层,强烈活动期为Ek-Es4时期,在油气大规模运移的明化镇中后期活动已明显减弱,保存条件较好。本文着重从储盖层特征分析金家-乐安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
    • 冯庆伟; 杨玉珍; 万惠平; 许德广; 殷方好; 王金芝
    • 摘要: 乐安油田草20区块边水油藏水平井多轮次吞吐后动用不均衡,油汽比逐年下降,需要根据储层物性、动用程度等因素变化对注汽热量进行优化.在原油黏-温、相渗等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模型,通过对温度场、压力场和饱和度场展布规律的研究,优化储层需要的热量,实现按需注汽.研究结果表明,吞吐初期,注汽强度不断增加,可扩大加热范围提高周期效果;边水入侵后,井底压力趋于稳定,储层需要的热量也随之趋于稳定.
    • 牛君; 黄海平; 蒋文龙; 李宁熙; 孙晶晶
    • 摘要: 乐安油田稠油黏度高,开采难度大。该区原油遭受严重生物降解作用以及多期次油气充注影响,原油黏度差别较大。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乐安油田8口井所采的9件油样进行了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以研究生物降解作用和后期油气充注对原油物性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油组分受生物降解作用改造明显,生物降解级别至少在6级以上,但是最终的组成成分以及原油黏度主要受后期油气充注作用影响。25-降藿烷与正构烷烃系列共存、重排甾烷和规则甾烷以及藿烷与25-降藿烷系列绝对含量的变化关系均说明乐安油田的原油属于生物降解和多期充注共同作用的混合原油,其绝对含量与生物降解作用和油气多期充注作用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该区稠油的形成及控制因素加以分析,可为以后稠油的生产开发打好基础。%Heavy oil in the Le’an oilfield is high in viscosity, hence its exploitation encounters many difficulties. And the viscosities vary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biodegradation and oil-charge mixing.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impact of biodegradation and oil-charge mixing by analyzing nine oil samples from different eight oil wells for their molecular compositions. The results have elucidated that biodegradation has a major impact on many classes of compounds, and the biodegradation scale has a major impact, at least, on 6 grades. However, the ultimate compositions and viscosities of heavy oils are influenced strongly by mixing with late oil charge, subsequent to the process of biodegradation. The oil samples have acomplete series ofn-alkanes and 25-norhopanes, and changes in the absolute contents of steranes and diasteranes and hopanes and 25-norhopanes reveal that mixing charging and biodegradation are collaborating to the oils from the Le’an oil field. The concentrations of biomarke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ixing charging and biodegradation.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multi-stage charge mixing and biodegradation of heavy oils, 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heavy oils.
    • 李清萍
    • 摘要: 乐安油田稠油具有含油层系多、储层薄、油质稠、油藏类型多、非均质性严重、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为提高储量的动用率,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乐安油田针对不同区块、不同层系、不同油藏的特点,实施了深化地质研究、转换开发方式、水平井整体部署、分层热采、优化注采参数、发展配套开发技术等一系列的增产措施,实现了乐安油田稠油的高效稳产开发.本文针对这些独具特色的稠油增产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和评价.
    • 赵利萍
    • 摘要: 本次研究从精细地质描述入手,运用测井二次解释技术,对乐安油田储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指导今后如何进一步优化井网、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界限、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 赵利萍
    • 摘要: 本次研究从精细地质描述入手,运用测井二次解释技术,对乐安油田储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指导今后如何进一步优化井网、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界限、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 汪浩; 吕奇奇
    • 摘要: 前言:油井出砂是疏松砂岩油藏开采过程中常见问题之一,它是指由于油井开采和作业等各种综合因素造成井底附近地带的岩层结构破坏,导致部分脱落的地层砂随油层流体一起流入井筒,从而对油井正常生产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的过程或现象。油井出砂是疏松砂岩油藏开采的主要矛盾。出砂造成砂埋油层、井筒砂堵、设备磨蚀砂卡、井壁坍塌、套管损坏等一系列危害,既提高了原油生产成本,又增加了油田管理难度。油井持续出砂最终会导致油井停产甚至报废,因此出砂的油井必须采取防砂措施。防砂又称砂控,是指对于出砂的油井采取机械、化学等方法阻止地层产出砂进入井筒或将地层脱落砂重新固结在地层中从而达到控制地层出砂目的的一系列措施。
    • 张炎忠
    • 摘要: 1区块油藏特征 乐安油田草13断块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草桥一纯化镇断鼻带东部,为南界被石村断层切割遮挡的继承性断鼻构造。沙四段地层倾角3°~4°,顶面埋深12s0~1360m。储层岩性以粉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夹层多.分选性差,
    • 邱国清
    • 摘要: 乐安油田草4块Es44(沙四段4砂层组)为弱边水普通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井距200m×283m,目前已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面临周期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采收率低等难题.为实现该块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考虑经济效益,结合该块实际地质情况,通过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等手段,研究了该块在200m×283m大井距下实施蒸汽驱的可行性和大井距下蒸汽驱的见效时间,明确了注汽方式,建立了蒸汽驱技术界限.预计实施蒸汽驱后提高采出程度19.1%,可为同类油藏实施大井距蒸汽驱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