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然区划

自然区划

自然区划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学、公路运输、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177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国家地理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等;自然区划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小荣、王彩霞、蔡运龙等。

自然区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 占比:0.6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177 占比:99.30%

总计:17298篇

自然区划—发文趋势图

自然区划

-研究学者

  • 张小荣
  • 王彩霞
  • 蔡运龙
  • 马兆有
  • 关传友
  • 杨国良
  • 毛雪松
  • 王富春
  • 赵焕庭
  • 付清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剑东; 张明洋
    • 摘要: 根据许昌市自然地理特点,依托自然区划理论,构建以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候为因子层的自然区划指标体系,采用主导标志法和自上而下法将全市域划分为4个自然区(东部平原潮土砂姜黑土区Ⅰ、中西部丘陵缓岗褐土潮土区Ⅱ、西北褐土石质土区Ⅲ、西南褐土区Ⅳ),结合土种和耕作制度,进一步细分为12个农业种植区(Ⅰ-1粮食生产区、Ⅰ-2粮经种植区、Ⅰ-3花木种植区、Ⅰ-4都市农业区、Ⅱ-1粮食生产区、Ⅱ-2粮油种植区、Ⅱ-3粮经种植区、Ⅱ-4粮烟种植区、Ⅲ-1中药材种植区、Ⅲ-2果树种植区、Ⅳ-1粮烟种植区、Ⅳ-2果树种植区),以引导农业发展向优势区聚集,合理布局农、林、牧业,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发展格局。
    • 张仲福
    • 摘要: 地质遗迹是珍贵的且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对地质遗迹的保护性开发是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遗迹调查数据,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法,对该区域的地质遗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评价,提出地质遗迹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遗迹调查共发现地质遗迹点1046处,其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有153处。研究区地质遗迹空间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内涵独特,以碎屑岩地貌、地层剖面、古生物遗迹化石为主;其不均匀分布的特点,与当地气候分带、地貌分区、水系分布、地质构造发育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根据赋存环境、发育特征等将研究区地质遗迹划分为2个地质遗迹区、6个分区和15个小区。(3)以国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契机,建议通过地质公园、研学旅行基地、特色小镇、地质文化村建设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开发利用路径,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 王军; 李小强; 张海峰; 郭兵; 任文秀; 彭措; 冯备战; 王玉玺; 胡振波
    • 摘要: 古植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各类植物实体或遗迹的残留.对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区划研究是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在资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和区划研究.甘肃省古植物化石产地可划分为北山地区、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鄂尔多斯和秦岭地区4个古生物化石大区以及6个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区.根据古植物化石产地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从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5个单因素分别对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在单因素评价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鉴评,共鉴评出世界级化石产地1处,国家级化石产地7处,省级化石产地16处.根据产地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等要素划分了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保护区6个.根据保护区内古植物化石产地级别及重要程度,划分出特级保护区2个,重点保护区2个和一般保护区2个.提出对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实行化石标本保护加原产地保护的建议.
    • 卢志俊; 何江
    • 摘要: 核桃(Juglans regia L.)属胡桃科植物,又称胡桃、羌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四大坚果”。我国核桃种质资源丰富,是世界核桃起源中心之一,原产于我国的核桃共有5个种,即核桃、铁核桃、核桃楸、野核桃和河北核桃,其中核桃和铁核桃栽培较为广泛。核桃主要分布在我国山西、陕西、河北、甘肃、新疆等地。蒲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北部,自然区划属于晋西黄土丘陵区,是山西省重要的核桃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蒲县核桃栽培面积约10万亩,是蒲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其中以薄壳香核桃综合表现最优。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到位,薄壳香在当地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优势,产量不高、效益不好,导致农户砍树现象严重。为进一步了解薄壳香核桃的品种特征,充分发挥其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积极作用,笔者对该品种的生长特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提出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 摘要: 罗开富,任期:1980—1983年1913年生,湖南长沙人,美国克拉克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研究员。曾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南京)研究员、代所长,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广东省政协第五、六届政协委员。毕生从事地理教学和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其学术成就和造诣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是我国著名资深的地理学家。20世纪50年代,主编《中华地理志》,主持我国自然区划工作,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草案》,提出了我国自然区划既要注意地带性观象,又要注意地区特点等重要理论。为我国自然区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运用法、德、俄等外语为科学研究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
    • ZHOU Pu; HOU Huali; WU Shangkun
    • 摘要: 矿产资源自然区划是矿产资源区划体系的基础层级,是矿业生产力布局和矿产资源规划管理调控的基础依据.本文首先界定了矿产资源自然区划的内涵、特征、目标和原则,构建了基于空间叠置法、GIS核密度分析和专家研判法的自然区划技术流程,并开展了全国矿产资源自然区划实证研究.以自然地质构造单元和栅格单元为基本分析单元,重点考虑矿产资源分布的集中性和区域成矿作用的统一性,将全国划分为28个资源富集区,勾勒了全国矿产资源空间分布轮廓和格局,以期探寻规律认知并为完善矿产资源区划体系、提升矿产资源区域差别化管治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 黄勇炜; 高银梅; 龙利
    • 摘要: 矿产资源区划体系的基础层面就是矿产资源自然区划,它也是矿产资源规划管理调控的基础依据.基本分析单元是自然地址构造单元和栅格单元,在进行区划研究时充分考虑资源分布的集中性和区域分布的统一性.这样可以更好的探寻规律并未完善矿产资源区划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界定矿产资源自然区划的目标、原则、构建方法、相关数据分析以及专家研判法的自然区划技术流程,并开展了全国了全国矿产资源区划实际研究.
    • 吴小斌; 蔡锡南; 陈斌; 姚图; 严琦峰
    • 摘要: 地质构造是地质遗迹形成的根本原因,地形地貌是地质遗迹的外在表现,岩石是地质遗迹的载体。按照地质遗迹出露所在的区域构造单元、地貌单元,地层区、古地形环境等多种因素,结合遗迹分布的地域聚集性、成因相关性等条件进行自然区划,将常州地质遗迹自然区划分为1个地质遗迹区,2个地质遗迹分区和6个地质遗迹小区,进而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建议。
    • 程新宇杰; 高路
    • 摘要: 根据天山山区综合自然区划,选取14个代表性气象站点,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RS分析方法对天山四大自然地带14个自然区1960—2013年气温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山区20世纪90年代来气温呈上升趋势,在90年代末发生突变,21世纪以来增温显著.四大自然地带气温增加速率不尽相同,其增速从大到小依次为伊犁谷地温带荒漠自然地带、天山北坡中温带荒漠自然地带、天山南坡暖温带荒漠自然地带、巴音布鲁克寒温带草原-草甸自然地带.四大自然地带都表现为日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从季节上看,天山山区冬季增温主要源于日最低气温的升高.根据Hurst指数,未来一段时间内,天山伊犁谷地、天山南坡和巴音布鲁克气温将会继续上升,尤其是日最低气温上升会更加明显,它的升高对日平均气温的升高贡献显著.天山北坡秋季和冬季升温趋势将可能放缓或者呈降温趋势.%In this study, 14 representativ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integrated physico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e linear trend analysis,Mann-Kendall test and R/S metho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trends in 4 natural zones and 14 natural region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from 1960—2013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was increasing since 1990s,especially significant since 21th century with a mutation in the late of 1990s. The temperature trend rates were different in 4 nature zones,which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Ili valley,the north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the south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and Bayanbulak. Th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increased greater than the daily average and maximum temperatures. In terms of seasons,the warmer winter was mainly due to the increasing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The temperature would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Ili valley, the south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 and Bayanbulak i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Hurst index. In particular,th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might be more significant. The increasing minimum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warming trend of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The warming trend was possible to slow down or decrease in north the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autumn and winter.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