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专利文献7012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研究等; 自我分化的相关文献由158位作者贡献,包括安芹、安芹1、吴煜辉等。

自我分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1.48%

专利文献>

论文:7012 占比:98.52%

总计:7117篇

自我分化—发文趋势图

自我分化

-研究学者

  • 安芹
  • 安芹1
  • 吴煜辉
  • 毕爱红
  • 刘思维
  • 向脉溪
  • 吴艳平
  • 方晓义
  • 王桂平
  • 王艳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翟文慧
    • 摘要: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晚年创作的一部代表作品,含有深远寓意。从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以蒂龙的整个家庭为研究对象,进而找出造成家庭悲剧的深层原因。对剧中四个主要人物的研究表明,蒂龙一家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较大,因此自我分化水平较低,由其所引发的慢性焦虑在家庭成员间相互作用于彼此,从而发展为挥之不去的个人生存困境。
    • 张静
    • 摘要: 为探讨家庭功能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机制,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自我分化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360名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功能、自尊、自我分化、心理韧性各变量间均显著正相关;家庭功能可以直接显著正向预测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而且自我分化和自尊在家庭功能与心理韧性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因此,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可以促进留守经历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和自尊的提升,促进留守经历大学生健康适应和良好发展。
    • 向脉溪; 毕爱红; 李梅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学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检验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亲子亲合量表》《同伴关系量表》《自我分化量表》与《心理健康量表》对某市57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中学生的亲子关系、自我分化、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两两相关。(2)自我分化在父子亲合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在母子亲合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3)较低水平组的同伴关系(M-1SD),能够显著正向调节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β=0.25,t=4.85***),也能够显著负向调节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β=-0.10,t=-2.45*);较高水平组的同伴关系(M+1SD)能够显著正向调节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β=0.39,t=7.59***),对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的调节不显著(β=0.02,t=0.54)。结论:亲子关系能直接预测心理健康,也能通过自我分化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同伴关系能够调节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和母子亲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成立。
    • 余欣莓; 任冰心
    • 摘要: 大学生自我和谐、自我分化程度影响着其心理健康,目前对自我和谐与自我分化的相关研究较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自我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冲击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化,且对医学生这一群体的研究也存在很大的空缺。文章旨在了解医学生的自我和谐与自我分化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研究,引导医学生认识、完善自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学参考。
    • 王雪
    • 摘要: 自我分化指的是一个人理智与情感上的分离以及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其特征集中表现在个人内心和人际关系两个层面.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分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同的自我分化水平对其行为有着多方面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有其重要性.本文围绕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特点展开分析,剖析低自我分化大学生和高自我分化大学生在个体、关系与社会三个层面中的自我分化发展特点,以期为我国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郭佩佩; 姜茂敏; 叶俊
    • 摘要: 目的:调查和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常态下家庭关系、自我分化对上海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基于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FACESII-CV)、自我分化量表(DIS)和状态和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864名上海高校在读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上海高校大学生家庭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依次为60.60±6.29、42.21±5.83分;自我分化得分为98.73±2.21;状态和特质焦虑得分依次为41.79±7.64、43.73±7.53.家庭关系亲密度、家庭适应性、自我分化、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家庭关系亲密度、适应性、自我分化得分对状态和特质焦虑得分有负向预测效应(P<0.05).结论:上海高校大学生状态焦虑相对明显,且特质焦虑水平高于状态焦虑;家庭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自我分化水平影响大学生状态和特质焦虑,提高大学生的家庭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及自我分化水平有利于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焦虑状况.
    • 向脉溪; 毕爱红; 李梅
    • 摘要: 目的:探讨父母婚姻质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检验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方法:用《父母婚姻质量量表》《自我分化量表》与《心理健康量表》对某市360名中学生及其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阳性检出率为38.07%,轻度问题检出率34.94%,中度问题检出率3.13%;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阳性检出率为33.33%,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的阳性检出率为44.49%.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母亲婚姻质量(p<0.05)、自我分化(p<0.001)与心理健康(p<0.001)在年级上有显著性差异.初中生的父母亲婚姻质量、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两两显著相关.自我分化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效应.结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父母婚姻质量和自我分化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父母婚姻质量不仅能够直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能够通过自我分化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毕爱红; 徐红红; 吴任钢; 安玮; 向脉溪
    • 摘要: 目的 分析夫妻不同自我分化水平对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509对夫妻,采用自我分化量表和婚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丈夫的婚姻满意度和婚姻质量总分分别为(33.963±6.106)分和(100.271±18.417)分,均高于妻子的(32.719±6.183)分和(98.191±18.9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自我分化水平丈夫和妻子自我分化水平高分组的婚姻满意度各维度及总分评分均高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个体自我分化水平与自身、配偶的婚姻质量都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主客体互倚模型检验显示自我分化水平对婚姻质量的主体作用显著,丈夫的自我分化水平客体作用显著(P<0.01).结论 自我分化水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自身的婚姻质量,丈夫的自我分化水平可以显著预测妻子的婚姻质量.妻子的婚姻质量会受到自身的自我分化水平和丈夫自我分化水平的双重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