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脱细胞真皮基质

脱细胞真皮基质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3年内共计44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2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04845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江苏省第十一次整形烧伤外科学术会议、第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12浙江省烧伤外科学学术年会等;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相关文献由1302位作者贡献,包括潘银根、罗旭、林才等。

脱细胞真皮基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2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04845 占比:99.83%

总计:205199篇

脱细胞真皮基质—发文趋势图

脱细胞真皮基质

-研究学者

  • 潘银根
  • 罗旭
  • 林才
  • 但卫华
  • 但年华
  • 左金华
  • 朱宁文
  • 潘华倩
  • 姜笃银
  • 冯自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开宇; 胡鹏; 魏在荣; 黄广涛; 周健; 何桂佳; 聂开瑜
    • 摘要: 背景:随着女性对自身审美及治疗需求的提高,乳房重建成为了乳腺癌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案,其中扩张器及植入物的使用比例较高。感染作为使用扩张器和植入物最常见的并发症,会导致一系列的后果,甚至影响乳房重建结果。随着对乳房重建中导致感染的风险因素的深入了解、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乳房重建的成功率。目的:总结在乳房重建中使用扩张器和植入物并发感染的风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并介绍新型材料在乳房重建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章,以“组织扩张器、植入物、感染、乳房重建”为中文检索词,以“tissue expander,breast implants,breast reconstruction,infection”为英文检索词,然后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章进行初筛后,保留相关性和参考价值较高的文章进行综述,最终选择11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基于组织扩张器与植入物的乳房重建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多种风险因素可能导致乳房重建后感染的发生,严重时引起扩张器与植入物丢失。②乳房重建扩张器和植入物根据其材质特性不同细分为多个种类,其中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虽然光滑表面相较于纹理表面有更高的血清肿发生率,但临床上出现血清肿后通常会提前采取引流以规避其带来的感染风险。③临床医生需结合乳腺重建患者自身健康状况与治疗方式,仔细评估感染发生的概率,合理选择扩张器或植入物,例如对于有多种术前感染因素的患者,选择光滑表面的扩张器或植入物可能更有利于感染的防控。④乳房重建术后预防感染可以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必要时可与喹诺酮药物联合使用,而对已经出现感染征象的患者,需及时根据细菌培养情况及药敏实验选择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尽可能为患者保留扩张器或植入物。⑤目前已经有研究开发出新型乳房重建材料和药物涂层,由于此类产品自身具备抗菌以及抑制细菌附着等优势,可以根本上降低扩张器和植入物感染的发生率,在一些临床个案研究中已显示出了积极的治疗效果,但未来还需进一步采用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 胡凯; 陈维明; 骆井万; 李淼; 汪晶晶; 李矛; 沈亚俊; 陈金发; 白玉龙
    • 摘要: 背景:过氧乙酸/乙醇是一种理想的动物源及同种异体组织病毒灭活试剂,其对病原微生物杀灭效果显著,但是未见其对异体皮其他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目的:研究过氧乙酸/乙醇处理对异体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配制3种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乙醇溶液,2.3 g/L过氧乙酸+体积分数24%乙醇(设为P/E-1)、1.8 g/L过氧乙酸+体积分数4.8%乙醇(设为P/E-2)、15.33 g/L过氧乙酸+体积分数24%乙醇(设为P/E-3).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乙醇溶液分别处理异体皮15,30,45,60 min,通过外观、组织学染色、力学性能、糖胺聚糖含量检测等评价皮肤结构性能变化,并检测经处理后皮肤的化学试剂残留情况和细胞毒性.结果 与结论:①各浓度过氧乙酸/乙醇溶液处理不同时间的异体皮外观无明显差异;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与未处理的异体皮相比,P/E-1与P/E-2处理15 min后的皮肤细胞外基质结构无明显变化,处理15 min以上的皮肤细胞外基质结构相对疏松,但保留了结构的完整性;P/E-3处理15 min时,皮肤真皮层中出现大孔,处理15 min以上后真皮层出现较多孔洞,细胞外基质结构被严重破坏;③同一浓度溶液处理下,处理时间越长,皮肤的糖胺聚糖含量、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越低;相同处理时间下,P/E-1处理组拉伸强度最大、P/E-3处理组最小,P/E-2处理组断裂伸长率最大、P/E-3处理组最小,P/E-3处理组韧性最小;④试剂残留检测显示,过氧乙酸和乙醇可从异体皮去除,残留量在规定的限度要求内,无明显的细胞毒性;⑤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处理时间下,P/E-1组皮肤的性能及结构与原材料最接近.
    • 李晶; 乔玮; 任晓琦; 石浩; 杨婷; 马绍英; 苏成忠; 李宝兴; 赵亚平
    • 摘要: 背景:临床上常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对骨缺损部位进行重建,即在骨缺损处植入支架材料,再采用生物屏障膜建立稳定的成骨环境,保证成骨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的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的:观察煅烧骨结合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拔牙窝填充的成骨效果.方法:采用高温煅烧法将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采用去表皮、脱细胞等方法将猪断层皮片制成脱细胞真皮基质,MTT法检测两种材料的细胞毒性.取9只比格犬,拔除下颚两侧第2,4前磨牙,拔牙窝内植入煅烧骨后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分离颊舌侧牙龈并拉拢缝合,关闭拔牙创.术后1,3,6个月,采用锥形束CT、X射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等方法评价成骨效果.实验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批,编号CIRP-IACUC-(R)2018081.结果 与结论:①两种材料浸提液分别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良好,无空泡、死亡现象,MTT法结果显示细胞存活率均在85%以上,无明显的细胞毒性;②动物实验下颌骨锥形束CT检测显示,随着愈合时间延长,植入部位的相对灰度值逐渐增高,拔牙创内的成骨量增加;③动物实验X射线片显示,术后1个月,植入部位成像均匀、无明显成骨;术后3个月,植入部位有部分成骨;术后6个月,植入部位有明显成骨;④动物实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术后1个月,拔牙窝内有大量新形成的骨小梁结构,骨小梁排列均匀,煅烧骨部分被吸收;术后3个月,见粗大骨小梁结构,伴有大量软骨,残留少量的煅烧骨;术后6个月,拔牙创接近愈合,形成成熟骨组织,可见骨单元结构,已观察不到煅烧骨;⑤结果表明,煅烧骨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拔牙窝的填充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
    • 胡凯; 陈维明; 骆井万; 李淼; 汪晶晶; 李矛; 沈亚俊; 陈金发; 白玉龙
    • 摘要: 背景:过氧乙酸/乙醇是一种理想的动物源及同种异体组织病毒灭活试剂,其对病原微生物杀灭效果显著,但是未见其对异体皮其他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目的:研究过氧乙酸/乙醇处理对异体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配制3种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乙醇溶液,2.3 g/L过氧乙酸+体积分数24%乙醇(设为P/E-1)、1.8 g/L过氧乙酸+体积分数4.8%乙醇(设为P/E-2)、15.33 g/L过氧乙酸+体积分数24%乙醇(设为P/E-3)。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乙醇溶液分别处理异体皮15,30,45,60 min,通过外观、组织学染色、力学性能、糖胺聚糖含量检测等评价皮肤结构性能变化,并检测经处理后皮肤的化学试剂残留情况和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1)各浓度过氧乙酸/乙醇溶液处理不同时间的异体皮外观无明显差异;(2)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与未处理的异体皮相比,P/E-1与P/E-2处理15 min后的皮肤细胞外基质结构无明显变化,处理15 min以上的皮肤细胞外基质结构相对疏松,但保留了结构的完整性;P/E-3处理15 min时,皮肤真皮层中出现大孔,处理15 min以上后真皮层出现较多孔洞,细胞外基质结构被严重破坏;(3)同一浓度溶液处理下,处理时间越长,皮肤的糖胺聚糖含量、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越低;相同处理时间下,P/E-1处理组拉伸强度最大、P/E-3处理组最小,P/E-2处理组断裂伸长率最大、P/E-3处理组最小,P/E-3处理组韧性最小;(4)试剂残留检测显示,过氧乙酸和乙醇可从异体皮去除,残留量在规定的限度要求内,无明显的细胞毒性;(5)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处理时间下,P/E-1组皮肤的性能及结构与原材料最接近。
    • 李晶; 乔玮; 任晓琦; 石浩; 杨婷; 马绍英; 苏成忠; 李宝兴; 赵亚平
    • 摘要: 背景:临床上常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对骨缺损部位进行重建,即在骨缺损处植入支架材料,再采用生物屏障膜建立稳定的成骨环境,保证成骨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的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的:观察煅烧骨结合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拔牙窝填充的成骨效果。方法:采用高温煅烧法将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采用去表皮、脱细胞等方法将猪断层皮片制成脱细胞真皮基质,MTT法检测两种材料的细胞毒性。取9只比格犬,拔除下颚两侧第2,4前磨牙,拔牙窝内植入煅烧骨后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分离颊舌侧牙龈并拉拢缝合,关闭拔牙创。术后1,3,6个月,采用锥形束CT、X射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等方法评价成骨效果。实验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批,编号CIRP-IACUC-(R)2018081。结果与结论:①两种材料浸提液分别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良好,无空泡、死亡现象,MTT法结果显示细胞存活率均在85%以上,无明显的细胞毒性;②动物实验下颌骨锥形束CT检测显示,随着愈合时间延长,植入部位的相对灰度值逐渐增高,拔牙创内的成骨量增加;③动物实验X射线片显示,术后1个月,植入部位成像均匀、无明显成骨;术后3个月,植入部位有部分成骨;术后6个月,植入部位有明显成骨;④动物实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术后1个月,拔牙窝内有大量新形成的骨小梁结构,骨小梁排列均匀,煅烧骨部分被吸收;术后3个月,见粗大骨小梁结构,伴有大量软骨,残留少量的煅烧骨;术后6个月,拔牙创接近愈合,形成成熟骨组织,可见骨单元结构,已观察不到煅烧骨;⑤结果表明,煅烧骨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拔牙窝的填充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
    • 吴振; 梅忠振; 陈畑成; 苗青云
    • 摘要: 目的探索脱细胞真皮基质医用组织补片在鼻唇沟填充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21年9月~2022年4月,经鼻翼内侧切口,松解并剥离鼻唇沟皮下黏膜组织,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医用组织补片填充于双侧鼻唇沟软组织凹陷区,依据患者双侧鼻唇沟软组织凹陷不同程度适用相应材料量。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结果本组28例病患除1例单侧因组织补片放置不平整导致口腔黏膜穿出而取出重放,另1例术后2天病患自觉填充区皮肤及皮下肿胀、疼痛取出,其余的26例都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医用组织补片填充双侧鼻翼基底凹陷矫正手术效果明显,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支撑作用,且鼻翼内侧切口有着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微小、不易感染、易成活等特点。明确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固定形态的假体类材料压迫神经造成口周麻木问题,降低了在鼻唇沟参与的动态表情随面部肌肉皮肤的活动的僵硬感、体表轮廓感以及包膜形成前移位的风险,是一种相对理想的鼻唇沟填充生物材料。
    • 从兆霞; 刘媛; 赵今
    • 摘要: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运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或自体结缔组织移植物治疗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的差异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4个英文电子数据库中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截止至2022年4月20日,主要结局指标为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退缩深度、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完全根面覆盖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术后12个月后,对照组结缔组织移植物较试验组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MD=−0.28(−0.47,−0.08),P=0.006]、降低牙龈退缩深度[MD=0.23(0.12,0.35),P<0.0001]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RR=0.80,95%CI(0.69,0.93),P=0.003];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治疗后,结缔组织移植物在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降低牙龈退缩深度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方面具有优势,但脱细胞真皮基质由于手术简便并有相似的效果亦有临床应用价值。
    • 陈磊; 郑蕊; 杰永生; 綦惠; 孙磊; 舒雄
    • 摘要: 背景:大量的动物和临床实验已证实,脂肪来源的血管基质成分局部移植可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矿化胶原一体化骨软骨支架复合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雌兔双侧腹股沟脂肪垫,利用酶消法获得血管基质组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特异性蛋白,观察其成脂、成骨与成软骨分化能力。将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实验组)、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软骨诱导组)、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分别接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矿化胶原一体化支架上共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软骨相关基因表达,二甲基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胞外基质中糖胺多糖含量。结果与结论: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高表达CD44、CD105与CD90,低表达CD14、CD19与CD45,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具有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与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②CCK8检测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矿化胶原一体化支架上的3种细胞数量增加,其中实验组细胞数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培养7 d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实验组中的细胞数量多于其他两组;③培养21 d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实验组中的Sox9、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④培养7,14,21 d的二甲基亚甲基蓝比色检测显示,实验组中的糖胺多糖含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⑤结果表明,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矿化胶原一体化支架可以在体外有效支持软骨形成。
    • 陈磊; 郑蕊; 杰永生; 綦惠; 孙磊; 舒雄
    • 摘要: 背景:大量的动物和临床实验已证实,脂肪来源的血管基质成分局部移植可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矿化胶原一体化骨软骨支架复合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雌兔双侧腹股沟脂肪垫,利用酶消法获得血管基质组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特异性蛋白,观察其成脂、成骨与成软骨分化能力.将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实验组)、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软骨诱导组)、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分别接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矿化胶原一体化支架上共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软骨相关基因表达,二甲基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胞外基质中糖胺多糖含量.结果 与结论: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高表达CD44、CD105与CD90,低表达CD14、CD19与CD45,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具有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与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②CCK8检测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矿化胶原一体化支架上的3种细胞数量增加,其中实验组细胞数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培养7 d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实验组中的细胞数量多于其他两组;③培养21 d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实验组中的Sox9、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④培养7,14,21 d的二甲基亚甲基蓝比色检测显示,实验组中的糖胺多糖含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⑤结果表明,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矿化胶原一体化支架可以在体外有效支持软骨形成.
    • 王凤琼
    • 摘要: 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是人或动物皮肤经脱细胞处理后制备而成的生物材料,其特点为具有低抗原性,且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最早用于烧伤治疗中.随着临床上对ADM制备技术的深入研究,ADM逐渐被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在口腔科的应用包括创面覆盖、腮腺手术中预防畸形和并发症、引导组织再生等.探讨ADM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和体内转归的研究成果,可为ADM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与推广等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