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1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69349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4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三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等;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相关文献由940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江、佟雷、唐源远等。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69349 占比:99.96%

总计:669600篇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发文趋势图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研究学者

  • 朱江
  • 佟雷
  • 唐源远
  • 季丽莉
  • 张平
  • 李宏
  • 王伟
  • 王振宇
  • 窦志杰
  • 赵久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东盈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抑郁症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通过更为有效的抑郁症治疗办法,提高抑郁症治疗效果,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度洛西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即采用度洛西汀药物治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副作用,并根据两组治疗效果,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以及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改善明显,具备治疗优势,应提高重视。
    • 贾四杰; 贾萌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程度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P物质(SP)、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扶沟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其中轻度29例,中度58例,重度33例,根据2∶1配比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BDNF、SP、IL-2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BDNF、SP、IL-2水平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比较抑郁症组不同病情程度血清BDNF、SP、IL-2水平,分析血清BDNF、SP、IL-2与抑郁症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及血清BDNF、SP、IL-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SP、IL-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BDNF、SP、IL-2水平诊断抑郁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0.745、0.783,将血清BDNF、SP、IL-2水平经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生成联合预测因子,列出联合预测因子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预测准确率,取约登指数为最大值时联合预测因子所对应的数值作为最佳临界值,即AUC为0.881,较各原始因子单独诊断价值明显提高。抑郁症组轻度患者血清BDNF水平较中度、重度患者高,血清SP、IL-2水平较中度、重度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抑郁症患者病情程度为因变量,血清BDNF、SP、IL-2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血清BDNF、SP、IL-2仍与抑郁症患者病情程度独立相关,血清BDNF水平越低,血清SP、IL-2水平越高,抑郁症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P<0.05);相关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和SP、IL-2呈负相关(r=-0.549,P<0.001),血清SP水平和IL-2呈正相关(r=0.680,P<0.001)。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SP、IL-2水平升高,且其水平和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可通过监测上述血清因子水平变化,诊断抑郁症及明确患者疾病进展,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刘丽艳; 冀京雷; 冯会敏; 范雪爱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联合脑损伤指标对脑室内出血早产儿神经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接诊的136例脑室内出血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aEEG检查并计算改良aEEG评分,检测其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脑红蛋白(Ngb)。嘱患儿1岁时回院进行门诊随访,根据0~6岁儿童心理发育量表对其发育商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患儿分为发育商<70分的智力发育障碍组(28例)、发育商≥70分的智力正常组(108例)。比较两组患儿改良aEEG评分和BDNF、Ngb水平,并对改良aEEG评分和BDNF、Ngb水平与脑室内出血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改良aEEG评分和BDNF、Ngb水平对脑室内出血早产儿智力发育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智力发育障碍组患儿改良aEEG评分显著高于智力正常组,BDNF、Ngb水平均显著低于智力正常组(t值分别为7.572、-7.061、5.351,P<0.05)。改良aEEG评分与脑室内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97,P<0.05),BDNF、Ngb水平与脑室内出血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4、-0.711,P<0.05)。经ROC分析显示,改良aEEG评分和BDNF、Ngb水平对早产儿智力发育障碍预测的截断值分别为9分和1.04ng/mL、115.86mg/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28、0.806、0.759;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03,其诊断效能均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Z值分别为5.172、4.611、4.903,P值分别为0.003、0.011、0.007)。结论脑室内出血早产儿智力发育障碍组aEEG评分高于智力正常组,BDNF、Ngb水平均低于智力正常组,aEEG评分和BDNF、Ngb水平均可作为早产儿智力发育障碍的诊断指标,且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 林道锐; 徐璐; 陈瑜; 郭丽娟; 杨慧
    • 摘要: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etrin-1、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就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将患者分成低、高危组,每组30例;另采取30例慢性淋巴结炎患者活检淋巴组织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i-67、神经生长因子、Netrin-1、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流式术检测调节性Treg细胞比例。结果3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Ki-67(25.64±2.73)较对照组(4.25±0.98)上升,高危组(66.38±6.25)Ki-67较低危组上升(P<0.05)。低危组神经生长因子(62.35±6.78)、Netrin-1(46.58±6.72)平均光密度较对照组(18.21±4.25、22.45±2.26)增加,高危组神经生长因子(213.69±19.54)、Netrin-1(178.58±15.21)平均光密度较低危组增加(P<0.05);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无显著变化。低危组Treg比例(3.08±0.12)较对照组(1.99±0.11)增加,高危组Treg比例(3.62±0.13)较低危组增加(P<0.05)。神经生长因子与Ki-67(r=0.968,P<0.001)、Treg(r=0.859,P<0.001)呈正相关;Netrin-1与Ki-67(r=0.964,P<0.001)、Treg(r=0.825,P<0.001)、神经生长因子(r=0.972,P<0.001)呈正相关;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Ki-67(r=-0.124,P=0.246)、Treg(r=-0.106,P=0.318)、神经生长因子(r=-0.114,P=0.284)无相关性。结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神经生长因子和Netrin-1表达升高,其与患者体内增殖水平和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相关。
    • 孟涛; 李成刚; 杨柳; 王洪军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NPAS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7~10 d时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n=60,MMSE评分≥27分)和认知障碍组(n=68,MMSE评分0.05);认知障碍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受教育年限、梗死病灶大小、合并糖尿病情况及血清BDNF、NPAS4、NSE水平与认知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患者血清NPAS4、NSE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42、0.486,P<0.05),血清BDNF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395,P<0.05)。血清NPAS4、NSE水平及NIHSS、GCS评分和梗死病灶大小是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BDNF水平和受教育年限是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清NPAS4、NSE水平升高是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中BDNF水平升高是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
    • 聂颖; 张领领; 胡军峰; 徐辉甫
    • 摘要: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在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变化,研究其对哮喘气道炎症及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A(IL-17A)、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影响,探索儿童哮喘发病的新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12月饲养于武汉市第一医院SPF级实验动物中心的C57/B6J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五组,每组8只,分别为A组:正常对照组;B1组:哮喘组(模型未干预组);B2组:哮喘+生理盐水干预组;B3组:哮喘+重组人BDNF干预组;B4组:哮喘+TrkB/Fc干预组。采用鸡卵清蛋白建立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运用重组人BDNF及其抑制剂TrkB/Fc进行干预,干预7天后处死小鼠。运用HE染色了解肺组织的炎症评分;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BDNF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17A、Eotaxin蛋白的表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①五组的肺组织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796,P<0.01);B1、B2、B3、B4组的病理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B3组病理评分显著高于B1组,B4组病理评分显著低于B1组,B3组病理评分显著高于B2组,B4组病理评分显著低于B2组,B4组病理评分显著低于B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4~54.292,P<0.01)。②五组的肺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173,P<0.01);B1、B2、B3组的BDNF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B3组BDN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B1组,B4组BDN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B1组,B3组BDN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B2组,B4组BDN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B2组,B4组BDN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B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9~17.781,P<0.05)。③五组的IL-17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192,P<0.01);B1、B2、B3、B4组的IL-17A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B3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B1组,B4组IL-17A水平显著低于B1组,B3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B2组,B4组IL-17A水平显著低于B2组,B4组IL-17A水平显著低于B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8~58.122,P<0.05)。五组的Eotax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295,P<0.01);B1、B2、B3、B4组的Eotaxin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B3组Eotaxin水平显著高于B1组,B4组Eotaxin水平显著低于B1组,B3组Eotaxin水平显著高于B2组,B4组Eotaxin水平显著低于B2组,B4组Eotaxin水平显著低于B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48~34.970,P<0.01)。结论BDNF对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诱导IL-17A、Eotaxin的释放,选择性地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而扩大炎症效应,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过程,这可能为儿童哮喘的病情评估及精准治疗提供思路。
    • 金博文; 李东娜; 庄朋伟; 郭虹; 张艳军
    • 摘要: 目的基于丘脑BDNF信号探讨实验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脑卒中痛觉过敏的病理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运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热板法测定大鼠热痛阈,设置假手术组(SHAM),筛选术后3 d出现痛觉过敏的大鼠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组(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运用TTC染色,HE染色、尼氏染色和Neun免疫组化染色确认大鼠丘脑损伤,运用免疫荧光检测丘脑小胶质细胞活化与BDNF表达情况,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丘脑BDNF、TrkB、GABAA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热痛阈显著降低,TTC染色丘脑出现梗死区域,丘脑VPL区出现病理损伤,尼氏体数量减少,Neun阳性表达降低,小胶质细胞数量和BDNF表达增加,且小胶质细胞与BDNF存在共表达,丘脑BDNF、Trkb蛋白表达量升高,GABAAR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脑缺血损伤可诱发痛觉过敏症状的发生,发病率可达30%左右,丘脑小胶质细胞激活伴随的BDNF⁃Trkb信号在介导脑卒中后痛觉过敏的病理进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 李兰花; 杨姗姗; 于春香
    • 摘要: 目的分析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质网氨肽酶1(ERAP-1)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单胎、剖宫产分娩的145例孕妇。其中,58例为子痫前期孕妇,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选取同期正常分娩孕妇29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孕妇胎盘组织HIF-1α、ERAP-1及BDN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另将58例子痫前期孕妇分为A组(29例)和B组(29例),A组和B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A组给予硫酸镁注射剂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依诺肝素钠治疗,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后HIF-1α、ERAP-1及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组和重度组HIF-1α、ERAP-1水平明显升高,而BDNF水平明显降低,重度组孕妇胎盘组织HIF-1α、ERAP-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而BDNF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HIF-1α、ERAP-1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BDNF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IF-1α、ERAP-1、BDNF检测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9,0.685,0.752;B组HIF-1α、ERA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而BDNF的表达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病人中,HIF-1α、ERA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BDNF水平降低,与子痫前期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对诊断子痫前期发生有重要的价值。硫酸镁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可调节HIF-1α、ERAP-1及BDNF表达水平,临床效果较好。
    • 韦辉燕; 徐玉婷; 杨丽燕; 符文雄
    • 摘要: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通络汤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BDNF)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熄风化痰通络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低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熄风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且安全性高.
    • 李琳玲; 邢怡桥
    • 摘要: 目的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及视网膜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成年新西兰白兔40只,构建兔右眼视神经钳夹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新西兰白兔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PRP组,每组12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另取12只健康未造模兔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兔自体血制备PRP,造模后每隔1 d分别在PRP组和生理盐水组实验眼球后近视神经损伤处注射20μl PRP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共注射10次。正常对照组实验兔不做注射干预。分别在造模后30 d和60 d过量麻醉法处死各组3只实验兔,摘取右侧眼球和视神经,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比较凋亡蛋白家族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神经和视网膜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PRP组造模后30 d和60 d时RNFL厚度值分别为(6.60±1.16)和(6.89±1.21)μm,均大于模型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4.80±0.43)和(2.18±0.2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P组造模后30 d和60 d时RGCs数量分别为(13.00±1.00)/视野和(20.00±2.65)/视野,均多于模型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6.33±0.58)和(10.33±1.53)/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P组造模后60 d时的RGCs数量较造模后30 d时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0 d和60 d,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视网膜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A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RP组,PRP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A值均较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视网膜和视神经中BDNF和Gap-43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PRP组造模后60 d时各组织中BDNF和Gap-4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造模后30 d时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P可有效抑制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凋亡及视网膜的继发性损伤,促进RGCs抗凋亡作用,从而减缓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后的视网膜和视神经损伤,同时通过上调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视神经和视网膜的修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