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膏体

膏体

膏体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208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47390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金属矿山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2010年中国矿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技术高峰论坛、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等;膏体的相关文献由364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爱祥、王洪江、冯国瑞等。

膏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1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47390 占比:99.95%

总计:547659篇

膏体—发文趋势图

膏体

-研究学者

  • 吴爱祥
  • 王洪江
  • 冯国瑞
  • 王贻明
  • 刘刚
  • 戚庭野
  • 王少勇
  • 郭育霞
  • 尹升华
  • 杜献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春瑞; 王鹏程; 杨凤玲; 张圆圆
    • 摘要: 煤泥输送是资源化利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准确测定煤泥膏体的流变特性及获取流变参数,对煤泥输送管道的设计及输送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测定煤泥膏体流变特性的方法主要有管流法和旋转法2大类。系统地介绍了这2种主流方法的测试原理,在分析煤泥理化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就测定原理、测试装置、测试方法、测定参数及测定结果等进行了分析比较。
    • 严荣富; 尹升华; 刘家明; 邹龙; 莫亚斌; 寇永渊
    • 摘要: 选取金川二矿区全尾砂和棒磨砂为实验材料,采用全面实验设计法,探究聚丙烯纤维对粗骨料膏体剪切应力及流变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关于纤维体积率(纤维掺量与密度之比)和长径比(纤维长度与直径之比)的流变特性计算模型,以期为掺纤维粗骨料膏体流变性能预测提供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聚丙烯纤维会弱化膏体的剪切稀化和剪切增稠现象,且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不断增加,聚丙烯纤维粗骨料膏体越来越接近宾汉体;膏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随掺入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及长径比增大而增大,纤维体积率对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的影响大于纤维长径比对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的影响;与未掺聚丙烯纤维相比,掺入纤维的屈服应力增加率为2.28%~19.59%,塑性黏度增加率为5.66%~87.15%。计算模型表明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与纤维体积率近似呈指数关系,与纤维长径比近似呈线性关系;最后,采用凡口铅锌矿全尾砂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拟合方程复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
    • 晏祖根; 刘松昀; 黎光辉; 吴朝武
    • 摘要: 目的对目前PE薄片管材的主流热封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综述PE薄片作为软管热封的优缺点,分析PE薄片管材的热封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探讨目前比较先进的灌装封尾机构的现状。结果PE大多用于膏体的灌装上,其密封性能除了与材料有关外,也与其密封条件有很大关系,其密封方法一般采用热封方式。PE薄片管材热封后的性能与热封的三个要素(热封时间、温度和压力)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热封温度。结论目前企业用得最多的热封方法是内加热,PE薄片管材采用水平封尾更加稳定。热封尾工艺要求达到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足够的密封性。
    • 牛雷雷; 朱万成; 张瑞; 赵园春; 李智; 韩明讯
    • 摘要: 为向膏体早期的强度形成和初凝测试提供参考,本文利用充填体超声特性检测试验系统研究48 h内膏体的超声波特性,分析超声波波速、频谱和首波幅值。通过测试超声波透射过膏体试样的波速,得到波速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是随着胶结剂含量的增多,养护龄期1000 min内,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增速降低;随着膏体试样养护时间的增长和胶结剂含量的增多,超声波波速先保持近似稳定然后突然急速增大,表明超声波速度-养护龄期曲线变化可以反应试样中水化反应程度。通过频谱分析得到,胶结剂含量为3%的试样水化反应过程较平稳;胶结剂含量为7%的试样水化反应在养护时间1250~2000 min之间反应剧烈;超声波频谱随着养护时间增长由离散向中间集聚,集聚时间随着试样中胶结剂含量的增加而增长。基于超声波首播幅值分析得到,首波幅值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增大;相同养护龄期下,超声波通过不同胶结剂含量膏体后幅值相近,首波幅值对胶结剂含量不敏感。
    • 孟爽; 黎光辉; 刘松昀; 张炜; 吴朝武; 许佩华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塑料软管灌装封尾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针对国内中小型企业研发新型高端软管灌装封尾机存在的技术难点等问题,对设备的生产工艺路线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方法对软管灌装封尾机的整体布局和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对比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生产的软管灌装封尾机关键工位的结构特点,详细分析设备的上管、对标、灌装和热封尾等工艺路线。结果通过对软管灌装封尾机的工艺路线分析发现,未来软管灌装封尾机的传动机构将更加融合伺服控制技术,设备也朝更加智能化、高速化、高效化等方向发展。结论对软管灌装封尾机的生产工艺路线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国内新型软管灌装封尾的发展提供基础,为研发高性能软管灌装封尾的企业和人员提供参考。
    • 张志明; 谢坪全; 李云鹏; 李小洛; 周亮
    • 摘要: 为了将尾矿浆制备成稳定的膏体,为高效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以冶炼铜渣再选尾矿浆为原料进行了尾矿膏体制备试验。根据膏体的机理及形成条件,在试验室将矿浆进行初步浓缩,加入药剂后再深锥浓缩并进行一定地搅拌,在压缩区絮团重力、搅动剪切力等力的作用下改变系统状态,使絮团含水量随絮团结构状态改变而变化,并经絮团间隙向上排出,继而提高底流浓度,制备成相对稳定的尾矿膏体。通过分析膏体的形成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及膏体流变特性及参数,为尾矿膏体浓密机的主要参数设计、辅助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 王洪江; 杨亚楠; 王小林
    • 摘要: 云南某铅锌矿水淬渣产量逐渐降低,难以满足充填需求,亟需寻求新型粗骨料。以该矿全尾砂、机制砂、水淬渣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料浆质量浓度、灰砂比、粗骨料含量以及粗骨料种类对膏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基于最大密度曲线理论和贝雷法,从密实度和骨架结构两方面对混合物料级配进行评价,并对全尾—机制砂进行物料配比优化。研究表明:料浆质量浓度和灰砂比是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粗骨料含量的影响作用较小;相同条件下,全尾—水淬渣膏体抗压强度最大,全尾砂膏体次之,全尾—机制砂膏体抗压强度最小;全尾—机制砂膏体级配不良,密实度小于全尾—水淬渣和全尾砂膏体,且没有形成稳定骨架,再加上机制砂含泥量较高,导致全尾—机制砂膏体抗压强度最小。物料配比优化后,机制砂添加量为42.78%,全尾砂添加量为57.22%,达到较大密实度的同时又形成了稳定的骨架结构,有利于提高膏体抗压强度。
    • 陈庆伟
    • 摘要: 为保障3510上分层工作面区域煤炭的顺利开采,设计工作面采用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基于充填技术现状,分别对充填支架、管路输送系统、矸石破碎系统和配比搅拌泵送系统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详细设计,进行了粉煤灰膏体和矸石膏体配比参数及充填工艺的设计,并在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地表沉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充填方案实施后,工作面回采期间地表最大下沉为100 mm,有效控制了地表的下沉。
    • 金贵忠
    • 摘要: 对锡矿山南矿尾矿进行了膏体制备和充填相关研究。该尾矿浓缩至质量浓度64%可达到膏体状态;膏体尾矿以新型胶结粉为胶凝材料,在全尾砂浓缩膏体浓度68%、灰砂比1∶8条件下,充填体固结块28 d抗压强度可达3.36 MPa。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尾矿膏体充填系统运行良好,工艺指标优良。
    • 马志平
    • 摘要: 为探索某矿山超细全尾砂作为充填材料的可行性,开展了充填材料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全尾砂−75μm粒级占比83.14%,−20μm粒级占比56.91%,属于超细粒级全尾砂。在添加SNF625V型阴离子絮凝剂20 g/t,矿浆稀释浓度为10%时,全尾砂絮凝沉降效果最好。全尾砂自然静态沉降极限质量浓度约62%,动态沉降试验1 h以后底流浓度可达到极限浓度65%,料浆流动性较好。动态沉降溢流水含固量小于80 mg/L,溢流水澄清度高。当质量浓度超过68%时,料浆流动性变差,很难实现管道自流输送。当质量浓度为68%,灰砂比为1︰4时,料浆坍落度为25.2 cm,泌水率为1.62%,充填体7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大于1.0 MPa和2.5 MPa,满足矿山井下回采技术要求,达到了膏体优良状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