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血管重建术

脑血管重建术

脑血管重建术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6951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暨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专家委员会2010年北京神经外科年会、海峡两岸医疗仪器学术会议、河南省第二十六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等;脑血管重建术的相关文献由689位作者贡献,包括佟小光、段炼、张东等。

脑血管重建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6951 占比:99.86%

总计:147155篇

脑血管重建术—发文趋势图

脑血管重建术

-研究学者

  • 佟小光
  • 段炼
  • 张东
  • 王嵘
  • 李萌
  • 凌锋
  • 许百男
  • 赵继宗
  • 刘方军
  • 孙正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朱磊
    •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69例成人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血管重建术后并发症情况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出现首发症状、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出现术前症状的患者中,并发症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比例明显高于非并发症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首发症状为TIA、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 3~5分是成人烟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人烟雾病术前首发症状为TIA、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 3~5分的患者,行脑血管重建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 仇诚; 张燕平; 余志强; 赵金兵; 陈立久; 张光绪; 马骏; 何升学
    • 摘要: 目的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联合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合术(STA-MCA+EDMS)与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合术(EDMS)后疗效及预后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166例行大脑半球行STA-MCA+EDMS联合手术或EDMS间接手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观察两组术式的术后疗效、手术并发症及其远期预后。结果对于梗死型及出血型烟雾病患者,联合手术术后血管造影评分优于间接手术(P=0.009)。进一步对有症状组患者进行ROC曲线分析提示,当年龄>49.5岁时行联合手术对术后血管新生能力差具有一定预测作用(P42.5岁时行间接手术,对于术后血管新生能力差具有一定预测作用(P=0.046)。新生血管能力在各铃木分级、梗死型烟雾病、出血型烟雾病及无症状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中心研究提示联合手术对于术后血管的新生能力效果要优于间接手术,对于烟雾病患者应当尽早诊断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 杨帅峰; 李雪华; 金立德; 陶维华; 钱希颖; 赵建华
    • 摘要: 目的 总结烟雾病联合血管重建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并筛查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89例成人烟雾病联合血管重建术后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联合血管重建术后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有癫痫发作史(OR=5.523,95%CI:1.486~20.524;P=0.011)、桥血管位于额叶(OR=2.793,95%CI:1.027~7.597;P=0.044),以及术后并发脑梗死(OR=9.025,95%CI:2.121~38.404;P=0.003)、脑过度灌注综合征(OR=3.624,95%CI:1.281~10.253;P=0.015)和脑出血(OR=5.646,95%CI:1.219~26.142;P=0.027)是烟雾病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有癫痫发作史、联合血管重建术桥血管位于额叶,以及术后并发脑梗死、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和脑出血是成人烟雾病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时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有可能减少术后癫痫发作。
    • 杨程; 卢熊伟; 彭炫; 冯鹏程; 王思涛; 赵茜; 龙江
    • 摘要: 目的研究中期烟雾病(MMD)的复合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优劣,并分析远期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2016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Ⅲ期和Ⅳ期MMD患者共6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平均随访(22.9±14.7)个月,对比患者入院及随访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结局、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远期卒中情况,并对远期发生卒中的患者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手术组中的出血型MMD比缺血型MMD的mRS评分改善更明显(P=0.01)、远期卒中率更低(P=0.044),保守治疗组中的缺血型MMD比出血型MMD的mRS评分改善更明显(P=0.02);回归分析显示缺血型MMD(P=0.028)和入院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次/周(P=0.006)是远期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中期MMD而言,缺血型MMD行手术治疗不优于保守治疗;出血型MMD行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mRS评分,缺血型MMD患者和入院前TIA>1次/周的MMD患者远期卒中发生率更高。
    • 匡伟; 李鑫; 肖烽; 郭华
    • 摘要: 目的总结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筛查相关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脑血管重建术的烟雾病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发病类型、术前Suzuki分期、手术侧别、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以及手术至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出现时间、临床表现、症状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相关预测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手术至症状出现时间与症状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13例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率为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高(OR=0.867,95%CI:0.790~0.953;P=0.003)和左侧手术(OR=0.158,95%CI:0.029~0.863;P=0.033)是烟雾病患者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预测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手术至症状出现时间与症状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_(s)=-0.925,P=0.000)。结论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是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的自限性并发症,年龄偏高和左侧手术可以作为预测其发生的影响因素。
    • 王东海; 王飞
    • 摘要: 脑血管搭桥术已有50余年历史,术式繁多,分类复杂,是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外科手术方法。本文拟对脑血管搭桥术的常用术式、分类及临床应用进行概述,以供临床借鉴。
    • 刘恺宁; 孙涛; 韩孟桃; 张平; 赵鹏; 王东海; 李刚
    • 摘要: 目的分析缺血型烟雾病患者术前相对血糖比值与脑血管搭桥术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78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行186例次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收集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数据、计算相对血糖比值,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49%(53/186),其中,重型占8.60%(16/186),均为症状性脑梗死;轻型占19.89%(37/186),其中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97.30%(36/37)、硬膜下出血2.70%(1/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3.696,95%CI:1.805~7.569;P=0.000)、手术间隔<2个月(OR=2.186,95%CI:1.041~4.590;P=0.039)、相对血糖比值升高(OR=1.484,95%CI:1.071~2.058;P=0.018)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烟雾病患者急性缺血性发作后脑血管搭桥术时间可延长至2个月后,同时关注术前相对血糖比值、严格控制围手术期血压,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王轩; 佟小光
    • 摘要: 传统后循环搭桥术以前循环血管为供血主体,属于颅外-颅内低流量搭桥。颅外椎动脉V3段搭桥可结合复杂的颅底技术,以颅内-颅内或联合搭桥形式对后循环整体一期进行更深入的改造;不仅可作为血管搭桥术式设计的主体处理椎基底动脉系统,还可重建前循环血流。本文系统阐述V3段搭桥涉及的重要血管特点和显露方法,以及V3段各种搭桥构型的创新设计理念、疾病适应证和实际应用原则。
    • 佟志勇; 刘源; 王刚; 孙怀宇; 余冠东; 张劲松; 初金刚
    •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以颌内动脉(IMA)为供血动脉、移植短段桡动脉(RA)的中流量搭桥术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与结果5例患者均为2018年8月至2021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IMA-RA-脑动脉搭桥术(IMAB)的脑血管病病例,其中解离性动脉瘤3例(右大脑中动脉M2段1例、左大脑中动脉M1段1例、右大脑后动脉P2段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2例(双侧椎动脉闭塞1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1例)。分别行IMA-RA-M2(2例)和IMA-RA-P2(3例)搭桥术,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术和多普勒超声显示桡动脉血流通畅4例、闭塞1例(经重新吻合桥血管血流通畅)。术后1周,5例移植桡动脉保持通畅,其中4例测量桡动脉血流量分别为123、51、77和69 ml/min,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较术前升高1分1例、降低1分3例、无变化1例;其中1例M1段解离性动脉瘤患者,血管搭桥术并旷置动脉瘤后发生基底节区梗死。术后5~26个月,随访的4例移植桡动脉仍保持通畅,其中2例血流量分别达66和89 ml/min;随访至术后8~40个月,5例神经功能缺损均不同程度改善,mRS评分为零2例、1分2例、2分1例。结论IMAB手术可为脑组织提供中等流量的血供,长期随访桡动脉通畅性良好、血流量稳定,可有效降低脑缺血风险。
    • 廖煜君; 何康民; 徐斌
    • 摘要: 目的总结烟雾病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方向,对比分析顺血流搭桥术与逆血流搭桥术对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桥血管长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6-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颞肌贴敷术和硬膜翻转术的50例烟雾病患者,术前均根据DSA判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方向,并根据桥血管血流方向分为顺血流组(与受体动脉血流方向一致,32例)和逆血流组(与受体动脉血流方向相反,18例)。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术(ICGA)观察术中血流对冲现象,记录围手术期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和术后30天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中期随访(平均为7.31个月)分别以DSA和Matsushima分级系统评价吻合口通畅性及桥血管供血范围;远期疗效(平均39.72个月)则以TCD显示的桥血管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特征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ICGA证实两组患者吻合口均保持通畅,但顺血流组血流对冲(χ^(2)=4.668,P=0.031)和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χ^(2)=6.630,P=0.010)发生率均低于逆血流组,而术后30天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中期随访时,吻合口仍保持通畅,两组桥血管供血范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613,P=0.434);长期随访时,顺血流组桥血管PSV(t=3.599,P=0.001)和EDV(t=2.993,P=0.004)高于逆血流组、RI低于逆血流组(t=3.328,P=0.002)。结论顺血流搭桥术可以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分水岭推移和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且远期疗效观察其桥血管血流速度更快、阻力指数更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