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肺外并发症

肺外并发症

肺外并发症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301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2712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农村卫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等;肺外并发症的相关文献由50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宁、武际英、蒋健飞等。

肺外并发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0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2712 占比:99.71%

总计:103013篇

肺外并发症—发文趋势图

肺外并发症

-研究学者

  • 张宁
  • 武际英
  • 蒋健飞
  • 赵德育
  • 陈爱萍
  • 何颜霞
  • 刘德新
  • 刘春枝
  • 刘玉平
  • 刘王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欣旖
    • 摘要: 目的 研究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肺外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MPP患儿325例,根据是否出现肺外并发症,将其分为观察组(n=134)患儿合并肺外并发症,对照组(n=191)患儿未合并肺外并发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肺外并发症者发生率为41.23%.两组患儿在入院前病程、MP-IgM>1:320、CRP、PCT、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起始时间上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1:320、CRP、PCT、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起始时间为MPP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点关注.
    • 孟昱瑾
    •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方法 纳入本次总计32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确诊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听诊结果提示肺部存在湿啰音,均伴有咳嗽、发热和咳痰等症状,收集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6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同时使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低于观察组的97.5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高于观察组(5.63%)(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未出现严重反应影响继续用药,随访记录显示各项不良反应均于停药后消失;对照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咳嗽(4.63±0.68)d、发热(5.02±0.28)d和肺部湿啰音(7.89±1.39)d均长于观察组咳嗽(2.73±0.48)d、发热(3.12±0.68)d和肺部湿啰音(4.35±1.64)d(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总体效果优于使用红霉素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可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郑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肺外并发症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MPP患儿予以研究,对其出现肺外并发症表现、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心脑血管系统(28.33%)、消化系统(25.00%)、血液系统(21.67%)、神经系统(11.67%)、泌尿系统(6.67%)、浆膜腔积液(6.67%);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后,主要包括CRP、ESR、肺实变影、病程、贫血、并发症累及其他系统、白蛋白不超过30g/L,且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的肺外并发症是极其危险的症状之一,对患儿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 李伟玲; 唐代炜; 陈丽丽; 甄宏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及其与肺外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94例MPP患儿(MPP组),并根据是否存在肺外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68)和无并发症组(n=126)两个亚组,另选取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比较MPP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间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及其异常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PP患儿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肺外并发症的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维生素A、E水平对MPP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MPP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低于无并发症组(均P<0.05).维生素A<0.20 mg/L、维生素E<4.23 mg/L为MPP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维生素A、E水平诊断MPP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861(均P<0.05),截断值分别为0.17 mg/L、3.92 mg/L时灵敏度为89.80%、82.60%,特异度为80.50%、76.30%.结论 MPP患儿血清维生素A、E水平偏低,尤其是并发肺外并发症的患儿.血清维生素A、E水平降低的MPP患儿并发肺外并发症的风险增大.
    • 李玉娟
    • 摘要: 目的:比较学龄期难治性与非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分析难治性MPP(RMPP)的高危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及呼吸科收治的学龄期RMPP、非RMPP患儿各60例,收集患儿的各项资料,入院6h内检测鼻咽抽吸物(NPA)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MP)-DNA,采集血标本进行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与非RMPP组相比,RMPP组出现发热、胸闷、心动过速、寒战及肺部叩诊浊音,以及有肺外并发症的患儿构成比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和阿奇霉素治疗时间长、有肺外并发症及血清CRP、PCT、LDH、CK-MB、IL-6水平高是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血清CRP、PCT、LDH、CK-MB、IL-6预测发生RMPP的危险值依次为18.55 mg/L、0.47 ng/L、392.47 IU/L、11.34 IU/L、21.71 pg/ml。结论:相较于非RMPP,学龄期RMPP患儿MPDNA高,症状严重,热程及阿奇霉素治疗时间长,肺外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其与血清CRP、PCT、LDH、CK-MB、IL-6水平均为RMPP的高危因素,应充分重视。
    • 李玉娟
    • 摘要: 目的:比较学龄期难治性与非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分析难治性MPP (RMPP)的高危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及呼吸科收治的学龄期RMPP、非RMPP患儿各60例,收集患儿的各项资料,入院6h内检测鼻咽抽吸物(NPA)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MP)-DNA,采集血标本进行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与非RMPP组相比,RMPP组出现发热、胸闷、心动过速、寒战及肺部叩诊浊音,以及有肺外并发症的患儿构成比显著升高(P<0.05),热程、阿奇霉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非RMPP组相比,RMPP组患儿NPA、BALF中MP-DNA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介素(IL)及IgM水平显著高(P<0.05),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和阿奇霉素治疗时间长、有肺外并发症及血清CRP、PCT、LDH、CK-MB、IL-6水平高是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血清CRP、PCT、LDH、CK-MB、IL-6预测发生RMPP的危险值依次为18.55mg/L、0.47 ng/L、392.47 IU/L、11.34 IU/L、21.71 pg/ml.结论:相较于非RMPP,学龄期RMPP患儿MP-DNA高,症状严重,热程及阿奇霉素治疗时间长,肺外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其与血清CRP、PCT、LDH、CK-MB、IL-6水平均为RMPP的高危因素,应充分重视.
    • 刘建文
    • 摘要: 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MP)发病率较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不仅会引发支气管炎和气管炎等疾病,还会造成肺外各系统疾病,例如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等,会对其生存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如果MP感染,且肺外表现属于首发症状,可以选择青霉素与先锋药物治疗,若治疗效果较差,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MP感染,需要选择红霉素和吉他霉素酒石酸盐进行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应采取短时间激素治疗,尽可能控制病情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