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胎盘疾病

胎盘疾病

胎盘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3867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重庆市第四届超声医学学术年会等;胎盘疾病的相关文献由235位作者贡献,包括侯锐、姜毅、姜罗等。

胎盘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867 占比:99.78%

总计:33942篇

胎盘疾病—发文趋势图

胎盘疾病

-研究学者

  • 侯锐
  • 姜毅
  • 姜罗
  • 张淑兰
  • 林蓓
  • 江魁明
  • 丁丽娜
  • 丁桂春
  • 严志汉
  • 付元春

胎盘疾病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梦洁; 张磊磊; 刘宏宇
    • 摘要: 完全性前置胎盘是指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在宫颈内口,可导致产后出血甚至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胎盘血窦是指胎盘内被正常回声的胎盘组织所包围的单个或多个形状不规则的回声(可为无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为均匀的、无绒毛的空间,但其发病机制以及可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尚存在争议。本文报道1例完全性前置胎盘伴胎盘巨大血窦疾病,以期可以重视孕期随访,警惕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更好地改善母婴结局。
    • 李欢; 胡兵; 向小珍; 向小蔚
    • 摘要: 胎盘功能不全与母婴健康密切相关,产前早期诊断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及改善产妇和胎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超声为评估胎盘功能的首选检查手段。本文就产前超声诊断胎盘功能不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赵玉娇; 尤丛; 沈文
    • 摘要: 植入性胎盘谱系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PAS)与孕产妇不良母体结局高度相关,如产后严重大出血、围产期子宫切除术、邻近器官受损和死亡等。2020年美国腹部放射学会(SAR)联合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发布了针对PAS疾病的共识,规范检查流程、标准化图像采集、图像解读及报告细节,旨在提高对PAS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此共识声明中提出诊断PAS的7种特异性MRI征象,包括T_(2)WI上胎盘内低信号带、胎盘/子宫膨出、T_(2)WI上胎盘后低信号线消失、子宫肌层变薄/中断、膀胱壁中断、胎盘局部外生团块和胎盘床异生血管,并推荐使用结构化报告。本文对共识中推荐的PAS的MRI征象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总结PAS的MRI诊断思路。
    • 林容; 翁晓英; 林靓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合作诊疗模式对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PAS)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PAS患者52例,根据开展MDT合作诊疗模式的时间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为开展MDT合作诊疗前以产科临床经验为指导的传统诊疗模式,观察组为MDT合作诊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切除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严重产后出血率、自体血回收机使用率和自体回输血量、异体输血量、住院天数、入住ICU率、术前球囊预置率等;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中子宫切除率(10.00%)、严重产后出血率(50.00%)、入住ICU率(5.00%)均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9.70±3.67)d]、产后出血量[900(800,2425)ml]、异体输血量[500(0,1750)ml]均少于对照组,而术前球囊预置率(40.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新生儿死亡。结论开展MDT合作诊疗模式可优化PAS围产期管理流程,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和严重产后出血率,降低子宫切除率,改善患者结局。
    • 裴娇娇; 黄超林; 陈蛟(审校)
    • 摘要: 胎盘是受精卵分化后从合体滋养层细胞发育而来的。胎盘作为一个短暂的器官,在胎儿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代谢、分泌和物理屏障等重要作用。母胎间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也是母亲和胎儿之间的一种沟通机制,是保证妊娠期间胎儿健康发育和母亲正常妊娠的基础。研究认为铁死亡作为一种独特的死亡方式,与胎盘生理和病理有关。尤其是病理妊娠中随着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修复能力的降低,胎盘逐渐损伤,最终导致胎盘源性疾病发生。通过对目前铁死亡与胎盘源性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归纳,从铁死亡的方向进一步阐明其对胎盘源性疾病的影响,为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供可能。
    • 李秀敏; 刘阳; 王瑞芳; 皋月娟
    • 摘要: 目的:对24例帆状胎盘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帆状胎盘的妊娠经过及分娩过程,评估超声诊断帆状胎盘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该批孕妇均在我院建档和分娩,包括4例双绒毛膜双羊毛膜双胎,20例单胎,均进行中孕期及晚孕期的超声系统检查.以分娩后肉眼观胎盘实物为准.结果:24例帆状胎盘中,超声诊断19例(79.2%);误诊3例(12.5%);漏诊2例(8.3%).阴道分娩12例(包含3例误诊,2例漏诊),其中产后出血6例(1例伴脐带断裂),新生儿轻中度窒息3例,早产儿4例,胎儿生长受限2例.剖宫产术12例(剖官产史4例,重度子痫前期4例,完全性前置胎盘2例,胎位异常2例),早产儿4例(双胎),胎儿生长受限2例(双胎).结论:超声诊断帆状胎盘准确率较高,为妊娠期密切检测胎儿生长发育,有无宫内窘迫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 李梅青; 李大创; 卢璐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诊断产前胎盘植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产前就诊的40例疑似PIA患者的产前MRI检查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胎盘植入患者的MRI图像特点,并采用Kappa探讨MRI诊断与病理"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40例疑似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PIA的患者为32例,32例均可见全部或部分胎盘与肌层分界模糊,分界线不连续,其中20例可见子宫胎盘结合面信号中断及子宫局部膨隆;MRI对于PIA总体及其3种分级(粘连型、肌层植入型、穿透型)辅助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3.8%、44.4%、95.0%、66.7%;特异度分别为87.5%、96.8%、100.0%、100.0%;Kappa值分别为0.850、0.565、0.704、0.597.结论: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良好依据.
    • 路涛; 张天悦; 李缃琦; 郭爱文; 宋彬; 刘思耘
    • 摘要: 目的 评估基于MR T2WI影像组学模型产前预测胎盘植入性病变(PA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孕妇及胎儿MRI,其中116例PAS、125例无PAS.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68)和验证集(n=73),于训练集提取并筛选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及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PAS的影像组学模型,并以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临床实用性.结果 对各序列图像分别提取1130个影像组学特征,经LA SSO回归等处理后,各筛选出9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预测PAS的HASTE及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ROC曲线显示,临床模型、HASTE影像组学模型及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在验证集中诊断PA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968和0.930(P均>0.05);HASTE联合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990,高于临床(Z=-2.36,P=0.02)、HASTE影像组学(Z=-2.48,P=0.02)及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Z=-2.43,P=0.02);临床-HASTE-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995,与HASTE联合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P=0.40),高于HASTE或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Z=-2.64、-2.47,P均<0.05).临床模型之外,各模型在验证集数据中的校准度均较好;阈值取0~0.6时,其在验证集的临床净获益均大于临床模型.结论 基于产前HASTE及TrueFISP序列图像的联合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准确预测PAS.
    • 戚小艺; 谢许萍; 胡燕芳; 卢燕敏; 杨洪伟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多模态技术对胎盘植入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疑诊胎盘植入的产妇,经临床或病理结果确诊为胎盘植入36例,产妇产前均行高频超声、低频超声及三维彩超高分辨血流(HD-flow)技术多普勒成像检查,依据产时临床诊断和产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低频超声、高、低频超声联合及多模态超声(高、低频超声及HD-flow)联合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96例患者中胎盘植入患者共36例,多模态超声技术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低频超声和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结论:在临床上运用多模态超声诊断胎盘植入可以有效提高检查准确率,诊断价值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陈璐; 贺晶; 张晓飞; 王军梅; 张艳花; 周微笑; 陈利青; 温弘
    •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胎盘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围产结局.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胎盘囊性病变且有分娩结局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孕妇共4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和围产结局.结果 48例妊娠合并胎盘囊性病变孕妇的年龄为(30±5)岁,超声检查的诊断孕周为(24±8)周.其中,25例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盘胎儿面囊性包块,产后病理诊断均符合胎盘囊肿,活产率为100%(25/25),早产率为20%(5/25).另23例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盘区域"蜂窝样"囊性回声,其中10例病灶位于宫腔内、与正常胎盘的边缘相连,最终诊断为妊娠合并葡萄胎,活产率为4/10,活产儿早产率为2/4;13例病灶位于胎盘实质内,最终诊断为胎盘间叶发育不良4例、绒毛水肿9例,活产率为6/13,活产儿早产率为4/6.绒毛水肿孕妇的中位hCG水平[80 kU/L(60~110 kU/L)]低于妊娠合并葡萄胎[240 kU/L(180~430 kU/L)]和胎盘间叶发育不良孕妇[360kUJ/L(210~700kUJ/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对于产前检查发现妊娠合并胎盘囊性病变的孕妇,应首先影像学评估病灶形态、位置、有无血流等,产前影像学检查、母体血清学检查、侵入性产前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制定妊娠期诊疗方案.强调个体化管理,继续妊娠者应严密监测母儿安全情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