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脊液置换

脑脊液置换

脑脊液置换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99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908篇;相关期刊298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8年全国临床医学新进展(呼和浩特)学术研讨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全国急危重病护理(烟台)学术研讨会等;脑脊液置换的相关文献由165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进、张继东、李华等。

脑脊液置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9 占比:7.94%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8908 占比:91.98%

总计:9685篇

脑脊液置换—发文趋势图

脑脊液置换

-研究学者

  • 周进
  • 张继东
  • 李华
  • 李斌
  • 王小宁
  • 王静
  • 邓伟华
  • 陈艳
  • 黄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郧竹; 刘国青
    • 摘要: 目的:探讨对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脑脊液生化指标、白细胞数目和压力的影响。方法:纳入竹溪县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3例。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脑脊液转阴的时间、头痛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脑脊液生化指标、白细胞数目和压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脑脊液转阴的时间、头痛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脑脊液中氯化物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其脑脊液中蛋白的水平、白细胞数目和脑脊液压力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其疗效,改善其脑脊液生化指标、白细胞数目及压力,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 张俭
    • 摘要: 目的 探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12.33±1.73)d、疼痛消失时间(8.73±2.57)d、脑脊液压力恢复时间(10.36±3.44)d及住院时间(35.46±15.2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70±2.76)、(15.56±3.84)、(15.70±5.28)、(45.33±23.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 郑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8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SF指标、临床症状观察、生活质量及治疗效率进行评判,判断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SF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证明脑脊液置换(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很好,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医院治疗效率的同时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肖化选; 罗洪海; 陈伟平; 戴兵; 邓一帆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在出血后24 h内分别给予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与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对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SAH分成两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法,35例研究组采取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管痉挛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H患者,早期采取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促进症状的改善及降低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范稚坚
    • 摘要: cqvip:结核性脑膜炎是临床的常见病,起病隐匿、病程慢、发病率高,近几年,结核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明显增加^([1])。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但单纯的抗结核治疗,疗效并不理想,本文就脑脊液置换结合不同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9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50.61±8.14)岁,平均病程为(3.08±1.39)年,观察组30例,女性11例,男性19例,平均年龄为(51.33±8.05)岁,平均病程为(3.11±1.27)年。
    • 汤旎; 王强; 李映霞; 谷有全; 王颖
    • 摘要: cqvip: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为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胃肠炎、败血症、脑膜炎,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本病发病率极低,国内鲜有报道。现就1例IgA肾病合并LM脑膜炎患者进行报告。
    • 李华; 王倩; 王丽媛; 刘东旭; 赵腾跃
    • 摘要: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鞘内注射及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肌酸激酶同工酶BB(CK-BB)、可溶性CD163(sCD163)、炎症因子(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4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结核科住院治疗的难治性TBM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行鞘内注射、脑脊液置换治疗及抗结核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脑脊液中CK-BB、sCD16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含量变化及脑脊液生化指标,并进行疗效判断,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8 d后,2组患者脑脊液中CK-BB、sCD163及TNF-α、IFN-γ白细胞、蛋白、脑脊液压力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脑脊液中葡萄糖、氯化物水平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莫西沙星联合鞘内注射及脑脊液置换治疗能有效降低TBM患者脑脊液CK-BB、sCD163、炎性因子TNF-α、IFN-γ、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提高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且临床疗效较好.
    • 杨红静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频次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5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四联药物治疗与脑脊液置换疗法,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与对照组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与尿激酶.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脑脊液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细胞个数、蛋白质、葡萄糖及氯化物水平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P<0.05).结论:适量加大频次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脑脊液置换方法对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显著疗效.
    • 肖化选; 罗洪海; 陈伟平; 戴兵; 邓一帆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在出血后24 h内分别给予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与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对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SAH分成两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法,35例研究组采取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管痉挛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H患者,早期采取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促进症状的改善及降低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孙谋
    • 摘要: 目的:观察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临床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结果:实验组客观指标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均要好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研究分析中得出,以置换术联合治疗为患者处置后,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明显,相关的指标控制维护效果较好,所以能够将该法应用到临床,以此为患者治疗水平提升奠定基础,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指导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