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适应巡航控制

自适应巡航控制

自适应巡航控制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36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509085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农业机械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二十二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03学术年会等;自适应巡航控制的相关文献由83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克强、林智桂、王建强等。

自适应巡航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09085 占比:99.99%

总计:1509223篇

自适应巡航控制—发文趋势图

自适应巡航控制

-研究学者

  • 李克强
  • 林智桂
  • 王建强
  • 刘昭度
  • 罗覃月
  • 钟志华
  • 黄辛梅
  • 李升波
  • 王博
  • 罗禹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仕飞; 张志; 郑涛
    • 摘要: 中远距离毫米波雷达是实现AEB/ACC功能的重要部件。新车型在开发时需要考虑雷达安装布置及相关件的公差尺寸要求。本文介绍了雷达常见装配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汽车制造商将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自动制动系统)、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等作为新车上市的重点因素。中远距离毫米波雷达是实现AEB/ACC功能的重要部件。
    • 宋家成; 闫茂德; 杨盼盼; 巨永锋; 岳靖斐
    • 摘要: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鲁棒自适应巡航控制(ACC),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鲁棒反步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利用反步技术设计虚拟控制器,将车辆间距控制转化为速度控制,避免速度相关型间距策略带来的间距与速度控制耦合;构建基于数据的耦合滑模面并设计状态观测器,补偿车辆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离散误差及外部干扰,提升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利用反馈控制及鲁棒控制技术设计数据驱动的ACC鲁棒控制算法;分别选取固定时间间距、变时间间距策略,利用所提ACC算法及基于比例积分(PI)的ACC算法进行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对比仿真验证.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控制精度、鲁棒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 姜顺明; 王奕轩; 吴朋朋
    • 摘要: 为了解决自适应巡航对于不同复杂工况的适应能力,提出一种车辆变权重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该控制系统首先建立ACC纵向动力学模型,并在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算法下综合全面考虑车辆跟车时的安全性能、跟车性能、燃油经济性能和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能,并设计了相应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接着,根据不同的行车环境设计各子目标权重系数在线实时调优机制(熵权法),运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以实现多目标多性能权衡。最后,基于Simulink搭建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CarSim车辆模型,针对城市、城郊和公路3种行驶工况进行效果验证。与固定权重ACC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各目标性能都有所改善。
    • 彭理群; 王依婷; 马育林; 许述财
    • 摘要: 车联网V2V环境下能实时获取自车和周围车辆的运动状态、驾驶工况和道路环境,为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为消除自动驾驶汽车(AV)和人工驾驶汽车(MV)混合行驶工况下的车头时距干扰对汽车纵向巡航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联网V2V的协同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车联网V2V实时采集车辆跟驰过程中车辆基本安全信息(basic safety message,BSM),进而获得车辆相对运动状态和驾驶行为序列;应用线性最优二次型方法建立驾驶操纵序贯链优化目标函数,再对扰动作用下的汽车运动状态改变量进行短时预测;在此基础上,以混合车流车头时距的最优均衡状态为目标,构建了车辆跟驰间距的滚动优化模型和协同自适应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头车加/减速行驶工况下,改进后的车辆控制器能更快响应前车运动状态的变化量,并在保证车辆安全跟驰间距的情况下,降低了车头时距,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 蔡博; 陈韬; 回春
    • 摘要: 为了保证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安全性、跟踪效果和稳定性,基于车辆安全距离模型建立了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模型,在Trucksim中搭建CACC跟驰控制系统;通过Simulink与Trucksim联合仿真,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编队的行驶过程中,前后车的车距始终在设定的安全距离范围内波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跟随车辆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波动极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周苏; 陆一弘; 吴楠; 金杰
    • 摘要: 为实现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自适应巡航功能,采用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上位控制器以实际车距与期望车距的偏差作为输入,采用滑模控制律获得主车期望加速度,然后将期望加速度作为下位控制器的输入,计算出电机期望转矩,用于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在CarSim中建立电动汽车整车模型,并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前车匀速、加速、减速等直线行驶工况以及曲率较大的弯道行驶工况下,提出的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均能够使主车具有良好的跟踪能力.
    • 宋秀兰; 漏小鑫; 孟利民; 何德峰
    • 摘要: 考虑网联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中的无线监控网络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下的车辆状态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状态估计方法重构网联车辆系统中的车辆状态.首先建立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模型和无线监控网络中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模型;再根据车辆巡航状态被损坏的数据,利用压缩感知原理,将网联车辆巡航状态安全估计问题描述为L1范数优化问题;进而根据S稀疏性重构网联车辆自适应巡航状态;最后,通过典型车辆自适应巡航场景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 覃频频; 吴锋民; 覃光毅; 万千
    • 摘要: 针对ACC系统上层速度控制IDM模型不能对汽车转弯行驶进行横向控制的不足,通过改进IDM模型并运用Simulink仿真试验研究转弯、超高和坡度等道路几何条件变化对特定工况下的汽车纵向和横向行驶的影响.采用车头时距和行驶速度作为指标评价汽车纵向行驶安全性;采用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作为指标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发现:在一定超高和坡度的道路上汽车转弯行驶时,纵向方向上改进后模型的车辆车头时距增大,行驶速度减小,保证了行驶安全;横向方向上改进后模型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随转弯半径和超高的增加而减小,保证了良好的操纵稳定性.结果表明,针对道路几何条件的变化,改进的IDM模型可以初步实现ACC系统特定工况下车辆纵向与横向的控制.
    • 徐柱; 曹占勇
    • 摘要: 为提升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系统车辆在跟车急加速和制动过程车身俯仰姿态控制,提出了对电控空气悬架采用滑模控制理论的实时附加俯仰力矩计算和电磁阀PWM(Pulse-Width Modulation)逻辑控制策略来调节悬架主动垂向力.以电控空气悬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设计滑模控制器实现车身附加俯仰力矩的计算,并通过前后轴悬架产生垂向力实现理想力矩跟随作用,针对ACC工况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控空气悬架及其姿态控制算法有效改善了车身姿态俯仰角变化,提升车辆行驶平顺性.
    • 毛锦; 阳磊; 刘凯; 杜进辅; 崔亚辉
    • 摘要: 跟驰过程中,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为了提升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研究了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在建立车间纵向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设计综合考虑安全性、舒适性、燃油经济性以及车辆自身限制等因素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引入松弛因子向量软化硬约束边界解决无可行解问题.进一步在滚动优化环节中,引入具有求解多约束问题能力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通过数值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能有效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车舒适性.结合CarSim搭建模型进行联合仿真,验证算法有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