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义齿修复术

义齿修复术

义齿修复术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1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88486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BITC口腔种植研讨会、第七届全国护理解剖研讨会等;义齿修复术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珊、冯海兰、刘洪臣等。

义齿修复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8486 占比:99.94%

总计:188597篇

义齿修复术—发文趋势图

义齿修复术

-研究学者

  • 李珊
  • 冯海兰
  • 刘洪臣
  • 周东坡
  • 孙玉春
  • 张国强
  • 施斌
  • 王勇
  • 王林
  • 程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爽; 丁宁; 田月明; 张祖太
    •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对多晶颗粒表面改性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120个预烧结氧化锆圆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喷砂组以及30、50、70 s酸蚀组(每组24个).对照组、喷砂组试件致密烧结前无额外处理;30、50、70 s酸蚀组分别浸入氢氟酸溶液30、50、70 s,再置于CaCl2溶液中90 s,80°CNaOH溶液中浸泡2h.5组试件致密烧结后,喷砂组喷砂,用扫描电镜观察5组试件表面形态,测试表面粗糙度.根据涂布粘接剂后是否施加负压,每组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个亚组,负压亚组和常压亚组(每亚组12个).将预制树脂柱粘接至氧化锆试件上,扫描电镜观察粘接试件纵断面(每亚组1个试件),测试剪切强度(每亚组11个试件),即粘接强度,并分析其破坏模式.结果 对照组试件表面光滑,粗糙度为(0.24±0.11) μm,喷砂组试件喷砂处理后形成粗糙表面,粗糙度为(0.95±0.12) μm,30、50、70 s酸蚀组试件氧化锆表面产生多晶颗粒,随着酸蚀时间延长,试件表面多晶颗粒增加,粗糙度分别为(0.60±0.15)、(1.04±0.11)和(1.57±0.16) μm,各组粗糙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喷砂组、30、50、70 s酸蚀组各负压亚组粘接强度分别为(13.56±1.19)、(20.98±2.11)、(17.37±2.44)、(24.19±2.97)和(21.36±2.16) MPa,分别比相应常压亚组[分别为(10.74±0.93)、(18.47±2.14)、(14.81±1.54)、(20.74±2.56)、(17.75±2.54) MPa]显著增加(P<0.05).负压亚组粘接剂界面未见明显裂隙与气泡.各负压亚组粘接试件混合断裂模式比例比相应常压亚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负压可有效增强树脂与多晶颗粒改性的氧化锆陶瓷之间的粘接强度,改善粘接效果.
    • 徐啸翔; 曹烨; 赵一姣; 贾璐; 谢秋菲
    • 摘要: 目的:建立利用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制作数字化个齿托盘的方法,通过体外研究评价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和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的效果.方法:在标准下颌牙列模型上进行14颗树脂牙全冠预备,通过三维扫描获取预备体表面数据.利用牙科修复设计软件在每个预备体上确定边缘线位置,设计作为个齿托盘主体部分的解剖全冠和连接体形态,以及作为容纳印模材料空间的基底冠形态.在生成的个齿托盘主体数据外表面增加辅助固位装置,内表面生成组织终止点.设计及打印全牙列预备体模型1副,常规全牙列个别托盘A、B以及数字化个齿托盘各4副.使用个别托盘A采用一步法对全牙列预备体模型进行聚醚印模制取,使用个别托盘B和数字化个齿托盘采用分段取模方式完成聚醚印模制取,各重复制取4次.记录每次印模制取的时间及印模中每个预备体肩台及轴面/(牙合)面缺陷的数目,对每个预备体印模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方法制取印模的预备体合格率和预备体质量分布.结果:常规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中肩台缺陷数目显著多于数字化个齿托盘法,轴面/(牙合)面缺陷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制取印模的预备体合格率高于常规法,预备体质量分布优于常规法.结论:通过数字化方法可以实现个齿托盘的设计和制作,与常规法相比,数字化个齿托盘法制取全牙列全冠预备体印模效果更好.
    • 李立美; 李风兰; 杨红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上唇长度与上中切牙显露量的关系,为前牙美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从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中选择个别正常(牙合)者304名(男性154名、女性150名,18~49岁),按照年龄分为18~29岁组(104名,男性53名,女性51名)、30~39岁组(110名,男性56名,女性54名)、40~49岁组(90名,男性45名,女性45名),拍摄记录受试者下颌姿势位、发“che”音和姿势性微笑时的动态视频影像,并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3张面部图像,使用ImageJ软件,测量上唇长度和厚度以及上中切牙显露量.分析各测量项目的组间差异和性别差异,对下颌姿势位上唇长度和上中切牙显露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下颌姿势位时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上唇长度分别为(21.9±2.2)、(22.5±2.5)、(23.1±2.2) mm,其中40~49岁组显著大于18~29岁组(P<0.05).下颌姿势位、发“che”音时和姿势性微笑时40~49岁组上中切牙显露量[分别为(1.4±1.2)、(4.7±2.4)、(7.7±2.4) mm]均显著小于18~29岁组相应状态[分别为(2.3±1.4)、(5.5±2.2)、(8.8±2.0)mm](P<0.05).下颌姿势位和姿势性微笑时30~39岁组上中切牙显露量[分别为(1.8±1.4)、(8.2±2.0)mm]均显著小于18~29岁组相应状态(P<0.05).随年龄增长,上中切牙显露量均逐渐减少;下颌姿势位和发“che”音时(除40~49岁组发“che”音时)各组女性上中切牙显露量均显著大于同组男性(P<0.05),而姿势性微笑时同组上中切牙显露量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9岁个别正常(牙合)下颌姿势位上中切牙显露量与上唇长度呈显著线性相关(r=-0.325,P<0.01).结论 前牙美学修复设计时需考虑性别差异,下颌姿势位和发“che”音时上中切牙显露量较姿势性微笑时更有参考价值;40~49岁个别正常(牙合)上唇长度较18~29岁显著增加,上中切牙显露量显著减小.
    • 柯怡芳; 张耀鹏; 王勇; 孙玉春
    • 摘要: 目前,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研究领域,也有少数机器人应用于临床,可进行牙体预备、口腔种植手术、全口义齿排牙、修复材料测试等操作.口腔修复机器人的优势在于能定量化精准操作、无限期重复工作流程,辅助口腔医师完成繁重、复杂的日常诊疗工作.口腔修复机器人在研发时应充分考虑口腔狭小操作空间的限制,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本文简要总结机器人在口腔修复领域的研发及应用现状以及现存问题,以期为口腔修复机器人未来的研发设计提供参考.
    • 刘洪臣
    • 摘要: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强调口腔种植修复的医学属性,指出口腔种植修复是修复牙列缺损与缺失、保持人类口颌面器官的完整性、恢复口腔功能、维护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严格遵循医学规律和医疗规范完成,防止该领域医学研究与临床导向出现偏差.为保障我国当前20多亿颗缺牙包括近2000万例无牙颌的修复需求,解决社会大众需求与口腔种植修复医疗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笔者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含高水平全科与专科医师的口腔种植修复专业人才队伍,加强我国口腔种植修复领域的多学科研发及原创品牌的研发,特别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通过重点发展数字化网络远程化人工智能口腔种植修复的普及与提高,达到系统化、标准化、同质化口腔种植修复医疗的质与量同步提高的目标,整体提高我国口腔种植修复疑难复杂病例的诊疗能力.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
    • 摘要: 近年,瓷贴面修复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为规范临床行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订口腔美学修复中瓷贴面技术专家共识,详细阐述瓷贴面修复治疗中的材料选择、临床适应证、牙体预备要求和瓷贴面粘接流程等内容;对如何获得坚固耐用的瓷贴面修复效果,预防修复后并发症以及如何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诊疗体验等提出专家建议;并结合口腔美学专业特色提出以美学设计为导向,强调局部与整体美学结合,联合多学科进行瓷贴面修复的理念,为制作符合口腔美学内涵的成功瓷贴面修复体提供参考.
    • 周永胜
    • 摘要: 三维打印技术已初步应用于固定修复体、诊断义齿、义齿支架、种植手术导板、定制或个性化种植体的制作等方面.针对上述口腔修复体或口腔修复医疗器械的三维打印技术,可根据成形原理分为光固化成形、烧结成形、熔凝成形3种主要类型,而可用的三维打印材料则包括聚合物、金属和陶瓷.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口腔修复医疗器械的优势体现在节省材料、可个性化制作和批量制作等方面.但口腔修复体或口腔修复医疗器械的三维打印精度和强度还需进一步提高,长期临床应用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个性化制作的优势尚未充分体现.本文从三维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推进三维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深入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于海洋
    • 摘要: 为进一步减少相关并发症,如何在符合牙体保存、活髓保护以及牙周组织和功能健康的原则下完成精准且可测量的牙体预备一直是口腔修复临床的技术难点.以目标修复体空间为核心、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术前分析设计、术中引导预备及术后修复体制作的序列引导技术,预告、转移与再现以实际测量为基础的修复空间数值及数量关系,是数字化口腔修复的数字逻辑基础.本文对牙体预备引导方式的新旧认识、数字化牙体预备导板的分类与应用、数字化导板引导下的显微牙体预备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牙体预备从经验引导向数字引导转变才是支撑数字化修复的基础之一.
    • 宋应亮
    • 摘要: 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修复理念与方法.目前,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正在向精准化、舒适化、即刻化以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口腔种植修复领域关注的热点包括即刻修复适应证的扩大、不同修复材料的临床选择条件以及数字化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体精度等.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发展的新动态,为口腔种植及修复医师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