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52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42565篇;相关期刊287种,包括福建中医药、光明中医、河北中医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等;胆汁反流的相关文献由1077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国铭、龚均、朱爱勇等。

胆汁反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4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2565 占比:99.63%

总计:143088篇

胆汁反流—发文趋势图

胆汁反流

-研究学者

  • 许国铭
  • 龚均
  • 朱爱勇
  • 李兆申
  • 王学伟
  • 莫剑忠
  • 余金丹
  • 尹宁
  • 张雁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饶娟; 曾育琳; 黄勇; 陈莉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脾胃虚寒证)患者中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PBR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24 h胆汁反流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及反流总时间百分比、胆汁反流持续>5 min次数、胆汁反流次数、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胆汁反流最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脾胃虚寒证PBRG患者中应用艾灸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胆汁反流,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 夏军权
    • 摘要: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下段粘膜的炎症。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常,导致酸性胃液或碱性肠液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炎症和食管的功能障碍。常见症状是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常常伴有泛酸或吐苦水。部分症状不典型的病人,可以表现为慢性咽炎、慢性咳嗽或舌头疼痛等等;胃镜下检查多表现为食管下端纵行糜烂,根据糜烂的范围和轻重,可由轻到重分为A、B、C、D四级,根据是否合并胆汁反流分为单纯性酸反流还是混合性反流。
    • 陈黎奇; 隋建; 黄海啸; 黄良祥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Roux-en-y吻合与毕Ⅱ吻合在减少胆汁反流、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2例施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吻合方法不同分为Roux-en-y吻合组48例(A组)和毕Ⅱ吻合组34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胃炎及胆汁反流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电子胃镜检查确定A吻合组胆汁反流、胃炎的发生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Roux-en-y吻合比毕Ⅱ吻合可明显降低术后胃炎及胆汁反流的发生。
    • 王伯军
    • 摘要: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是因胃黏膜上皮反复受到损害使黏膜发生改变,最终致不可逆的胃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诱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环境、年龄、胆汁反流、自身免疫、药物、酒精等相关。慢性胃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上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早饱感、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消化不良表现,约半数患者有隐痛、烧灼痛,疼痛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加重。
    • 陈勇华; 张财; 黄昕红; 韦照广
    •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BRG)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宾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72例寒热错杂证BR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口服治疗,2片/次,3次/d,餐后1~2 h或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治疗组给予自拟和胃镇逆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分二次,早晚饭后开水冲服;2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比较胆汁反流程度和胃镜下黏膜评分;治疗前后检测胃肠激素,比较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和P物质(SP)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寒热错杂证各症状评分和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评价量表评分;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胆汁反流程度评分和胃镜下黏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CK水平低于对照组,GAS、MTL和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寒热错杂证各症状评分和PRO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服用自拟和胃镇逆汤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和胃镇逆汤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证BRG患者,可改善胆汁反流程度,促进胃黏膜愈合,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可降低寒热错杂证各症状评分和PRO量表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使用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范红光
    • 摘要: 目的 研究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体征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胃液胆酸量和胃酸分泌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胃液胆酸量(82.45±22.33)g/L与胃酸分泌量(1.21±0.25)mmol/h均少于对照组的(141.67±41.54)g/L、(2.67±0.62)mmo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疗效理想,患者相关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胃内环境明显好转,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 张雪萍; 白兴华; 兰芯; 周娟; 唐秋双; 陈琛琛; 陈若菡; 潘炜炳
    • 摘要: 结合中医古籍及现代医学文献,总结分析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病(DGERD)现代医学研究概况、危害性、发病机制及目前面临的治疗困境,探讨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策略。DGERD涉及十二指肠、胃、食管,由上述部位功能减退、上消化道协同运动紊乱引起,具有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相兼致病的特点,发病机制复杂,面临治疗理念与发病机制相悖离的窘境。中医学认为DGERD的病机主要为肝胆、脾胃气机升降功能失调,古籍中记载了以针灸为主的临床治疗策略,可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郭荣丹; 赵宇红
    • 摘要: 急性胃炎发病主要与急性应激、药物、酒精、胆汁反流等相关,具有发病急、症状明显、病情进展快的特点[1]。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为给予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及胃肠道解痉药[2]。本研究旨在对比奥美拉唑分别联合阿托品与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吴李珠; 何英; 屈元婷; 张珊旗; 张慧琴; 熊淑芬; 陈晨; 沙瑞华
    • 摘要: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胃息肉(GP)伴胆汁反流的患者检出率逐渐升高.多项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已证实胆汁反流是部分胃息肉形成的关键致病因子.胃息肉病理学上常分为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及错构瘤性息肉,不同病理类型的胃息肉均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其中属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最大.因此探究胆汁反流与胃息肉的相关性显得尤为重要.现就胆汁反流致胃息肉形成的机制,胆汁反流与不同病理类型、不同性别、不同部位GP的关系,胃息肉伴胆汁反流与精神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以及胃息肉伴胆汁反流的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胃息肉伴胆汁反流的研究提供参考.
    • 刘傲雪
    • 摘要: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甲氧氯普胺为基层医疗机构常用的促胃动力药,那么这三种药物在临床中应该怎么选用呢?作用机制不同多潘立酮与甲氧氯普胺同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不同的是多潘立酮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道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而甲氧氯普胺主要作用于上消化道,促进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不仅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还有一定的催乳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