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研究

肿瘤研究

肿瘤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2791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科学中国人、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中华消化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等;肿瘤研究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侯振江、刘同华、本刊编辑部(整理)等。

肿瘤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4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2791 占比:99.54%

总计:53034篇

肿瘤研究—发文趋势图

肿瘤研究

-研究学者

  • 侯振江
  • 刘同华
  • 本刊编辑部(整理)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周清华
  • 姚开泰
  • 廖世栋
  • 张宗英
  • 张秀梅
  • 徐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72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肿瘤防治、康复、卫生信息化为一体的医学科研机构及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系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被省编办批准加挂“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牌子。医院是甘肃省癌症中心挂靠单位,甘肃省省属重点科研院所,甘肃省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基地、兰州大学附属肿瘤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张海燕; 谭靖宇
    • 摘要: 尽管每年社会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肿瘤研究和产品开发,但如今晚期肿瘤的治疗仍然还尽人意。过去30年主要实体瘤每10万人死亡率只有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有比较显著的下降。实体瘤死亡人数高居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肿瘤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所以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重要策略之一。
    • 摘要: 微小RNA(miRNA)的过热追捧以及随之出现的大量良莠不齐的论文让这个曾经的明星分子逐渐受到争议和质疑。就肿瘤研究而言,在某一种特定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往往有数百种miRNA的表达发生变化,哪些才是真正关键的miRNA,哪些属于伴随性效应,需要根据这些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否严谨、数据是否详实等要素进行综合判断。
    • 摘要: 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手段之一。由于肿瘤存在高度异质性等特点,导致免疫治疗响应率偏低,疗效有限。因此,迫切需要具有预测性的临床前模型,用于推动合理、安全的免疫治疗策略开发。传统体内、外肿瘤研究模型受限于人源免疫系统的缺失。因此,构建同时具有人源免疫系统和肿瘤的研究模型成为热点。将患者来源肿瘤移植入人源免疫系统重建小鼠体内肿瘤、免疫双人源化模型,具有可重现人体内免疫细胞与肿瘤间相互作用的优势,成为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模拟人体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新模型。为此,2022年第49卷第11期《中国肿瘤临床》刊发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聂勇战教授撰写的《人源免疫重建PDX模型构建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一文,该文主要对多种类型人源化免疫重建PDX模型构建、优缺点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摘要: 基于质谱(MS)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尿液以各种形式收集血液在稳态机制控制下排出的废物,其积累了人体生物系统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机体疾病的状态。相较于目前临床检测常用的血液样本,尿液样本具有成分简单稳定、可连续收集、更易检测感兴趣的低丰度蛋白等诸多优势,这使其成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理想来源。尿液蛋白大多为分泌蛋白,因此在尿液中发现的潜在蛋白也可能是血液中很好的生物标志物。2022年第49卷第16期《中国肿瘤临床》专家论坛栏目刊发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聂勇战教授撰写的《基于质谱的尿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生物标志物发现中的研究进展》一文。该文总结了基于MS的尿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生物标志物发现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常见肿瘤中筛选的尿蛋白标志物候选分子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
    • 王湘蓉; 邢晓凤
    • 摘要: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在进行一场又一场与疾病的抗争:研制药物杀死病菌,发明手术切除病灶。人类找到一种解决办法,疾病就进化一种“技能”。“卿本无铠甲,白衣做战袍”,在对抗疾病这个大敌中,医者永远是人们的守护者。北京大学肿瘤研究中心主任季加孚表示,“医学是一门遗憾的科学,从来没有百分之百。每一代医者,都是在追赶疾病的路上奔跑,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想去超越的目标”。
    • 摘要: 王振义开创血液科学新天地王振义(1924年11月-),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建立了中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体系。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一种极其凶险、死亡率很高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基础,参加确立了该种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内在原理,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1994年获肿瘤研究大奖“凯特琳癌症医学奖”。
    • 张秀梅; 翟运开; 赵杰; 赵萌
    • 摘要: 背景:类器官模型可部分还原细胞在体内的组织和分子特性,是一种有良好潜力的临床前模型.与传统精准、再生医学手段相比,类器官能最大程度模拟体内器官,具有组织器官功能;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数据较全基因组测序更加准确;能与体外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实现器官水平上的基因改造.目的:总结和分析近10年国内外数据库类器官模型文献的研究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Web of Science、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SooPAT中国专利数据库与类器官相关的近10年文献,对类器官模型文献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万方数据库检索结果:纳入187篇文献,2019年类器官中文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其中肠类器官模型研究较多,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精准医疗、肿瘤研究和个体化医疗;②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检索结果:共纳入2450篇文献,采用Histcite软件分析20篇高被引文章筛选出5条类器官原始经典文献,分别介绍了肠道类器官、多能干细胞衍生的三维大脑类器官、从活检标本和循环肿瘤细胞中长期培养的前列腺癌类器官、含有肾单位的肾类器官及人胃组织三维类器官模型的构建方法,均分别为各领域的开山之作,为类器官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③临床注册信息检索结果:检索到与类器官研究有关的中国临床注册方案13篇,北美临床注册方案23篇,美国类器官临床研究领域更广泛,开展时间更早,但多为队列研究和单臂试验,而中国近年来在类器官临床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有2个受人瞩目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案正在进行中;④SooPAT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结果:共检索到55项有权专利,主要专利技术涉及3D大脑类器官新型培养方法,高通量3D细胞、类组织及类器官动态培养系统的研发等;⑤上述数据说明,目前研究者已经能够成功构建出多种模拟人体器官功能的类器官体外模型(如肠、脑、肾及各种癌组织),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因此临床适用性还有待探讨,而利用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直接培养生成体外肿瘤类器官,分析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进行抗癌药物筛选及开发抗肿瘤新药,将是未来类器官领域主要研究方向.
    • 张秀梅; 翟运开; 赵杰; 赵萌
    • 摘要: 背景:类器官模型可部分还原细胞在体内的组织和分子特性,是一种有良好潜力的临床前模型。与传统精准、再生医学手段相比,类器官能最大程度模拟体内器官,具有组织器官功能;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数据较全基因组测序更加准确;能与体外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实现器官水平上的基因改造。目的:总结和分析近10年国内外数据库类器官模型文献的研究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Web of Science、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SooPAT中国专利数据库与类器官相关的近10年文献,对类器官模型文献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万方数据库检索结果:纳入187篇文献,2019年类器官中文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其中肠类器官模型研究较多,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精准医疗、肿瘤研究和个体化医疗;②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检索结果:共纳入2450篇文献,采用Histcite软件分析20篇高被引文章筛选出5条类器官原始经典文献,分别介绍了肠道类器官、多能干细胞衍生的三维大脑类器官、从活检标本和循环肿瘤细胞中长期培养的前列腺癌类器官、含有肾单位的肾类器官及人胃组织三维类器官模型的构建方法,均分别为各领域的开山之作,为类器官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③临床注册信息检索结果:检索到与类器官研究有关的中国临床注册方案13篇,北美临床注册方案23篇,美国类器官临床研究领域更广泛,开展时间更早,但多为队列研究和单臂试验,而中国近年来在类器官临床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有2个受人瞩目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案正在进行中;④SooPAT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结果:共检索到55项有权专利,主要专利技术涉及3D大脑类器官新型培养方法,高通量3D细胞、类组织及类器官动态培养系统的研发等;⑤上述数据说明,目前研究者已经能够成功构建出多种模拟人体器官功能的类器官体外模型(如肠、脑、肾及各种癌组织),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因此临床适用性还有待探讨,而利用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直接培养生成体外肿瘤类器官,分析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进行抗癌药物筛选及开发抗肿瘤新药,将是未来类器官领域主要研究方向。
    • 本刊编辑部(整理)
    • 摘要: 为推动肿瘤学科发展,加强肿瘤诊治经验学术交流,促进肿瘤机制及药物研究,提高从事肿瘤方向医师的临床诊治水平以及全科医生对肿瘤研究趋势的认识,《中国全科医学》面向全国优秀中青年肿瘤研究领域人才征稿,以期为我国肿瘤学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征稿方向:(1)肿瘤基础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肿瘤转移的生物学研究,肿瘤流行病学,肿瘤的一、二级预防等;(2)肿瘤诊断研究:分子标志物、基因诊断与检测研究,影像学及分子影像学诊断,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学诊断,易于推广应用的肿瘤筛查方法,内镜、超声诊断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