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汁酸类和盐类

胆汁酸类和盐类

胆汁酸类和盐类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专利文献7395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等; 胆汁酸类和盐类的相关文献由379位作者贡献,包括丁依玲、刘建、曹引丽等。

胆汁酸类和盐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1.61%

专利文献>

论文:7395 占比:98.39%

总计:7516篇

胆汁酸类和盐类—发文趋势图

胆汁酸类和盐类

-研究学者

  • 丁依玲
  • 刘建
  • 曹引丽
  • 林莉
  • 董莉洁
  • 丁士刚
  • 周辉
  • 张丽娟
  • 张云芳
  • 张筱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易波; 李雪; 汤善宏
    • 摘要: 胆汁酸由肝脏合成并分解代谢,诸多原因均可导致其生成、分泌及重吸收障碍,进而引起体内胆汁酸代谢异常。常见诱因包括肝炎、病毒、酒精、药物、胆道梗阻及遗传等。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胆汁酸代谢异常与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存在联系,国内外对此均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基因突变所致胆汁酸代谢异常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阐明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依据及新思路。
    • 梁世洋; 林强; 宋俊良; 王景杰
    • 摘要: 肝硬化心肌病(CCM)是肝硬化伴有的一种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且对肝移植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预后有明显影响,近年来引起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和胆汁酸组成改变,而高浓度胆汁酸具有心脏毒性。基于文献证据,本文总结了肝硬化患者胆汁酸代谢的改变、胆汁酸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熊去氧胆酸为CCM的潜在治疗药物3个方面内容,旨在为CCM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贾皖婷; 刘晓晓; 邰文琳
    •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中老年女性高发,小胆管淋巴细胞浸润和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以疲惫和胆汁淤积造成的瘙痒为主。目前被批准的治疗药物熊去氧胆酸和奥贝胆酸,主要是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特异且有效的改善胆汁淤积而起作用。本文介绍了胆汁酸生理及疾病状态下的病理改变,归纳了胆汁酸代谢参与疾病发病机制的可能方式,总结了目前针对胆汁酸代谢的疾病治疗方法。指出PBC胆汁酸代谢改变主要与阴离子交换器2缺陷、胆汁酸代谢的转运体和核受体先天遗传变异及后天适应性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有关。
    • 王丽娜; 雷莹; 苏彩虹; 李红艳; 张云芳
    • 摘要: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并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本院肾内科的1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18375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与健康人群HP感染率的差别。然后根据是否感染HP,将血液透析患者分为HP阴性组(163例)和HP阳性组(27例)。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高危因素。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感染HP的发生率分别为14.21%(27/190)和22.20%(4072/1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球蛋白、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比值较HP阴性组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HP阴性组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总胆汁酸(OR=1.057,95%CI:1.001~1.115,P=0.045)、ALT/AST比值(OR=3.950,95%CI:1.149~13.581,P=0.029)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发生率较健康普通人群低总胆汁酸、ALT/AST比值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
    • 林瀚妮; 李管明; 张霭润; 李宁宁; 房晓祎
    • 摘要: 目的 探讨ABCB4基因突变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婴儿胆汁淤积症(IC)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和诊治方案.方法 选择2019年8月3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ABCB4基因突变合并CMV感染致IC的1例婴儿(女性,生后9个月)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基因检测结果.同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ABCB4基因突变所致IC患儿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复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本例IC患儿在本院诊治结果如下.①病史采集:系G2 P2,足月顺产,外观无异常,否认新生儿黄疸病史,生后2个月龄时出现皮肤及巩膜呈暗绿色,伴反复呕奶,当地医院治疗并诊断为胆汁淤积性肝病、CMV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抗病毒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出院时,其血清总胆汁酸(sTBA)为152.8μmol/L,CMV-DNA<4×102 copies/mL,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0 mg/(kg·d)治疗后,皮肤暗绿色逐渐消退,大、小便正常.出院后定期监测肝功能,s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仍然较正常值增高.②实验室检查:血清CMV免疫球蛋白(Ig)G抗体呈阳性、CMV IgM抗体呈阴性,CMV-DNA<55×102 copies/mL.基因检测结果:患儿及其父亲均携带ABCB4基因杂合变异.治疗结果:经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0 mg/(kg·d)及谷胱甘肽片0.1 g/次×3次/d治疗后,对患儿定期复查sTBA、GGT.随访到18个月龄时,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范围.③文献复习结果:共计检索到8篇国内外报道的因ABCB4基因突变引起IC相关文献,纳入14例IC患儿,均被诊断为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3型(PFIC3),伴肝大,sTBA、GGT水平升高等.14例IC患儿中,共检测到ABCB4基因突变位点20个.其中,9例IC患儿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7例随访结果显示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好转.结论 携带ABCB4基因突变,可引起IC.对于sTBA升高、肝酶异常的病因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IC患儿,建议完善基因检测进一步排查ABCB4基因突变所致胆汁淤积症.
    • 刘哲睿; 贾晓东; 陆荫英
    • 摘要: 胆汁酸代谢、肠道菌群及胆汁酸受体调控通路均参与了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全过程.HCC小鼠模型的肝脏组织、HCC患者的血浆和粪便中某些胆汁酸如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等水平均显著升高;肠道产胆盐水解酶细菌及梭状芽胞杆菌丰度失衡导致的胆汁酸代谢及机体免疫微环境的改变等也会促进HCC发生;此外,胆汁酸受体如法尼醇X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孕烷X受体、本构雄烷受体及鞘氨醇-1-磷酸受体2等多种受体亦被证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调控HCC的发生发展.胆汁酸代谢的各个环节在HCC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系统诠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加深对HCC发病机制的认识,开发早期诊断、预后预测及精准治疗的生物靶标.
    • 常英昊; 景丹; 徐文姣; 周晓蕾; 王孝平; 汤善宏
    •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PBC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但是免疫抑制剂对其疗效不佳,而熊去氧胆酸等参与调节胆汁酸代谢的药物却具有良好疗效.研究显示PBC患者胆管上皮细胞的碳酸氢根(HCO3-)分泌功能受损,失去HCO3-伞阻挡的胆汁酸进入胆管上皮细胞并介导细胞损伤与凋亡,引发凋亡细胞表达自身抗原并造成免疫损伤.为探究胆管上皮细胞所分泌的HCO3-伞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简述了HCO3-伞的生理功能与产生机制,以及HCO3-分泌的影响因素等,并指出HCO3-分泌减少可能是PBC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和潜在治疗靶点.
    • 王丽娜; 雷莹; 苏彩虹; 李红艳; 张云芳
    • 摘要: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并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8月本院肾内科的1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18 375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与健康人群HP感染率的差别.然后根据是否感染HP,将血液透析患者分为HP阴性组(163例)和HP阳性组(27例).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高危因素.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感染HP的发生率分别为14.21%(27/190)和22.20%(4072/1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球蛋白、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比值较HP阴性组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HP阴性组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总胆汁酸(OR = 1.057,95%CI:1.001~1.115,P =0.045)、ALT/AST 比值(0R=3.950,95%CI:1.149~13.581,P =0.029)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发生率较健康普通人群低.总胆汁酸、ALT/AST比值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
    • 石媛嫄; 侯琳; 张丽; 曹奕
    • 摘要: 肠道微生物群具有丰富的生物转化能力,从而使宿主能接触到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参与了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信号传递,并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过程的潜力。这种双向交流可以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机制发生,包括与宿主脑中的受体结合、刺激肠道中的迷走神经、改变中枢神经传递以及调节神经炎症。本文综述了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神经递质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肠-脑轴中的作用机制,从调控肠道微生物的角度为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