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7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2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655162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河南外科学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4年台丽温三地外科学术研讨会、2013年北京第七届疝和腹壁外科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议等;腹壁切口疝的相关文献由800位作者贡献,包括唐健雄、李基业、徐大华等。

腹壁切口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55162 占比:99.94%

总计:655531篇

腹壁切口疝—发文趋势图

腹壁切口疝

-研究学者

  • 唐健雄
  • 李基业
  • 徐大华
  • 黄磊
  • 李绍杰
  • 郑民华
  • 李健文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
  • 克力木
  • 宋晓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桢; 刘子文
    • 摘要: 巨大、复杂腹壁缺损的治疗对疝和腹壁外科医师而言仍富有挑战性。随着材料学与解剖学的不断发展,腹壁缺损的修补材料及手术方式经历了数次变革。腹腔内补片植入修补术成为治疗腹壁缺损的重要术式,在近30年发展历程中,因其无需分离腹壁组织、操作简化、切口相关并发症少等,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现代疝外科理念强调在微创下注重腹壁功能的重建,相信随着新材料的创新、新技术的探寻及腔镜平台的更新换代,腹腔内补片植入修补技术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
    • 赵新宇; 万智恒
    • 摘要: 目的分析全腹膜外Sublay(totally extraperitoneal sublay,TES)与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在腹壁切口疝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1月腹壁切口疝患者60例,其中30例行TES手术,30例行IPOM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年龄、BMI、吸烟、合并基础疾病、腹壁切口疝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组平均手术时间高于IPOM组,经过比较,P0.05)。TES组术后24 h和3 d疼痛VAS评分、住院花费均低于IPOM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组感染、肠梗阻、肠管损伤、复发与IPOM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慢性疼痛例数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ES与IPOM手术对于修补腹壁切口疝同样安全有效,TES具有住院费用少、术后疼痛率低的优点。
    • 陈亚柯; 王殿琛; 陈建民; 张轶; 屈攀; 邱新光
    • 摘要: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在治疗中小型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中小型腹壁切口疝行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组(n=57),腔镜组(n=53),开放组采用前入路腹膜外补片置入术行切口疝修补,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后入腹腔内补片置入术行切口疝修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拔除胃管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均康复出院.开放组术后1、3、5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4.02±0.19)、(2.21 ±0.26)、(1.39±0.98)分,腔镜组分别为(4.68 ±0.62)、(2.76±1.18)、(1.84 ±0.62)分,开放组均小于腹腔镜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开放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50.73±14.69)h、(87.21 ±13.75)h、(9.64 ±3.92)h、(3.42 ±1.22)d、(37.11 ±9.76)h,腔镜组分别为(65.14±9.54)h、(89.73 ±11.56)h、(11.43±5.61)h、(2.81 ±1.39)d、(38.92±7.59)h,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住院时间(9.14 ±0.03)d,腔镜组住院时间(9.74 ±0.49)d,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住院费用(1.51 ±0.36)万元,腔镜组住院费用(2.13±1.06)万元,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小型腹壁切口疝采用开放式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安全有效,费用低,有利于减少患者痛苦,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
    • 李绍杰; 孟云潇; 李绍春; 黄磊; 蔡昭; 唐健雄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腱膜瓣加强补片修补(FRAEM)技术在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158例采用FRAEM技术进行修补手术的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内的指标,分析疗效.结果 15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6~116(118.3±21.6)min,住院时间3~79(8.2±1.7)d.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12例,其中1例肠瘘,2例术后切口感染,8例出现血清肿,1例血肿;术后随访3~36个月,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补片感染,2例慢性疼痛,4例腹壁膨出,1例病人复发.结论 采用FRAEM技术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疗效确切,术后恢复时间较短,中短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黄磊; 唐健雄; 李绍杰
    • 摘要: 现代腹壁疝修补手术的目的是修复腹壁缺损和恢复腹壁功能,消除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完美的疝修补补片,需同时兼顾理想的抗张强度和最佳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已有多种疝相关补片可使疝患者获益,但无论是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仍无一种补片能同时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类型的疝、以及不同手术技术的需求。近10年来,生物补片在腹壁外科领域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取得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临床医师总结和反思。未来以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为代表的一系列功能性生物材料,可能是最接近理想化的疝补片。
    • 邵煜奇; 王敏娟
    • 摘要: 作为常见的临床问题,腹壁切口疝的发生和多种原因有关,并且对患者机体健康危害较大,如若诊治不及时,容易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关于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近些年腹腔镜技术因符合微创理念而受到普外科的广泛运用,并且成为了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理想方法,然而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手术效果降低,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因此重视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腹壁切口疝、临床治疗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降低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患者并发症风险,促进机体健康恢复.
    • 谭海扬; 梁宏伟; 苏鉴柠; 叶旭明
    •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49),低于对照组的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4%(1/49),低于对照组的4.08%(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患者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效果优于开放式手术.
    • 马培超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疝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2019-12睢县人民医院行修补术治疗的8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修补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组(腹腔镜IPOM组)与开放腹膜前间隙补片置入术组(开放Sublay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以及术后随访12~36个月期间的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和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IPOM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NR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开放Subla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IPOM与开放Sublay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时间相当.但腹腔镜IPOM创伤小、出血量少、疼痛轻、术后可早期离床活动,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防止复发,效果更佳.
    • 牟华军
    •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腹壁切口疝患者在两种不同体位下接受CT检查,评估疝容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经治疗后证实为腹壁切口疝患者80例,根据CT检查体位分成两组.仰卧位CT检查的40例为对照组,侧卧位CT检查的40例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疝囊容积、疝囊与腹腔容积比高于对照组;腹腔容积低于对照组;检查准确性优于对照组;检查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少于对照组;检查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检查操作时间、病情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腹壁切口疝患者在侧卧位状态下接受CT检查效果更理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