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肾小球肾炎,IgA

肾小球肾炎,IgA

肾小球肾炎,IgA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1年内共计39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5篇、专利文献4123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河北中医、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等; 肾小球肾炎,IgA的相关文献由138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宏、吕继成、王海燕等。

肾小球肾炎,Ig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5 占比:8.74%

专利文献>

论文:4123 占比:91.26%

总计:4518篇

肾小球肾炎,IgA—发文趋势图

肾小球肾炎,IgA

-研究学者

  • 张宏
  • 吕继成
  • 王海燕
  • 陈香美
  • 余学清
  • 傅淑霞
  • 李荣山
  • 李幼姬
  • 杨林
  • 许日聪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童童; 王宇阳; 杨丽平; 冒慧敏; 占永立
    • 摘要: 背景 进展性IgA肾病(IgAN)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然而,目前关于进展性IgAN的诸多治疗方案存在不良反应大、长期治疗收益不明显等特点.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案,对进展性IgAN的治疗至关重要.目的 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干预进展性IgAN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网数据库中关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干预进展性IgA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03-31.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和GeMTC 0.14.3统计软件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干预进展性IgAN的总有效率、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8个RCTs研究,包括3034例患者,包含10种干预方案:激素(Pred)、霉酚酸酯(MMF)联合Pred、环磷酰胺(CTX)联合Pred、来氟米特(LEF)联合Pred、环孢素(CsA)联合Pred、中药疗法(TCM)联合免疫抑制剂(ISD)、单用TCM、单用MMF、单用LEF及支持治疗.网状Meta分析结果 显示:(1)总有效率:TCM联合ISD优于单用TCM治疗〔RR=2.27,95%CI(1.14,4.65)〕、LEF联合Pred〔RR=2.14,95%CI(1.05,4.45)〕、CTX联合Pred〔RR=3.92,95%CI(2.06,7.37)〕、单用Pred〔RR=3.57,95%CI(2.11,6.32)〕、单用LEF〔RR=5.88,95%CI(1.03,37.17)〕及支持治疗〔RR=6.25,95%CI(2.86,13.82)〕;CsA联合Pred〔RR=3.73,95%CI(1.54,9.10)〕及MMF联合Pred〔RR=2.37,95%CI(1.33,4.44)〕优于CTX联合Pred,CsA联合Pred〔RR=3.37,95%CI(1.52,8.13)〕及MMF联合Pred〔RR=2.13,95%CI(1.24,4.13)〕优于单用Pred(P<0.05).(2)不良反应发生率:MMF联合Pred〔RR=0.21,95%CI(0.09,0.49)〕、LEF联合Pred〔RR=0.16,95%CI(0.08,0.34)〕、TCM联合ISD〔RR=0.31,95%CI(0.13,0.72)〕、单用TCM〔RR=0.05,95%CI(0.01,0.22)〕、单用Pred〔RR=0.37,95%CI(0.18,0.73)〕及支持治疗〔RR=0.24,95%CI(0.06,0.87)〕均低于CTX联合Pred,LEF联合Pred低于CsA联合Pred〔RR=0.28,95%CI(0.09,0.90)〕(P<0.05).(3)24 h尿蛋白定量:MMF联合Pred优于CTX联合Pred〔MD=0.55,95%CI(0.25,0.85)〕、LEF联合Pred〔MD=0.53,95%CI(0.10,0.97)〕、支持治疗〔MD=0.72,95%CI(0.24,1.20)〕、单用TCM〔MD=0.66,95%CI(0.16,1.15)〕、单用MMF〔MD=0.62,95%CI(0.02,1.22)〕,TCM联合ISD优于CTX联合Pred〔MD=0.42,95%CI(0.09,0.75)〕、LEF联合Pred〔MD=0.40,95%CI(0.03,0.79)〕、单用Pred〔MD=0.41,95%CI(0.15,0.67)〕、单用TCM〔MD=0.53,95%CI(0.08,0.98)〕及支持治疗〔MD=0.59,95%CI(0.19,0.99)〕,CsA联合Pred优于CTX联合Pred〔MD=0.55,95%CI(0.04,1.06)〕、单用Pred〔MD=0.53,95%CI(0.07,1.01)〕及支持治疗〔MD=0.71,95%CI(0.11,1.32)〕(P<0.05).(4)肌酐水平:TCM联合ISD优于LEF联合Pred〔MD=19.69,95%CI(0.68,39.49)〕及单用Pred〔MD=14.50,95%CI(1.49,28.04)〕,MMF联合Pred优于单用MMF〔MD=45.66,95%CI(0.40,91.16)〕(P<0.05).结论 MMF联合Pred、TCM联合ISD、LEF联合Pred方案治疗进展性IgAN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 罗卫(综述); 沈清(审校)
    • 摘要: 新月体是IgA肾病(IgAN)—种常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其形成与IgA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一般认为,新月体形成大于包曼氏囊周长的50%是影响IgAN患者肾功能的危险因素但是新月体病变受累肾小球数目<50%在判断IgAN预后方面始终有争议。本文就原发性IgA肾病病理分型中的新月体及其比例对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影响作一综述。
    • 狄鼎新; 张铮; 李叶桐; 邹古明; 高红梅; 李文歌
    •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IgA肾病(IgAN)合并恶性高血压(MHT)及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及其与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AT2R,MASR)、醛固酮受体(AldR)和肾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3例青年IgAN同时并发MHT和TMA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T1R、AT2R、MASR、AldR和肾素在肾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患者进入主要终点,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贫血、尿蛋白≥1.0 g/d、肾活检时eGFR降低、毛细血管内增殖性病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试验组AT1R和AT2R各部位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P<0.01),MASR在肾小球、肾脏血管表达以及AldR在肾小管间质、肾脏血管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P<0.01).毛细血管内增殖程度与AldR在肾小管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肾素表达与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青年IgAN伴有MHT及TMA患者预后较差,贫血、尿蛋白≥1.0 g/d、肾脏病理损伤重是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在本病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吴雪平; 崔彩侠; 刘磊
    • 摘要: 目的 探讨牛津病理分型为C1/C2的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筛选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肾活检病理证实为IgA肾病,且病理分型为C1/C2,同时临床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的患者,共6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0);观察组治疗方案为: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对照组:单用泼尼松,剂量同观察组.收集并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肌酐等),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有20例病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82.35%;而对照组有8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40.00%,两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有26例病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12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0.00%,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牛津病理分型为C1/C2,临床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泼尼松联合CTX治疗优于单用泼尼松治疗.
    • 潘庆登; 叶祖兰; 曾春; 宁万如
    •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肾病性特发性膜性肾病(NSPN-IMN)与非肾病性IgA肾病(NSPN-IgAN)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医联体单位治疗的肾病病人174例,其中93例为NSPN-IMN(NSPN-IMN组),81例为NSPN-IgAN(NSPN-IgAN组),两组常规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尿酸、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NSPN-IMN组与NSPN-IgAN组高血压发病率(24.73%比38.27%)及性别分布(50.54%比4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SPN-IMN组年龄>50岁的比例高于NSPN-IgAN组(39.78%比9.88%,P0.05).结论NSPN-IMN组病人的年龄、尿蛋白、TC、HDL和LDL均高于NSPN-IgAN组病人,而血白蛋白低于NSPN-IgAN组.两组的高血压发病率及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NSPN-IgAN组肾功能异常的发病率高于NSPN-IMN组.
    • 郎媛媛; 宋少娜; 陈小军; 王文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常用生化免疫指标IgA/C3、CysC在儿童原发性IgA肾病(IgAN)诊断中的辅助作用,为儿童原发性IgAN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肾内科行肾脏活检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IgAN的患儿(IgAN组)49例、经肾活检穿刺诊断为其他肾小球疾病的患儿(非IgAN组)30例、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30例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3组标本的20项肾功能相关生化免疫指标,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对诊断儿童IgAN具有潜在特异性的指标IgA/C3、CysC,并对其在儿童IgAN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20项肾功能相关生化免疫指标中,IgM、C3、C4、UA、HDL-C、APOA16项指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CREA、BUN、β2MG、TP、ALB、TCHO、TG、LDL-C、APOB、LP(a)11项指标在肾病组(IgAN组、非IgAN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C3、IgA、CysC 3项指标在IgAN组与非IgAN组,IgAN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6),比较后将IgA剔出模型.IgA/C3和CysC作为筛选出诊断价值较高的两个指标,将其联合绘制ROC曲线图,结果 显示在IgAN组与对照组的鉴别诊断中AUC值可提高至0.930,提示两个指标的联合可提高其诊断效能.IgA/C3、IgA、CysC在IgAN组与非IgAN组的鉴别诊断中AUC值分别为0.868、0.852、0.607.结论 IgA/C3、CysC及其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严婧婧; 唐英
    • 摘要: 临床上,IgA肾病患者常出现咽痛或咽部不适症状,需引起重视.中医治疗IgA肾病多以咽部为切入点,常用药中有较多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药,如桔梗、蒲公英、牛蒡子等,具有一定疗效,同时也可配合啄治法增强疗效.
    • 苏晴; 师素芳; 朱厉; 周绪杰; 刘立军; 吕继成; 张宏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1个家族性血尿家系进行遗传变异筛查,为家族性血尿病变提供遗传线索和证据.方法 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为1个4代含20名成员的家族性血尿家系.对该家系进行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收集和整理,留取家系中11名成员的外周血并用盐析法提取DNA用于遗传分析.首先选取包括先证者在内的3名家系成员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根据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发布的序列变异解读指南进行遗传变异筛选.继而在家系成员中对筛选出的遗传变异位点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该家系中6名女性患者有持续性血尿,2人因肾衰竭去世,2人因肾脏以外疾病去世,2人维持肾功能稳定.肾功能稳定2入中1人肾活检病理诊断为IgA肾病,电镜提示弥漫性基底膜病变,不除外Alport综合征.基因检测在家系中发现COL4A4基因(RefSeq NM_000092)的两个点突变,7号外显子c.G446T∶p.G149V的变异,以及20号外显子c.G1249A∶p.G417R的变异.结论 通过对1个家族性血尿家系开展基因检测,发现COL4A4基因的两个新突变(7号外显子c.G446T∶p.G149V和20号外显子c.G1249A∶p.G417R的变异)与家族性血尿表型相关联.
    • 谢燕; 陈源汉; 梁馨苓; 余学清
    • 摘要: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世界公认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并且是慢性肾脏病以及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该病虽为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但预后却不尽相同,因此准确地判断预后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近年来关于IgAN的预后评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内外陆续提出了通过临床或临床病理等相关指标构建的数学评估模型,本文就IgAN预后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彭思琪; 卢文; 江肖; 徐兴欣; 吴永贵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IgAN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确诊原发性IgAN的患者资料,并根据肾活检时基线肾功能(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分为A 组[eGFR≥90 ml.min-1 ?(1.73 m2)-1]、B 组[eGFR 61~89ml.min 1.(1.73 m2)-1]和C组[eGFR≤60 ml? min-1?(1.73 m2)-1],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肾脏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IgAN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74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性325例(43.8%),女性417例(56.2%),肾活检时中位病程为6(1,24)个月,中位年龄为36岁(18~68岁),其中A组394例(53.1%)、B组203例(27.4%)和C组145例(19.5%).随着基线肾功能水平降低,患者合并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贫血、高尿酸血症的比例及尿蛋白量、血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增加,而肉眼血尿发作史的比例和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明显降低(均P<0.05).在病理资料比较中,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节段性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球性硬化、肾小动脉管壁增厚及玻璃样变、Lee氏分级Ⅳ和V级的比例随着基线肾功能下降而增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随着基线肾功能下降,肾脏累积生存率呈现下降趋势(Log-rank检验x2=88.51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起病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HR=2.399,95%CI 1.054~5.459,P=0.037)、高血压(HR=1.806,95%CI 1.071~3.048,P=0.027)、基线肾功能下降(以A组为参照,B组:HR=2.383,95%CI 1.053~5.392,P=0.037;C 组:HR=6.878,95%CI 3.074~15.393,P<0.001)、病理表现为伴IgG沉积(HR=2.224,95%CI 1.384~3.574,P=0.001)、球性硬化(HR=2.075,95%CI 1.230~3.501,P=0.006)是IgAN 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IgAN患者基线肾功能水平可用于预测患者临床和肾脏病理损伤程度,起病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基线肾功能下降、伴IgG沉积、球性硬化是IgAN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